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殘唐(十七)白馬銀槍高思繼是吹出來的,高行周才是當世名將

小時候看《殘唐五代史演義》,對小說中名將們的英雄事蹟為之神往。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鐵槍王彥章、白馬銀槍高思繼可謂是小夥伴們爭論最多的話題,他們也被認為是小說中排名前三的名將。後來翻開新舊五代史和兩唐書,卻發現歷史的事實並非如此,這三位都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名將。李存孝和王彥章好歹打過一些勝仗,也展現出了自己在衝鋒陷陣時悍勇的一面,驍將之名還是有的。白馬銀槍高思繼就比較水貨了,他被小說家稱為"五代第一名槍",歷史上卻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戰績,反倒是他的兒子高行周成為了當時有數的名將。

淺析殘唐(十七)白馬銀槍高思繼是吹出來的,高行周才是當世名將

史書上對高思繼的記錄很少,戰爭史的記錄根本沒有。我們知道他是五代時侯的媯州人,河北豪強高順勵之子。他和兄弟高思祥以武勇著稱,在當地很有名氣。這種情況在五代十國的亂世很普遍,也是當時各藩鎮節度使下的將門世家的典型。高家應該是幽州的傳統將門,所以成年後高氏兄弟加入了幽州節度使李匡威麾下。這段記載中並沒有說明高氏兄弟參與了什麼戰事,也沒記載他們的官職,看起來就是很普通的戍邊兵將。民間流傳的什麼"五代第一名槍"、"白馬銀槍"等的稱呼都是小說家們杜撰的。

淺析殘唐(十七)白馬銀槍高思繼是吹出來的,高行周才是當世名將

後來李匡威酒後亂性,與弟媳發生關係,迫使他的弟弟李匡籌發動兵變,奪取了幽州節度使的位置。李匡籌上位後與幽州大將劉仁恭不合,劉仁恭戰敗後逃往河東投靠了李克用,引得河東軍攻打幽州。李匡籌戰敗出逃,劉仁恭成為了新的幽州節度使。高氏兄弟順勢投靠了李克用,被拜為中軍都指揮使,掌控劉仁恭手下的幽州軍隊。從這段記錄看李克用是用高氏兄弟和劉仁恭互相牽制,以此來掌控幽州的大權。高氏兄弟能夠得到這樣的職位,很顯然在戰爭中當了帶路黨。因此從職業軍人的節操角度來看,高思繼應該是很有限的。

淺析殘唐(十七)白馬銀槍高思繼是吹出來的,高行周才是當世名將

李克用撤軍回河東後,在幽州留了河東軍駐紮,以監視幽州節度使劉仁恭。後來高思繼麾下的幽州軍與河東軍發生衝突,高思繼打壓了河東軍,引起了李克用的不滿,於是高氏兄弟被李克用處死。關於高氏兄弟的死,歷史上說法很多。有的說是李克用嫉妒高思繼的才能,也有的說是高思繼秉公執法得罪了李克用。

我認為這兩種說法都是靠不住的,高思繼和李克用地位相差太多,沒有這麼多交往的機會。從後來劉仁恭反叛李克用的過程來看,幽州軍對河東軍的駐紮是非常不滿的。這不是高氏兄弟的事情,而是整個幽州軍和河東軍的矛盾。高氏兄弟只是作為殺雞儆猴的那隻雞,而劉仁恭才是李克用眼裡的猴。

淺析殘唐(十七)白馬銀槍高思繼是吹出來的,高行周才是當世名將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雖然高氏兄弟在幽州有兵權,還是將門世家,但在李克用眼裡不值一提。而高氏兄弟也沒能掀起兵變,甚至沒有做出像樣的抵抗。這哪裡是什麼名將,說是良將都稱不上。因此高思繼的名聲是後來的小說家和評書表演者吹噓出來的,他其實就是當時很普通的將領。

那小說家和評書表演者為什麼要吹噓高思繼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高思繼的兒子高行周很不簡單。如果要給殘唐五代十國百餘年的亂世進行名將排序,高行周是能夠進入前三的名將。在民間看來,這樣的人物必然有個英雄無敵的爹,以此來構建高思繼的故事體系就順理成章了。

