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的雄蜂快出房了怎麼還產雄蜂卵?

周小軍59


關於中蜂的雄蜂已經快出房了,但是蜂群中還在產雄蜂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蜂群中產生雄蜂的原因,因為蜂群中產生雄蜂的原因是比較多的,並不能只要看到蜂群中產生雄蜂就認為是蜂群即將分蜂。其次是弄清楚蜜蜂交尾的實際情況,最終我們不難知道為什麼蜂群中的雄蜂快出房了蜂王還在產雄蜂卵。

總的來說,這個問題包括了以下幾個內容:

1.蜂群中產生雄蜂的原因

2.雄蜂和蜂王交尾的實際情況

蜂群中產生雄蜂的原因

對於蜂群中產生雄蜂的原因來說,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都是蜂群即將分蜂,按照蜜蜂分開的原理,一般在蜂群中雄蜂開始出房的時候,這時候工蜂就會培育王臺,這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蜂群中產生雄蜂的情況,另外一種是在蜂群交替的時候蜂群中出現雄蜂,這種情況和自然分蜂的時候一樣;除了自然分蜂和交替之外,常見的還有處女王產卵和工蜂產卵以及蜂群中雄蜂房過多。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①分蜂期出現雄蜂房:這是蜜蜂培育新王,分家的常見方式,由於蜂王發育時間比較短,經常蜂群中有雄蜂了才會培育王臺,所以就算我們看到蜂群中的雄蜂已經出房,實際上蜂王還是在正常產卵的,蜂群中出現雄蜂卵也是正常的。

②蜂群交替出現雄蜂:這種情況與自然分蜂的區別在於蜂群交替並不會出現分蜂現象,但培育雄蜂同樣會出現。

③處女王產卵:如果是處女王產卵,蜂群中並不會出現王臺,這是異常現象,我們很容易判斷,新王產卵全是雄蜂則是處女王產卵,毫無疑問,這必須換王。

④工蜂產卵:如果是工蜂產卵,蜂群中也不會出現王臺,而且工蜂產卵是非常明顯的,東倒西歪,一房多卵,這是我們需要緊急處理的,一般分散合併或收集飛行蜂解決。

⑤蜂群中雄蜂房過多:如果我們採用了雄蜂房過多的巢脾,由於蜂王在經過交尾的情況下會產下受精卵和未受精卵,而且根據巢房大小產卵,那麼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下去,這是不科學的,需要我們採用標準的巢脾。

蜂王和雄蜂交尾的實際情況

其實上面的問題提到了雄蜂還沒有消失,這裡真正突出的是蜂群的自然分蜂,只有在這種情況下養蜂人才會這樣考慮。實際上,蜂群中產生的雄蜂,與本群的處女王關係並不大,因為處處女王交尾的時候是採用遠交競逐交尾,這個過程中並不確定會與哪個蜂群的雄蜂交尾,只與處女王性外激素可以吸引到的優質雄蜂交尾。

簡單的說,在分蜂期的時候,每個蜂群中的雄蜂,與本群的蜂王交尾的概率非常小,所以說在分蜂期的時候蜂群中出現的雄蜂,實際上是在給整個區域的蜜蜂培育雄蜂,所以什麼時候雄蜂消失,並不是我們可以研磨來的,而是這個區域內部的分蜂期真正的過去才會明顯的消失


蜂部落


在蜜蜂的大家族中,成員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蜂王、雄蜂和工蜂。其中蜂王和工蜂為雌性蜜蜂。但工蜂的性腺發育不完全,所以不能像蜂王一樣產受精卵,在長時間失王的情況下,它的性腺會受到刺激出現工產的情況,不過所產的卵全部是未受精的雄蜂卵。

雄蜂是蜂群中的公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負責和蜂王婚配,在蜂王的婚配過程中,只需要幾隻至十幾只就可以完全滿足受精量。所以在我們日常繁殖的過程中,想培育一些雄蜂用於蜂王的受精,不用每群都培育,只選擇一些抗病能力強、無病蟲害的強群適當保留一部分就可以。

否則要是我們不去幹涉,任由它們自己繁殖,在蜂群強壯後蜂王會產出大量的雄蜂卵,等到這群雄蜂出房後,會對蜂群造成極大的負擔。

關於題主的問題,中蜂的雄蜂快要出房了,為什麼還產雄卵?

