湖北夷陵:扶貧幹部“戰疫”不減力“戰貧”不停步

疫情防控是一場大考,脫貧攻堅也是大考。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230名駐村扶貧幹部進村入戶,從疫情“阻擊戰”到鄉村脫貧“攻堅戰”,“戰疫”不減力,“戰貧”不停步,構築了一道亮麗的鄉村“戰疫戰貧”風景線。

我是黨員,關鍵時刻我必須上!

“各位村民請聆聽,冠狀病毒危害人。高度重視別鬆勁,嚴防嚴控要進行。佩戴口罩常洗淋……”太平溪鎮落佛村村廣播循環播放著防疫順口溜。

2月4日一大早,區發改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周維平驅車趕回村裡,與村幹部一道群策群力,編寫順口溜,通過村廣播宣傳,既強化了村民的疫情防控意識,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村民的恐慌情緒。

湖北夷陵:扶贫干部“战疫”不减力“战贫”不停步

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周維平(右一)指導村民安裝使用“宜健通”,實施體溫監測。李宜鋒攝

農村點多、線長、面廣、人散,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重點區域。周維平與村兩委班子並肩作戰,採用“抓、查、控、管”四字工作法(抓宣傳引導、查重點人群、控流動卡口、管聚集活動),鎖緊鎖死傳播途徑,外防輸入,內控擴散,及時消除潛在隱患,築牢扶貧村疫情防控線。36天以來,他既是卡口值守員、防疫宣傳員,又是信息採集員、物資採購員。只要哪裡需要,他就出現在哪裡。

“我是黨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必須上!堅決和同志們一起,守住鄉村這道關鍵防線。”周維平說。

湖北夷陵:扶贫干部“战疫”不减力“战贫”不停步

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周維平(左一)帶隊在村卡口值守。李宜鋒攝

截至目前,該村共設置交通卡點7處,防控外地返鄉人員86戶145人,取消紅白喜事8起,勸散人員扎堆、聚集閒聊、互相串門等行為近300人次,看望獨居老人、生病貧困戶並送上生活物資、購買藥品53人次,村裡無一起確診病例。

“有困難,找易書記!”

“易書記,我家沒有豬飼料了,春耕生產種子化肥也沒有,又不能出村,可怎麼辦啊,急得我覺都睡不著。”前不久,樂天溪鎮蓮沱村七組村民朱應香向駐村第一書記易程打電話訴苦。

“別急,有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易程一邊輕聲安慰,一邊在心裡謀劃。

朱應香家裡養了14個豬仔,1頭母豬,全家剛靠生豬養殖脫了貧。扳指一算,全村像她這樣的養殖戶就有5戶以上,搞不好,今年整村脫貧增收有大問題。

易程與村兩委班子商議後,決定由村裡黨員中心戶通過電話點對點聯繫,掌握全村養殖戶飼料短缺情況,同時瞭解全村農戶種子化肥需求情況,駐村工作隊安排專人負責統計反饋信息。易程負責協調鎮指揮部聯繫鎮上的農資經銷戶,幫忙養殖戶代購豬飼料,同時協調鎮農技中心,對接農資銷售網點送農資下鄉,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種子化肥,有效確保村內各項農資及時供應。

湖北夷陵:扶贫干部“战疫”不减力“战贫”不停步

駐村第一書記易程(右一)協調鎮農技中心對接農資供應商送種子下鄉,村民在家門口購買種子。胡高章攝

“感謝易書記,第二天就幫忙聯繫經銷商把飼料送上門,今天又帶了一車種子下來”,朱應香笑呵呵地說,“易書記辦法真多,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

湖北夷陵:扶贫干部“战疫”不减力“战贫”不停步

駐村第一書記易程(前二)帶領駐村工作隊員去看望獨居老人。柳剛攝

“有困難,找易書記!”駐村兩年來,村民有啥難處,到易程這裡都能迎刃而解。

發展“甜蜜產業”,群眾的生活甜如蜜

3月10日上午,夷陵區黃花鎮張家口村第一書記邱元華,踏著春光又去巡村了。

張家口村是省級貧困村,曾是個產業空心村。作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村的扶貧第一書記,邱元華最希望的就是通過以中蜂養殖為主導的“一主多元”產業發展模式,讓村民們過上甜蜜的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邱元華1月28號就趕回村裡,堅守在防控一線。近幾天,他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著手實施中蜂養殖戶的技術培訓和貝貝樂蔬菜公司的復工復產。

正走著,邱元華的電話響了,是三組村民郭昌龍打來的:“邱書記,我按照你發的培訓視頻,已經把蜂箱整理好了,我打算今年多養10群,你可要繼續幫我啊!”

湖北夷陵:扶贫干部“战疫”不减力“战贫”不停步

駐村第一書記邱元華(左)在農戶家查看中蜂養殖情況。張曉婧攝

湖北夷陵:扶贫干部“战疫”不减力“战贫”不停步

駐村第一書記邱元華(右)在農戶家查看中蜂養殖情況。張曉婧攝

“放心,你有問題隨時找我!”邱元華爽快地回答。邱元華和合作社社長張長慧錄製了中蜂養殖技術培訓視頻,通過微信發送給養殖戶,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掌握蜂箱整理、蜂種繁殖、蜂群採蜜等技術。

2018年,邱元華髮動年輕黨員帶領貧困戶成立了優蜜堂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2019年,全村中蜂養殖保有量達300群,年收入30多萬元。郭昌龍僅此一項就增收5000多元。

掛斷電話,邱元華又來到了回鄉能人創辦的貝貝樂農業公司。該公司2018年建成城郊蔬菜基地100畝,當年帶動農戶84戶,其中貧困戶14戶。眼下,村民們正在公司幫忙採挖早熟土豆,整理土地,準備種植甜玉米、黃瓜等蔬菜。邱元華還不時叮囑大家分時分區錯峰工作。

“今年,我們還要再加把勁,讓蜂蜜事業‘火’起來,把蔬菜、魔芋、小水果、食用菌等農產品賣上好價錢。”望著一片片整理好的農田,邱元華信心十足。(袁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