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與一個平行的北京

有視角的不同,就會有結果的迥異。

同樣是吃葡萄,有人喜歡先吃最好的那一顆,要擁有最好的當下;有人則喜歡把最好的那一顆留到最後,未來總是充滿希望的。

同樣是看事情,有人喜歡通過經驗和傳統來審視,有人則喜歡瞄準未來而預期。

同樣是理解北京,有人更覺得長安街以北繁華錦繡,有人則看到長安街以南欣欣向榮。

站在歲末前瞻2018年的京城樓市,閱讀南城,需要一個沒有偏見的理解方式。

因為南城與北城,正在成就一個更平行的北京。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偏見影響了我們的置業觀。

前兩天聽到這句話,感覺非常有道理。

關於城市的區域發展、關於板塊的價值判斷,未來至少與現在同樣重要。

我們經常會感慨,如果原來買了某某樓盤,現在也能漲到多少多少了,“當時誰想到那兒能變成現在這樣”。

對於很多人來說,站在今天回看昨天,得失對錯一目瞭然;站在今天預判明天,則是變幻莫測不能想當然。

那麼,為什麼不站在明天來看看今天?

知則不惑,知則不懼。

如果未來是確定的,大家自然會打消很多顧慮。

銳見是理性的洞悉,偏見則是受限的不全面。

就像對於南城,我們知道的南城可能還是昨天、今天,而不是明天。南城的明天,至少在朝著北城的鏡像努力。

今天,從首都機場T3坐機場快軌,20分鐘可以到達東直門;未來,從第二機場通過快軌半小時可以到南三環。

今天,奧森公園在北城成為跑步聖地、城市綠肺;未來,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將在南中軸線上崛起,面積遠大於奧森公園。

北京地鐵4號線剛開通時,被認為方便了南城人逛西單;但如今,在西紅門薈聚廣場開業後,4號線變成了北城人向南的“週末快線”。

今天,北城有望京商圈、中關村商圈,南城的亦莊商圈、西紅門商圈、德賢商圈都在崛起。

城市走向均衡,落地無限可能。

北京核心區、雄安新區、通州新城,北京兩翼的發展給南城更多想象空間。

有企業人士說,南城像一把美麗的扇子,從北京到雄安,從北京到通州,這個扇形區域充滿了無限可能。

從地產視角看,2015年以前,農展館地王、萬柳地王等等都出現在傳統的熱點區域。但在2015年以後,豐臺樊家村地王、槐新地王、榴鄉橋地王等高價地開始在南城湧現。嗅覺靈敏的房企已經先感知到“南城時間”的到來。

從買房人視角看,房企率先感知“南城時間”的到來,房企的進入也加速了“南城時間”的到來。一個個新品樓盤、優質住區的出現,也正在改變南城的居住標籤。

北京向南,北京樓市也向南。

三環、四環、五環,南城越來越多的居住板塊正在被重新定義。

2017年,遠洋、世茂、首創、金融街多家品牌房企在黃村、瀛海、次渠等板塊連連拿地。萬和斐麗頤璟春秋兩大樓盤率先亮相。遠洋地產兩大高端產品線“萬和系”“春秋系”將出現在南城。

在南城日益崛起的進程中,新興住區不僅僅是樓盤的概念,而是不同程度地被賦予了公園地產、教育地產等內涵,多樣的城市配套資源已經展現。例如萬和斐麗就可以便捷通達亦莊、德賢、西紅門薈聚三大商圈,項目緊鄰規劃中的中海保利商業、國瑞商業等商業體,南海子溼地公園也提供了更綠色宜居的生活場景點。處於黃村板塊的頤璟春秋,周邊也有公園、教育、商業等多重配套資源,其中新城濱河森林公園超過8000畝,京開、京臺、南中軸路、五環和地鐵4號線等構成立體交通網絡。

100年前,北京城只是今天二環以內的概念;50年前,海淀不過是北京的郊區;30年前,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CBD;10年前,北京還沒有城市副中心;未來,你還會清晰分辨南城北城的生活界限嗎?南城與北城或許不再是分野的,甚至不是平行的,而是交融的。

在變化世界裡,生活無界。

视角与一个平行的北京

12月26日,遠洋等四大房企推出“無界人居城市煥新”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