出現持續產出大量雄蜂卵的情況有很多,由於沒有圖片和具體描述,所以我將幾種可能性回答一下,題主可以根據這些原因做一個判斷。

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要了解中蜂、雄蜂和蜂王它們的巢基是不同的,蜂王產卵的時候,也會根據蜂房大小產出相對應的卵。既然現在有大量的雄蜂產出,我們就要把它的原因找出來,然後從根源上解決掉。

◆第1種可能,巢房中的蜂脾應該存在問題。

從題主的問題上來看,蜂巢中的雄蜂房應該很多,因為題主在問題中,描述出一個關鍵點,那就是第1批雄蜂還沒出房,第2批已經封蓋了。

題主可以查看一下出現雄蜂房的位置,是整張脾還是在上部,如果是整張脾表面都是雄蜂房,懷疑題主可能是用錯了巢礎片。因為題主養殖的是中蜂,中蜂的個體要比意蜂小一些,如果我們錯把意蜂巢礎片當做中蜂的使用,就會造成蜂王產雄蜂卵的情況。

題主如果是因為這一點所引起的,那麼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將所有的這種脾全部替換掉,避免蜂王繼續產卵,影響蜂群的正常繁殖。對於封蓋的雄蜂子脾,我們可以將裡面的雄蜂蛹割出來,留著自己使用(非常時期暫時不要出售)。

◆ 第2種可能,壓脾的時候操作不當。

蜂蠟具有伸縮性,我們買回來的巢礎片一般都比脾框略大,在使用的時候,會按照需要的尺寸自己剪裁,然後固定在我們之前緊好的脾框上。

一些蜂友由於是剛養殖,所以對於一些壓脾的注意事項不能掌握,導致蜂脾加入蜂巢後高溫變形,蜜蜂在這種巢礎上建造出來的巢房,很多部位均為雄蜂房。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我們壓脾的時候,一定要將鐵絲拉緊,然後剪裁巢礎片的時候,要在兩側保留0.5~1釐米左右的空隙,下部可以保留2~3釐米,頂部放在槽中不掉就可以,還有最主要的一點,巢礎片必須經過加溫後使用。這樣在放入巢房後,可以有足夠的伸縮空間,避免擠壓造成變形。

對於這種蜂脾如果起鼓的地方比較多,已經失去了使用價值,要及時將它替換下來,避免蜂王繼續產卵,繁殖出來更多的雄蜂。

◆ 第3種可能,工蜂有分蜂情緒,造出大量雄蜂脾(蠟耳)。

中蜂自建蜂巢的能力非常強,在我們傳統的木桶式養殖過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的蜂脾,它們會自己建造出大量的巢房,供蜂群的繁衍和儲存所用。

在我們採用箱式養殖後,由於有巢礎可以用來建造,蜜蜂相對的自造脾積極性降低。但隨著蜂群不斷髮展壯大,如果我們管理人員沒有及時向巢房內添加蜂脾,當蜜蜂的繁殖受到限制時,這種習性又會被調動起來,開始選擇合適的位置大量建造巢房。

特別是蜂群中已經產生了分蜂情緒,蜂脾上沒有足夠的雄蜂房用於繁殖,會刺激工蜂大量建造雄蜂脾,造成大量雄蜂繁育出來的情況發生。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要適時根據蜂巢的情況進行蜂脾的添加,保證它們的正常繁衍不會受到限制。在發現有大量雄蜂脾(蠟耳)出現的情況下,我們要及時將它們割除,減少蜂王產卵的幾率避免大量雄蜂出現

◆ 第4種可能,長時間失王后出現工產蜂。

在養殖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失王的情況,而我們日常檢查的間隔時間又過長,就很有可能造成工蜂產卵的現象發生,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也會造成雄蜂大量出房的情況。

這種情況的發生危害性極大,如果不及時加以管理,後期很容易造成蜂群全軍覆沒,

所以在我們日常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仔細查看蜂王是否存在。如果一時查找不到蜂王,我們可以查看蜂群中是否有新產的單個卵(工產一個蜂巢裡有幾個到十幾枚),如果查看不到蜂王,也沒有新產的卵,那我們就要提高警惕做多次查驗了。

要是最終確定蜂王已經不存在,我們要及時對這群蜜蜂進行調整群勢過弱的可以將它合併入到其它蜂群。要是強群我們可以將一個弱群蜂王取過來,然後將剩餘的蜂脾合併到其它的蜂群當中,避免因為工產帶來的損失。(如果出現工產不能直接合並,必須將工產蜂處理掉再合併,具體的可以看我之前的回答)

