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生物都是5根手指,为什么大熊猫会有6根手指?

量子科学论



人类正常有五根手指,少数人有六根手指,一般是两根拇指,额外的拇指是不正常的和多余的。 在日常生活中,第二根拇指将不再有用,甚至会造成不便。与人类相反相反,大熊猫的第六个手指是有用的。没有这个额外的拇指,熊猫就不可能靠竹子生存。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熊猫的拇指不是真正的手指,它与人类的第六个手指完全不同。 熊猫的拇指是由腕骨突出端组成的,是生长在手腕上的小骨头。 熊猫的腕骨比其他手指长得多,其长度与真正的掌骨相似。 这个额外的拇指成为熊猫前爪的托垫,另外五个手指形成了抓竹子的手掌,它们一起形成了熊猫可以灵活抓竹子的手掌。 这只“熊猫的拇指”混淆了历史动物学家对熊猫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但这个根本不是真正的拇指。相反,它是熊猫腕骨的突出端,被厚厚的皮肤覆盖着。


熊猫生活在中国中部的三个省份,在海拔1500到3000米的森林里,那里有茂密的竹林。大熊猫吃其他植物和偶尔的小型脊椎动物,竹子占其食物的99%。熊猫应该是属于食草动物,但是它们有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但吃的竹子很少被吸收。结果是熊猫不得不吃很多竹子,每天花10到12个小时吃竹子。 熊猫前爪上的伪拇指有助于撕扯坚韧的竹竿,并在咀嚼时抓住竹子。没有这个独特的伪拇指,大熊猫将难以进食。熊猫通常在吃东西时直立坐着,前爪在伪拇指的帮助下自由托住竹子。大臼齿和有力的下颚帮助熊猫将竹子咬成可吞咽的块状。


因为大熊猫需要吃大量竹子,所以它们和竹子有着密切的关系。竹子在15-120年周期内自然死亡,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局部地区的所有竹子都会消失。这种灭绝迫使该地区依赖竹子的大熊猫种群迁徙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熊猫吃东西的时候,它们散布了竹子种子,让竹子分布到更大的范围,起着保护生态系统的作用。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实际上,大熊猫只有5个真正的手指,它的第六根手指是“

伪拇指”,之所以叫它伪拇指,是因为这个手指没有骨头,只有一个肉垫。具体原因,还要从它从食肉动物转为食草动物说起。

大熊猫为什么有第“6”根手指?

我们知道,早期的大熊猫是食肉动物,后来由于基因变异,再加上对鲜味味觉的丧失,导致大熊猫开始吃植物为生。但和普通食草动物不同,大熊猫食用的食物是竹子,需要用手指固定,也就是抓握,才能进食。

然而食肉时期的大熊猫,在捕食猎物时并不需要固定住猎物,就可以进食,所以在刚开始大熊猫并没有出现第6个“手指”。

而大熊猫原本的5个手指并不具备抓握功能,这就会导致大熊猫在取食竹子时会遇到困难。可能在演化中,大熊猫家族中某一个个体出现过基因变异,导致第6根伪拇指的出现,由于该性状可以帮助大熊猫更好的适应进食,所以这个性状被保留了下来,并一代代繁衍,直到今天。

除了大熊猫之外,小熊猫也像大熊猫一样,拥有第“6”根手指,而演化的原因其实和大熊猫类似,都是为了抓握方便,科学家们曾经对它们的基因测序,观察发现,没有什么亲缘关系的它们,都分别长出了第6根手指。

这种不同生物间分别独立演化出相同功能的演化,在生物学上叫做趋同性演化,驱动力都是为了进食方便。

其实,我们可以观察一下狗狗,狗狗进食不需要抓握,所以它们就没有演化出拇指一样的结构,它们的手指不可以抓握,所以在啃骨头时,会采用两个胳膊固定。而大熊猫只用使用1只手就可以完成。

事实上,在动物之中,需要抓握才能取食的动物,都会演化出类似于人类的拇指,比如:猴子、黑猩猩等,它们的手指结构和人类很类似。这种结构无论是取食,还是使用工具都很方便,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宇宙中存在着其他文明,那么该文明一定具备像人类手部一样的结构。

这是因为,具备抓握能力的手部,可以使用工具改变周围的环境,从而使环境更有利于自我生存。

大熊猫的伪手指会演化成真手指吗?

早在达尔文之前,就有一位科学家提出了进化论,他就是拉马克。他认为生物演化的规律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我们可以用大熊猫来举例,意思是说:大熊猫本来没有第6根手指的,但在后天适应环境之中,需要大拇指来固定食物,因此演化出了第6根伪手指,而这种性状,又可以通过遗传,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当然了,现在拉马克的进化论已经被取代了,因为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的演化并非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而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更加关键的是,生物演化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并不是说:大熊猫因为吃竹子不方便,于是自身演化出了手指。而是某一只大熊猫基因出现了突变,刚好导致该个体获得了第6根伪指,由于适应了环境,所以生存了下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大熊猫并不一定会演化出第6根真手指,因为演化是没有方向的,而基因变异的速度又是非常慢的,种种因素导致了大熊猫想要获得第6根手指,有较高的难度。

