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学校的研究生未来还有出路吗,你怎么看?

杨若枫


实事求是讲,现在能够最终就读985/211的研究生毕竟还是少数,但是在双非高校中有些行业性的大学,在本行业内的就业还是非常受认可的,这些大学在对应的行业内就业认可度不会比985/211差到那里去。你在报考研究生时候可以重点考虑:

IT行业: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交通行业:华东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

化工行业: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土木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机械类: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中北大学;

还有很多这方面的学校,到网上多了解就行。不要总认为没有考上985/211就前途漆黑,只要自己努力了就无悔了,不是吗?


甘肃高考志愿帮


双非(非985/211)研究生当然有出路,但是需要更多的个人努力。

第一,从整体看。我国的高等学府普遍就业率都不低。根据数据调查,我国2018届大学生毕业就业率为90%。这根源在于就业率的计算方法。按照教育部定义:毕业生就业率 =(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涵盖范围比较广,包括了深造和就业两个方面。换句话说,你考上研究生了、出国深造了,都算就业了。甚至是自由职业者、创业者,也算是就业。从2018年各个高校的就业报告来看,大部分985高校的就业率超过了95%,普通大学就业率也普遍在90%。但是我认为,985大学的就业率肯定是真的,普通大学的就业率肯定是假的,原因不多说了。

第二,从具体看。我的感觉,C9就业好于985,985就业好于211,而211就业好于双非高校,这感觉非常明显。我本科毕业于一所211大学,所学的专业还算热门,但找工作的时候比较艰难,为什么呢?这个专业属于万金油专业,毕业生太多了!最后马马虎虎找了一份工作,干了大半年觉得不适合。于是破釜沉舟辞掉工作,又用了大半年时间,天天早九晚九泡在大学自习室学习看书!本人英语政治都很强悍,唯有数学是短板,于是半年时间专攻数学,基本上是断绝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钻进去看书!最后成绩出来,380+,搞定了一所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研究生就业就顺多了,拿到十多个OFFER,最后选择了一个当时看着好、现在觉得一般的工作😒 但是我的感觉,名牌985明显好于211大学,本科就业很艰难,硕士就业成了被哄抢,这就是学历的加成。

第三,从薪酬看。很多毕业生找到工作,薪酬也不错,但是却感觉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因为城市不同消费支出差距巨大,在北京一年十万生活拮据艰难,换成了三线城市,日子就会很滋润。对于985211毕业生来说,毕业薪酬能够超过就业城市的平均收入,并且显著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同专业薪酬差距很大,IT行业金融行业始终是高薪,机械和电气收入中上,师范类是平均薪酬,文科专业普遍就业困难。当然了,双非普通高校也有能拿高工资的,看个人能力。





gelaxy007


存在即合理!

至少是提升了一个档次,虽然在社会竞争上比起985,211等高校的研究生要逊色些,但也不能说没有用武之地。

1.就读双非学校的强势专业,有些双非的强势专业排名靠前,社会认可度还是不错的,找工作较为容易。

2.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考试,这类考试没有对毕业院校的苛择,研究生比本科生有更好更多的机会。

3.可以选择读博深造,不满意当前的学历可以选择读博,继续提升层次。

4.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不是每个企业公司都只对名校毕业生感兴趣,不少公司看重能力,所以读好研究生,不要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


飞奔的KV2


只看就业的话,双非学校的热门专业要比92的一般专业要好的多。硕士学校层次只要不是很烂或者很好,专业的因素要比学校的因素大的多。


蘇梨


如果后面去考公的话还是有优势的


于今语


1、读了一个双非的研究生,有意义,因为读研属于学历教育。读研主要是为了学习和学历,为了解决部分单位和岗位的入职和升职门槛,除非有了比较理想而且很难找到的工作岗位。

2、通常用人单位首先看学历(博士、硕士、本科),其次才看就读院校。考上名校对以后就业会有优势但研究生就业主要还是要看机会、能力和期望值。

3、选择就是取舍,只能自己判断和把握。关键是尽早确认自己的选择并为之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