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高考模拟作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多日以来,这些从中国传出的古诗词,以另一种形式,再度回到了中国。

很多读者表示在见到这些古诗词时眼睛一亮,这些温暖雅致的中国诗句一瞬间暖了你我的心;可同时也有人不淡定了:我们丢了什么了吗?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物质文明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缺失的思考。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加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软实力,增进文化认知与文化认同感,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无以言表的好处。

高考模拟作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当这句诗出现在日本援华的物资上时,不少中国人感到陌生。其实这句话出自盛唐时期,在扬州大明寺前的一块石刻上至今仍留有这句诗词。

与日本的典雅寄语相比,我们总感觉在自己在慷慨激昂之余,好像少了一点什么?我们看到,在绘声绘色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在精彩绝伦的主持人大赛中,无数的文化经典在不断涌现。可是,为什么到了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件中,当我们可以运用文化的时候,文化就像长了翅膀,飞远了呢?

高考模拟作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诚然,我国正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但,这绝不能成为传统文化传承正在缺失的解释。

疫情当中,危难当头,日本民众们送来的温文尔雅的诗句,不比空洞的口号更加振奋人心吗?可叹的是,这种中国文化的“高光时刻”竟没有在中国发生。为考试而背书,为比赛而诵诗,我们的大脑里堆积了大量的诗文,却不能合适地运用,这何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呢?日本民众的诗词普及程度不见得有多高,但他们会因为理解了一句好诗而欣喜开怀,会为了运用好一句诗词而请教汉语研究者,这仅仅是文化传承方式的问题吗?

高考模拟作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没错,直白的口号一样可以表达人们朴素的爱国情怀,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精神情怀!苏子曰“古人所以临大事而不乱,有以镇世俗之躁,盖非以隔绝上下之情,养尊而自安也”。我们要“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杜绝浮躁,助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

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国难来临,对于我们是考验,更是反思。疫情是短暂的,但是发展和学习是久远的。我们要坚持走文化自信的道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激发新时代青年奋发向上,谱写新时代最华丽的文化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