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2020年1月,湖北武漢爆發肺炎疫情。隨著春節臨近,人口流動加劇,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向全人類發起了挑戰。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不顧年邁體弱,深入疫區,奮戰在抗擊肺炎的最前沿,他彈精竭慮,他廢寢忘食。

在這場對抗病毒的戰爭中,是什麼在支撐著鍾院士日夜攻關,他又有過怎樣曲折的人生經歷?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鍾南山1936年出生於江蘇南京,父親是我國兒科學專家鍾世藩,母親是廣州腫瘤醫院創始人之一廖月琴。因他出生的醫院坐落於南京鐘山(即紫金山)的南面,父母便按照出生地的位置給兒子取名為“南山”。受父母影響,鍾南山從小就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19歲那年順利考取了北京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前身)。

鍾南山不僅功課好,而且痴迷體育。入學後,他就成了北醫出類拔萃的田徑運動員。後來學校安排鍾南山參加我國首屆全運會,為了加強訓練,他申請到訓練條件較好的國家田徑隊訓練基地練習跑步。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在這裡,他認識了知心愛人李少芬。李少芬與他同齡,說來也巧,兩人家長都從醫,他們兩家是世交,鍾南山與李少芬從小就相識。當時李少芬在國家女籃服役,她技術全面,中鋒、前鋒、後衛這三個位置都勝任。1958年,李少芬隨中國女籃出訪法國,一路橫掃9戰全勝,同年她和隊友又擊敗歐洲勁旅捷克斯洛伐克女籃。鍾南山與李少芬互相鼓勵,互相欣賞。他們一起訓練,一起暢談人生,很快擦出愛的火花。在愛情激勵下,鍾南山門門功課優秀,還奪得北京市高校運動會400米跑冠軍。1959年第一屆全國運會上,鍾南山以54.4秒的成績打破了400米欄的全國紀錄。

經過5個寒暑的刻苦努力,鍾南山畢業了。他因成績優秀,被留校任輔導員。1963年底,他與李少芬在北京結婚。風華正茂的鐘南山雄心勃勃,打算在醫學界幹出一番事業來。然而事與願違,1966年一場政治運動席捲全國。由於鍾南山的父母都是醫學專家,又都有過留學經歷,鍾南山成了“反動學術權威”的後代。他被停止了工作,校領導讓他去燒鍋爐。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這是單位最髒、最累的活。鍾南山每天都要揮舞巨大的鐵鍬,不停地往鍋爐裡填數千斤煤,一干就是10多個小時。下班後他筋疲力盡,渾身上下都是黑黑的煤灰。1967年12月的一個傍晚,鍾南山躺在煤堆上,他不甘心將自己的青春消磨在這種渾渾噩噩的日子裡。同時想到千里之外的父母正在遭受不公正待遇,他不由得淚眼模糊。

兩年之後,鍾南山的處境有了一絲轉機。由於他在業餘時間能把一根黑管吹得惟妙惟肖,單位領導看中了他這方面的特長,派他隨下鄉醫療隊到農村進行文藝宣傳。鍾南山很高興.因為他想在吹黑管的同時,利用所學的知識為百姓看病。

1969年秋天,鍾南山跟隨醫療隊來到了河北省寬城縣。這裡偏僻、貧困,醫療條件十分簡陋。鍾南山跟著醫療隊整天去做文藝宣傳,當真遇到病人的時候,同行的工作人員卻束手無策,頂多在病人痛得很厲害的時候,給他們打一針止痛藥。鍾南山想親手為百姓治病,卻遭到領導大聲呵斥:“你政治上不合格怎麼能給貧農看病呢?”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組織上不信任,看著那些飽受疾病摧殘的百姓,鍾南山的心像針扎一樣難受。就在這時,遠在廣州的母親因不堪批鬥折磨,她竟然選擇了自殺。噩耗傳來,一向堅強的鐘南山失聲痛哭。

1971年夏天,鍾南山被調到廣州。此時妻子李少芬已在廣東體育系統工作,他考慮到離家近,照顧父親更方便,於是那年8月他到廣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部當了一名醫生。

一個月後的下午,急診部接到電話,廣州羅崗有一個肺結核患者正在大口大口吐血,急需搶救。當時窗外正在下著瓢潑大雨,科室主任正在考慮派誰去幹這個苦差事,鍾南山主動請纓。