淺析殘唐(十七)白馬銀槍高思繼是吹出來的,高行周才是當世名將

高思繼死後,高行周和哥哥高行珪被編入劉仁恭的軍中,成為劉仁恭的隨身護衛。後來劉仁恭的兒子劉守光反判,囚禁了劉仁恭,奪取了幽州節度使的位置,並在幽州稱帝,建立桀燕。當時正在與後梁朱溫進行爭霸的晉王李克用大怒,派出大將周德威攻打幽州。劉守光任命高行珪為武州刺史,配合大將元行欽防禦晉軍。結果高行珪陣前投敵,派高行周聯絡了晉軍統帥周德威。周德威派李嗣源出兵,與高行珪的軍隊合力擊敗了元行欽。於是高行珪兄弟便加入了晉軍,高行周被派到李嗣源養子李從珂麾下當牙將。

淺析殘唐(十七)白馬銀槍高思繼是吹出來的,高行周才是當世名將

與軍事天賦很普通的高思繼不同,高行周就是個軍事天才。他歷經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前後鎮守北方十餘州郡,平定定州、魏州、襄州、鄴都等各方藩鎮叛亂,抵禦契丹南侵,一生罕逢一敗。他最高做到了太師和天平節度使,封爵為齊王,在五代十國是除皇帝以外最為顯赫的軍將之一。

在五代十國的亂世,皇帝改朝換代如走馬燈一般頻繁,然而每個皇帝上臺都不能忽略了高行周的存在。雖然高行周不爭權,不稱帝,但他的高家軍永遠是政權穩定的基石之一。無論是那個皇帝上臺,還是契丹的耶律德光入主中原,都需要拉攏高行周,以獲取其在政治上的支持。

淺析殘唐(十七)白馬銀槍高思繼是吹出來的,高行周才是當世名將

高行周在政治上的態度與另一位名將符存審相似,嚴厲治軍,卻不隨意插手政治風波,也不輕易表態站隊。五代十國改朝換代時,高行周的軍隊都沒有積極參與其中,反而在朝政穩定後,新的皇帝會第一時間下詔拉攏高行周。這種超然的軍中地位,讓高家軍在亂世中屹立不倒。同時在地方叛亂興起的時候,高家軍也是平叛的重要力量。高行周帶兵出征,幾乎每戰必克,受到皇帝和朝廷的嘉獎。因此後周太祖郭威對高行周非常推崇,稱其為"耆年宿將",對他加倍禮遇,封為齊王。活著封王的殊榮,在五代十國是隻有極少數節度使才能得到。

淺析殘唐(十七)白馬銀槍高思繼是吹出來的,高行周才是當世名將

高行周的兒子高懷德後來成為了宋太祖趙匡胤的妹夫,在北宋也有著極高的地位。因此高家從高行周開始成為河北軍將世家的代表之一,在國家和軍隊中都有這重要的地位。這一切都是因為高行周的赫赫戰功帶來的特權,也成為了家族的榮耀。在趙匡胤的民間故事《飛龍全傳》中,高行周也有著重要的角色地位,他和兒子高懷德成為推動趙匡胤上臺的支持者之一。在我國古代的民間對這樣的名將世家是非常推崇的,小說家和評書說書人在進行故事創作時,都非常青睞這樣的角色和題材,自然大肆吹噓。

淺析殘唐(十七)白馬銀槍高思繼是吹出來的,高行周才是當世名將

在明清之交的古典小說創作高峰期中,大量的小說問世和改編,其中名將世家的系列最為受人歡迎。如《楊家將》、《呼家將》等小說都有大量牽強附會的成分,比如為了使《楊家將》故事更加厚重,在《楊家將外傳》中作者便將後梁名將楊師厚和契丹大獎楊袞寫成了楊繼業的祖父和父親。

這種牽強附會抱大腿的寫法是當時的潮流,為了深化高行周的故事,大肆吹噓高思繼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只是高思繼的成就遠遠比不上楊師厚、楊袞這樣的將領,就連一州節度使的楊信都比高思繼強出八條街,所以高思繼的吹噓就顯得太假了。最搞笑的是,後世姓高的不少人竟然抱這個大腿,把虛構當史實,真是讓人有些無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