以上幾種情況均是建立在異常情況下解答的,還有一種正常情況下,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我們養殖的過程中會發現,一張正常建造完畢投入使用當中的蜂脾,它的上部一般雄蜂房較多,在春繁期間使用的時候,由於蜂王產卵的面積小,所以並沒有雄蜂出現,上部的蜂房也主要用於盛放蜂蜜花粉等。

但隨著氣候的不斷轉暖、蜂群的壯大,後期我們會發現蜂王產卵面積在逐漸增加,慢慢這些雄蜂房內的飼料被食用乾淨後,蜂王就在這些巢房中產卵,最後發育出大量的雄蜂。

其實頂端出現雄蜂房過多這種情況,也是和我們在壓巢礎的時候,頂端沒有預留縮伸縫有關。不過這種脾日常當中也是能使用的,只要我們選擇好季節和時機,就可以用於正常的繁殖。特別是我們想要培育新蜂王的時候,投入一張這樣的蜂脾可以培育出一定數量的雄蜂用於蜂王婚配使用。

在文章開頭我們曾經說過,蜂王的婚配使用的雄蜂量並不是很多,所以如果題主是因為這一點導致的雄蜂量過多,我們可以適當的保留下來一些,其餘的全部割開封蓋讓蜜蜂處理掉。

為了擴大養殖規模,我們每年都會繁育新王,這時候就要有目地的培育出一些雄蜂,在保留雄蜂時,儘量不使用同一品種的雄蜂作為蜂王婚配使用,避免出現近親交配的情況。要是想保留現有群的雄蜂做種蜂使用,也可以購買不同品種的蜂王作為新王的繁殖。

不管題主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雄蜂大量出現,現在我們都需要及時處理,避免為蜂群后期帶來更大影響。

以上是我對本問題的回答,文章中介紹了多種方法,如果有不明之處可以下方留言或私信我,我會盡量幫你解答。在此感謝各位老師和朋友的耐心閱讀!


農事一鍋燴


中蜂的雄蜂快出房了,為什麼還差雄蜂卵呢?這是因為雄蜂是蜂群的一員,在繁殖期,只要蜜粉充足,蜂王就會產卵,就會產出雄蜂卵。產雄蜂卵並不是為了單純交尾期用,也是為了維持整個蜂群的正常狀態。

雄蜂是蜂群的一員。

蜜蜂是社會性昆蟲,一個蜂群,包括一個蜂王和許多的工蜂,還要有幾百上千只雄蜂組成,是三型蜂群。雄蜂在蜂群裡擔任繁殖的一任務,成熟的蜂王必須要與雄蜂交尾,才能產下受精卵,才能長成勤勞的工蜂,維持蜂群的發展。可以說,如果沒有雄蜂交尾授精,只有蜂王和工蜂,蜂群最終就會滅絕。

一個蜂群奮鬥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蜂群正常的繁衍下去,不斷壯大。讓蜂群擴大,分出更多的蜂群,就需要培育新蜂王,當然就需要培育更多的雄蜂來交尾。

所以在繁殖期,蜂群會培育雄蜂的,工蜂清理出雄蜂巢房,讓蜂王產下未受精卵,長成雄蜂。培育雄蜂是蜂群取決於繁殖期的標誌,是繁殖期正常的狀態。

雄蜂的作用並不僅僅是交尾。

雄蜂沒有勞動能力,一生的任務就是等待與蜂王交尾的機會,交尾完成就會死去。所以一般人認為雄蜂只是交尾用,如果已經有雄風可以交尾了,沒有蜂王需要交尾了,蜂群就不用培育雄蜂了。但實際上雄蜂的作用並不是僅僅是交尾,不能以為不用交尾雄蜂就只是糟蹋糧食,認為蜂群培育雄蜂就是不正常了。

在蜂群發展旺盛時期,蜂群的繁殖能力強,就會時刻準備著壯大蜂群,分蜂擴巢。作為具備繁殖能力的蜂王和雄蜂就會受到工蜂的熱烈擁戴,工蜂也被當做國王一樣歡迎。有了好的蜂王和雄蜂,蜂群就處於興奮狀態,蜂群的勞動積極性增強,蜂群就處於更加良好的狀態。

雄蜂的出現並不是蜂群群分蜂的標誌,可以說在繁殖期,蜂群裡有雄蜂的就證明蜂群處於發展期,有足夠的蜜粉能養活雄蜂,蜂群的勞動能力和採集能力都很不錯。在繁殖期,任何蜂群都會有雄蜂的,除非這個蜂群十分衰弱,難以養活雄蜂。