當鍾南山冒雨趕到那裡時,當地的醫生已為患者作了初步的診斷和護理。因為患者曾患有肺結核,目前所有症狀似乎都表明是肺結核大出血。見情況緊急,鍾南山火速將患者送往廣州市結核病防治所。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第二天早晨,鍾南山剛剛走進辦公室,馬上感受同事的異樣目光。主任嚴肅地對他說:“昨天你接診的那個病人出現了異常。肺結核研究所的人說,患者是胃出血根本不是肺結核咳血,你馬上再把患者接到咱們醫院!”

鍾南山連忙將患者接回了急診科。經過幾個小時手術,鍾南山和同事們從病人胃裡取出一根粗大的魚刺。原來是魚刺扎破了胃動脈引起的大出血。病人雖然轉危為安,但那次誤診像一根刺一樣,永遠留在了鍾南山的內心深處。從此為查清患者的病因,鍾南山常常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到深夜。在8個月時間內,鍾南山寫下了4大本120萬字的醫療工作筆記,體重減輕了12公斤,蒼天不負苦心人,他很快他就勝任了臨床工作。

1972年,廣州醫學院成立了慢支炎防治小組,滿懷工作熱忱的鐘南山主動參加該小組。為儘快進入工作狀態,他閱讀大量相關資料,同時還研究實驗儀器和實驗操作步驟。當時單位連一臺像樣的呼吸機都沒有,對於危重的肺病患者,鍾南山就和同事們輪流用手捏皮球呼吸器的辦法,搶救了一個又一個危重病人。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1978年3月,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在會上,鍾南山與侯恕副教授合寫的論文,榮獲全國科學大會成果一等獎。國家科委鑑於鍾南山在呼吸疾病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成就,決定派他去英國倫敦公費留學2年。消息傳來鍾南山激動得徹夜難眠。

這年9月,鍾南山到達倫敦,跟隨導師佛蘭裡教授開展研究吸菸對人體的影響。為了取得第一手數據,在一次實驗中,鍾南山吸入大量一氧化碳,並多次抽血測定濃度。鍾南山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一度達到22%,這相當於一個人連續吸了60多支香菸。實驗臨近結束,他臉色蒼白,雙腿發軟,一下子癱軟在實驗室。佛蘭裡和多位實習生都被鍾南山忘我的獻身精神感動了。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那次實驗取得了滿意的效果,鍾南山不但證實了弗蘭裡教授的一個演算公式,還發現了公式的不完整性。弗蘭裡教授激動得淚光盈盈,抱著鍾南山連聲說:“謝謝,謝謝你幫我完善了實驗數據。”

實驗室有一臺血液氣體平衡儀.鍾南山要經常用它標定實驗數據。可那臺儀器,早就壞了已經閒置一年多。鍾南山總共才有兩年的進修時間,每分每秒對於他都十分寶貴。鍾南山來不及多想,他從自己身上抽了800毫升的鮮血,經過30多次反覆校正,儀器終於“復活”了。佛蘭裡先生撫摸著修復好的血液平衡儀,感動地對鍾南山說:“你為我們節省了3000英鎊!”在一旁的英國醫生奇怪地問:“鍾醫生,你在中國也修理過這種儀器嗎?”鍾南山如實回答:“我是到皇家醫院才第一次看到這種儀器的!”導師感慨地說:“中國人真是不可思議!”

留學期間鍾南山與英國同行合作,先後取得了6項重大科研成果。1981年鍾南山謝絕了導師的重金挽留,執意回國。弗蘭裡致信我國駐英使館。他寫道:“在我的學術生涯中,曾經與許多國家的學者合作過,但我坦率地說從未遇到過一個學者像鍾醫生這樣勤奮,合作得這樣好,這樣卓有成效。”

鍾世藩得知這些後,第一次對兒子進行了表揚:“好樣的,咱就得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能幹事兒。”鍾南山當場流下了熱淚,父親對他要求很嚴格,從來沒有特意表揚過自己,老人就是希望兒子能夠成為真正受人尊重的、在國際上有威望的學者。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回國後,鍾南山進入廣州呼吸病研究所工作。英雄終於找到了用武之地,在那裡他與同事一起制定發展計劃、搞課題公關。然而,所裡很多設備非常陳舊,已不能適應現代醫療。鍾南山決心改變過去等上級撥款的狀況,他想用自己的所學,研製出單位急需的設備、儀器。