总结

大熊猫并没有真正的第6根手指,它身上的第6根“手指”是伪指,没有手指的关节结构,只有一个肉垫。但这个肉垫却可以帮助它们固定食物,更方便的进食。

事实上,有相当多的生物都演化出了第6根伪指,比如:小熊猫、大象等。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之为趋同演化。

根据生物进化论规律,生物并没有明确的进化方向,再加上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非常低,基因变异的速度非常慢等众多因素,导致未来大熊猫能够演化出真正的第6根手指的概率非常低。


钟铭聊科学


因为熊猫喜欢弹琴,弹起来非常魔性,所以俗称“六指琴魔”。



心境如我


(大熊猫手骨)

严格意义上说,手是指人或者是灵长类动物前臂末端的一个器官,一般情况下,手是由手掌以及5根手指组成的。手区别于脚最大的不同就是,脚是用来行走的,而手则是用来抓握东西用的。而大熊猫属于食肉目下的熊科动物,它与其他的熊科动物相同,是靠四肢行走的。

因此,大熊猫的四肢末端的器官被称为掌,而不是手,而掌的前段被称为爪。

大熊猫真的有6个爪子嘛?

从上面两张图片,我们能够看出,大熊猫确实有6个爪子。而作为有手的人类和一些灵长类动物,我们的手指数量也并不是固定的,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增生或天生残缺,手指的数量也会或多或少,也就是说人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一只手有6个手指的情况。

那么,大熊猫为什么会有6个爪子呢?

其实,从大熊猫手骨的图片我们能够看出,它的第六个爪子其实不能称之为爪,因为这第六个“爪子”位于其前掌根骨位置,相比于其他的爪子来说,它比较的短,而且并没爪尖。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大熊猫的这第六个爪子并不能叫爪子,而是“伪爪”。

大熊猫“伪爪”的作用

众所周知,大熊猫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约800万年前的始熊猫,从已发现的始熊猫化石看,始熊猫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而且它的每个掌上只有5个爪子。

而大熊猫之所以有着“伪爪”正是进化的结果。从杂食偏肉食的动物到以99%食物以竹子为主,大熊猫的习性与祖先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是,从大熊猫的牙齿结构以及消化道看,它与其他的杂食性熊科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这证明,大熊猫并没有退化。

那么,大熊猫为什么会进化出“伪爪”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问题就出在大熊猫的食物上。现在的大熊猫几乎可以说以竹子为食了,而竹子比较的圆润,为了能够啃到食物,大熊猫慢慢进化出了“伪爪”。“伪爪”并没有爪尖,所以它不想其他的爪子一样有攻击性,但是,它却有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能够帮助大熊猫完成“握”的动作。这样更有利于大熊猫进食。

总结

纵观大熊猫的整个进化史,它的体型是由小变大再变小在变大的过程,在期间,大熊猫的食性慢慢的发生着转变。从食肉动物到食草动物(99%竹子),大熊猫成功的从800万年前存活至今,成为了我国的“国宝”。

而它的第六个“手指”正是它食性变化而进化出的,这样让大熊猫更好的适应环境。


猎奇动物社


大多数物种都是只有5个手指或脚趾,这种特征在两栖动物(包括青蛙、蟾蜍、蝾螈和盲肠动物)和羊膜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分化之前就已经进化出来了,大约发生在距今约3.4亿年前。在此之前,有证据表明3.6亿年前的四足动物的四肢有着六、七或八根手指。然而伴随着复杂的腕关节和踝关节的进化,这些多指模式逐渐减少到五指或更少。

现今的动物群中并不存在真正的六趾肢体,大熊猫的前爪与其他熊家族动物有明显的不同,它们的手腕上有一种特殊的骨头,由一个籽骨特化增大进化而来的,这根骨头固定住了它们的第六趾,也就是用来抓竹子的拇指,因此大熊猫的第六根手指实际上是适应性的假拇指。

大熊猫的祖先跟其它大多数生物一样只有五根手指。近2500万年前,大熊猫的进化与其他熊类分道扬镳,其他7种熊在大约1200万年前开始分化。大熊猫的体型与其他熊类非常相似,但它们的饮食完全是草食性的,尽管他们的祖先是食肉动物。大熊猫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饮食结构导致进化形成了所谓的假拇指,第六根手指让大熊猫更好地抓握和操纵竹子。

大熊猫吃东时会用那像拇指一样的第六指帮它抓住竹子的茎,这根细长的腕骨与大熊猫的五指相对,使它能够抓住和操纵构成熊猫主要食物的竹竿。对于大熊猫这样的大型动物来说,适应以竹子这种能量匮乏的资源生存的能力是关键,因为竹子大部分由难以消化的纤维组成。如果没有抓握能力,熊猫将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获得足够的竹子,从而降低生存能力。因此可以推测早期的熊猫祖先在籽骨的大小上具有遗传差异,具有较大的籽骨的大熊猫因为更容易操纵获得食物而在进化过程中被赋予了选择优势。


科学闰土


可以看看其它的熊类 如果都是五指而只有熊猫是六指则说明熊猫是变异神兽


神魔乿舞


熊猫的第6根手指其实用处很大熊猫在爬树和拿竹子的时候它的第6根手指就可以很好的增加抓力这也是熊猫净化出来的。


影流风488


熊猫是学古琴的,所以又叫六指琴魔!


月色撩人21268


大熊猫是史前动物


一叶之秋2019


[酷拽]熊猫表示:人家只有五根手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