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旅順博物館的牌匾


說說旅順博物館的牌匾

旅順博物館館(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列寧街42號。其建築風格為近代折衷主義,是全國近代優秀建築之一。總建築面積5868平方米,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它是日本在俄國擬建的“將校集會所”基礎上改建而成。旅順博物館為市屬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始建於1917年,初名“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館”,其後8次易名,於1954年正式更名為“旅順博物館”。是國內最早的一所作為純粹博物館意義而建起的百年老館。館內藏品和資料10萬餘件,國家一級藏品200餘件。以歷代藝術品、大連文物、新疆文物、外國文物為其藏品特色倍受海內外關注。2006年5月25日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5月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在博物館8次易名當中,目前能夠看到最早的標誌是關東廳博物館的界標照片。

說說旅順博物館的牌匾

關東廳博物館界碑(源自網絡)

說說旅順博物館的牌匾

界碑建立時間(源自網絡)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考古家”,郭沫若一生題寫牌匾很多,其中影響最大的有兩個,一個是“故宮博物院”,另一個是“中國銀行”。他為旅順題寫了一個館名,那就是“旅順博物館”。有人說是1955年2月23日,郭沫若參加中蘇友誼塔奠基後,順便題寫了旅順博物館館名,這只是一種猜測。實際情況是大連文物局找國家文物局請郭沫若題寫的。

說說旅順博物館的牌匾

郭沫若題寫“旅順博物館”(源自網絡)

記得我第一次看到“旅順博物館“這個大牌子後面有”郭沫若“的落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也不知道為什麼?題字沒有變,但是落款被抹去了。

說說旅順博物館的牌匾

郭沫若的落款沒有了(源自網絡)

後來建分館,還是用沿用郭沫若的題寫的館名照樣有落,後來也把落款塗掉了。

說說旅順博物館的牌匾

旅順博物館分館(源自網絡)

1964年8月,董必武副主席參觀旅順博物館時留下題詞,“旅順博物館眾珍羅列 爛燦成章”。

說說旅順博物館的牌匾

董必武題詞(本文作者翻拍)

我想很可能是後來將題詞中的兩行豎字製作牌匾掛在旅順博物館西大門上。因為已經有郭沫若題寫的館名了,董老再去題寫館名的可能性不大。

說說旅順博物館的牌匾

董必武題寫的館名(本文作者拍照)

繼董必武之後,還有一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旅順博物館後,在旅順海軍一所為博物館留下一段題詞。這段題詞中“旅順博物館”5個字,我曾在材料中見過,可惜現在找不到了,連網上也搜不到。北京天門廣場上一座重要的建築物上的6個字,就是出自此人之筆。我們這麼一說大家就明白是誰了。可能有的朋友要問你為什麼不直接說名字呢?前幾天我發了兩張照片,介紹參觀旅順博物館的兩位領導人,直接就被亮紅燈了。

我們通過為旅順博物館題詞、題寫館名的人物身份來看,可知旅順博物館在國內的地位。問過幾個人,為什麼要把旅順博物館館名題寫者的名字塗掉了,有人說,沒注意啊,有人說不知道。我想如果沒有官方的旨意,是不會輕易塗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