於是鍾南山一次次去資料室查資料,與同事們討論、論證。從此人們經常看到鍾南山辦公室的燈徹夜不熄。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反覆試驗,他終於創制出簡易的支氣管激發測試儀。該儀器在臨床醫療發揮了巨大作用,價格卻不及國外同類產品的八分之一。

就這樣,鍾南山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一干就是幾十年。在此期間,他研製出中藥降氣定喘散、GD型峰速儀。他撰寫的多篇論文分別榮獲衛生部科技進步獎和廣東省科技進步獎。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1996年4月,基於鍾南山做出的突出貢獻,中國工程院授予鍾南山教授“中國醫藥衛生工程學部院士”。當選院士之後各種社會活動驟然增多,但是鍾南山推掉許多應酬,把全部身心放在重大課題和患者的身上。面對外界紛紛擾擾的名利誘惑,他體現出了一個優秀知識分子特有的風骨。

2002年11月,廣東出現了傳染性極強的非典型肺炎。三個月後,廣州感染非典的人數急劇增加。多家醫院面臨嚴峻考驗。當時社會上傳言這個病醫院都治不好,許多醫護人員與病人”密切接觸”,往往是搶救一個人放倒兩三個大夫。廣州某醫院一下子有20多位醫務人員感染“非典”。得知這些情況,鍾南山心急如焚。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那時,鍾院士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多晚,他必定要到病房走幾趟,除了看病人外,還要了解每一位同事的身體狀況,檢查醫護人員的隔離措施是否到位。2月18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宣佈:在廣東送去的兩例“非典”死亡病例的肺組織切片裡,用電子顯微鏡看到了非常典型的衣原體顆粒圖像。鍾南山卻認為典型的衣原體可能是致死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致病原因。後來事實證明鍾南山的觀點是正確的。當時有朋友悄悄問他:“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院士的聲譽。”鍾南山平靜地說:“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

2003年6月,在我國爆發的“非典”終於在眾多醫護人員捨生忘死的抗擊中漸漸平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鍾南山院士帶領堅強的團隊以科學的精神,高超的醫術,搶救了一個又一個危重病人,總結並提出救治“非典”病人的醫療方案,他被眾多媒體譽為“抗擊非典第一人”。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鍾院士的愛人李少芬,早年從國家女籃退役後,曾任廣東女籃教練、省體工大隊副大隊長、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副院長以及中國籃協副主席、廣東省籃協副主席。至今,她仍然擔任廣州市籃協的顧問,為體育事業作貢獻。

夫婦倆育有一兒一女,女兒鍾惟月在20世紀90年代是國內優秀的游泳運動員,獲得過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100米蝶泳冠軍,在1994年還打破了短池蝶泳世界紀錄,退役後在南加州大學就讀會計專業,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他們的兒子鍾惟德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科醫生。在父親感召下,姐弟二人都是國家難得的人才。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2020年1月,湖北武漢爆發肺炎疫情,已經84歲的鐘南山不顧年邁體衰,白衣逆行,深入疫區與病毒作鬥爭,並擔任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組長。他開會組織討論,分析病毒樣本,長途奔波研究疫情,和衣而臥是常事。甚至在參加央視《新聞1+1》連線時,他累得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可他卻從來沒有一聲抱怨,“既然國家需要,那就要去”,這是他給自己的理由。那一刻,全國億萬觀眾為之淚目……

84歲鍾南山: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令億萬百姓落淚


錚錚風骨,國士無雙。在武漢疫區,曾有記者紅著眼圈問年邁的鐘老:“是什麼精神支撐著你在醫學道路上拼搏,與兇猛的冠狀病毒搏鬥?”鍾南山平靜地說:“動力來自病人求生的渴望,來自解除病人痛苦的責任感,也來自為病人治好病後所得到的安慰和鼓勵。”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鍾南山院士及眾多醫護人員奮戰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我們一定攻堅克難,打贏這場看不見的硝煙的戰爭。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中國人民一定會再次創造人間奇蹟。向鍾南山院士道一聲辛苦,向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