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车型好坏的误区

汽车好坏,不是以某一个指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综合性能是否匹配的好。下面一起来看看常见的评价汽车好坏的误区:

评价车型好坏的误区

劳斯莱斯

(1)唯气门数量论
  有部分人片面的认为气门数量是评价发动机先进与否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准,但我个人并不认同。多气门发动机(4、5气门)进、排气面积比2气门的要大,高转速时进、排气的效率高,但在低转速时的效率反而不及2气门的发动机。如果车辆的设计目的主要是针对省油或要求低速扭矩输出大的情况,2气门发动机比多气门发动机要有优势。如fit 1.3的发动机就是以省油作为设计重点的,于是选择2气门结构,2800转时就可以输出峰值扭矩;而美国人喜欢在假日驾车拖挂游艇、车屋穿洲过省的到处旅行,所以美国本土的车辆大多采用2气门发动机,看中的就是2气门发动机低速扭矩大的特点。

评价车型好坏的误区

本田飞度

(2)唯底盘高低论
  还有人经常用底盘的高低作为评价车辆是否有驾驶乐趣的主要标准,同样我认为这过于片面。对于越野车和SUV来说,底盘高意味着通过性高,越野时的驾驶乐趣当然高,但缺点是高速过弯时车身动态变化大,在公路上跑起来不够灵活;但普通轿车却相反,轿车主要是在城市铺装道路上行驶的,底盘低则重心低、操控灵活、安全、舒适性好,但用于越野或上山下乡就不太合适。而能同时满足以上两者需求的产品实在不多,轿车中有雪铁龙C5;越野车中有路虎,奥迪A6 allroad和保时捷卡宴等。

评价车型好坏的误区

奥迪A6 allroad

(3)唯发动机出身论

  很大部分人认为进口发动机质量一定比国产发动机要好。具体例子是:Polo 1.4的发动机马力输出较小、对油品要求高,但由于是进口发动机,所以配置这台发动机的1.4车型比配国产1.6发动机的销量要好得多;又如golf的2V发动机,虽然只有2气门,但由于是原装进口发动机,所以很多消费者抛开气门多寡的因素都有选择这款发动机。而我个人认为,合资公司对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汽车的重要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全球的厂商都有统一的质量体现标准,国产和进口的质量差别应该不大。广州本田和东风本田的产品就是搭载由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生产的国产发动机,国产发动机同样经得起考验。

评价车型好坏的误区

东风本田CRV

(4)唯汽车产地论
   具体来说,就是欧洲车质量优于日本车,日本车质量好于韩国车。欧洲品牌汽车的生产历史无疑比日韩车要长,但日韩品牌近年来的质量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欧洲品牌了。在欧洲,FIAT的口碑甚至不如日韩对手。而我们在近年来都经常可以看到欧日品牌汽车质量有问题的报道,如砸奔驰事件、进口丰田子弹头发动机曲轴断裂、三菱Pajero刹车油管漏油导致交通意外官司等等,还有各车厂不断发出的车辆设计缺陷召回,这些都表明其实欧、美、日、韩的产品都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缺陷,欧日汽车的品牌价值只不过是比韩国车要高而已。其实如果国产韩国车的价格能回归到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韩国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评价车型好坏的误区

北京现代索纳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