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民:《聊齋志異》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遄飛逸興,狂固難辭;永託曠懷,痴且不諱。”在《聊齋自志》中,蒲松齡以感興飛動的激情,透露了撰寫《聊齋志異》的心志。正是這種堅毅的心志和堅毅的書寫,才成就了該著在中國文言短篇小說史上的巨大成就。12月21日,題為《短篇小說之王與古代經典絕唱》的大型文學系列講座“名家講經典”第二十講在十月文學院再次開講。

陈福民:《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陳福民主講《聊齋志異》

擔任此次講座的主講嘉賓是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新媒體文學委員會主任、中國作協小說專業委員會委員陳福民先生。陳福民曾為多屆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評委,著有《閱讀與批評的力量》等。前來聆聽講座的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高校的學生以及社會各界文學愛好者。

《聊齋志異》是中國清朝初年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近五百篇,舉凡鳥獸蟲魚、花妖狐魅、民俗風情、自然災害等域內海外的畸行異事,均在包羅之列。其中,以突破封建禮教、人鬼倫常的自由婚姻愛情故事佔據最大比重。此外,書中大量曲折隱喻時代劫難,諷刺科舉弊端,揭露統治階級之殘酷的篇目,也極具文學價值、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聊齋志異》甫一問世,即獲世人追捧,書商翻刻、注家註釋、評家評點不斷,而其風行程度則被譽為“流播海內,幾千家有其書。”

作者蒲松齡,生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山東濟南府淄川縣人。祖上“科甲相繼”的蒲松齡,在長達七十六年的生命中,不僅目睹了清兵攻破濟南城、血洗齊魯大地的人間浩劫,而且經歷了清兵擊潰李自成,建立清王朝的朝代鉅變。蒲松齡早年欲以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後只能設賬縉紳之家,以課業為生。時代的更迭、人間的苦難、個人的遭際,遂紛紛湧入筆下。《聊齋志異》的撰寫,蒲松齡從22歲開始,40歲始集結成書,後又經逐年增補,前後歷時40餘年,可謂半生心血傾盡。

陈福民:《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陳福民主講《聊齋志異》

陈福民:《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陳福民向讀者贈書

本次講座,陳福民老師主要從“中國古代文人獨立書面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令人難忘的經典人物形象,特別是女性形象”“簡潔、純粹、凝練、精美的文言文”等角度,探討《聊齋志異》的文學價值、審美價值和文學史地位。在陳福民看來,與“四大名著”相比,《聊齋志異》雖不能謂之燦爛奪目,對它的閱讀和研究,也不如前者之廣泛和深入,但它卻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一部在很多方面都被低估的偉大著作。

作為北京出版集團十月文學院的公益性文學品牌活動,“名家講經典”系列講座自2017年4月開辦以來,以“名家講堂,雅俗共賞”的形式,每期從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中精選出一部名作,邀請著名專家學者、作家、文藝家,以淺顯易懂、貼近大眾的語言,細膩解讀作家和作品的藝術成就和精神內涵。該系列講座已成為首都知名的文化活動品牌,十月文學院也逐漸成為推廣北京文學形象的新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