雄蜂沒有自己的蜂群,培育出來的雄蜂並不是為本群蜂所用。

蜂王和工蜂都只為本群的服務,都只認自己的蜂群,但雄蜂是不一樣的,雄蜂沒有自己的蜂群。

在繁殖期,每一個蜂群基本上都會培育雄蜂。但雄蜂長大以後,能夠出巢飛行了!這些雄蜂四處遊逛,尋找交尾的機會。等到需要休息了需要吃的了,就可以隨便進入任意蜂群。繁殖期的蜂群只要蜜粉充足,就會接受其他雄蜂的到來。特別是需要換王的蜂群,對雄蜂就像蜂王一樣對待,還飼餵蜂王漿。每個蜂群的雄蜂都是自由出入者,居無定所四處流浪。

所以蜂群裡的培育出來的雄蜂並不是為自己蜂群蜂王交尾所用,我們看到的雄蜂也不一定都是自己蜂群培育出來的。當然雄蜂哪怕要出房了,長大了後會到哪裡去也不知道了。這樣蜂群就只能不斷的培育雄蜂,維持雄蜂的數量。

雄蜂與蜂王的成熟期不一樣,工蜂只能提前培育雄蜂。

蜂王,工蜂,雄蜂的發育週期相差是很大的。蜂王的發育週期只需要16天左右,雄蜂的發育週期需要24天左右。出房後的蜂王一個星期左右就發育成熟,可以交尾。出房後的雄蜂得半個月左右才能發育成熟。這樣雄蜂就得提前二十幾天培育,才能與蜂王交配。20幾天後蜂群會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是否會培育新蜂王,對於工蜂來說也是不清楚的。哪怕蜂群還沒有出現分蜂熱,工蜂還沒有換王的慾望,也會培育雄蜂。

所以在繁殖期提前培育雄蜂,不斷培育雄蜂就是為了保證蜂王交尾期都有足夠的雄蜂,早做準備培育雄蜂就是蜂群的繁殖特點。

好了,說了這麼多了,希望養蜂人能正確認識蜂群裡的雄蜂,能明白為什麼要培育雄蜂。雄蜂作為蜂群的一員,在繁殖期,只要蜜粉充足就會有雄蜂的。有雄蜂是蜂群處於繁殖期的標誌,並不證明就會分蜂。蜂群裡培育的雄蜂並不是為本群的蜂王交尾用,培育出來的雄蜂也不會留在蜂巢裡等到交尾期用的,雄蜂沒有自己的族群,會四處流浪,進入任意蜂群。為了準備蜂王交尾,必須要提前培育雄蜂,隨時培育雄蜂,這是蜂群繁殖的特點。養蜂人不要為蜂群培育雄蜂而擔心,不停的培育雄蜂也不要覺得奇怪。


追花精靈


產雄蜂有幾種情況,

一是工蜂產卵,二是新蜂王錯過交尾期產的未受精卵,三是正在產卵的蜂王在分蜂前產的未受精卵。

我沒養過蜂,這是我聽說的,不知道對不對,希望能幫到你


陝北老四哥


1) 利用控產小區產雄蜂卵在巢箱或繼箱內用隔王板隔出 一個能放2〜3張脾的小區,小區內放2張新蛹脾,兩脾之間放雄 蜂脾,蜂巢佈置好之後,將蜂王放到小區內產雄蜂卵,待雄蜂脾

產卵80%以上面積時,將雄蜂卵蟲脾移到無王育蟲區哺育。

小區 根據需要,可以繼續控產第二張、第三張雄蜂脾,也可以將蜂王 放回大區恢復產工蜂卵。


穎怡憨爸


一個蜂群通常包括一個蜂王,上萬只工蜂,以及千隻雄蜂。蜂王的工作就是與雄蜂交配產卵。蜂王能夠選擇不同的蜂房,產下應產的卵。如果受精卵產在一般六角形的工蜂房中(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小格子蜂巢),那就長成工蜂。沒有受精的卵產在較大的六角形的雄蜂房中,以後長成雄蜂。受精卵若產在圓形寬大的王臺裡,專飼以營養豐富的蜂王漿,以後就長成蜂王。初孵化的幼蜂,就會吮吸王漿。孵化三天後,雄蜂和工蜂的幼蟲停止餵食王漿,改喂花粉和花蜜的混合物。


悅哥講電影


如果說中蜂的雄蜂快出房了,還產雄蜂卵,就說明這群蜂失王了。


瓊花珊谷土蜂蜜


我只負責吃蜂蜜的,至於養蜂還要靠千千萬萬的養蜂專家,為你們驕傲。


騎馬旅遊


確實不懂。[大笑]


無霜刃


我是外行,不懂。無法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