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孩子六個月就坐學步車了,嬰兒多大可以坐學步車?

早早媽媽媛姐姐


一般小孩一歲二個月就開始蹣跚走路了,可以買那種手推的小車讓他玩,剛開始走路主要還是學平衡,儘量多讓他一個人短途估摸走 做好安全防護,最重要的是讓小孩該爬的多爬爬,到時走路就更穩, 爬提前鍛鍊了寶寶的平衡感


與寶貝陪玩陪學的日常


建議不要購買學步車。孩子到了會走路的月齡自然會走路,學步車,孩子不見得願意用,剛開始東倒西歪的對孩子的腿骨和腳的發育也不是很好。我女兒小的時候學步車只用了一次就不再用了。六個月太早了,孩子剛剛會學坐。走早了,容易對腿骨造成傷害。一歲齡可以走一點。


小A記事本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六個月寶寶應該才學會慢慢爬,過早用學步車,會造成寶寶O型腿,寶寶一定要讓多爬,增強腿部力量,將來走路也就穩當。

2.我家是快十個月才用的學步車,那時候他已經能自己扶著椅子,站起來,並且能扶著走兩步了。這表示他想走路了,然後就每天放在學步車讓他自己走,一次坐20分鐘左右,越來越大,我有時候忙,就放在學步車,讓他自己走。

3.我家不到一週歲就會走路了,學步車也用過,學步帶也用過,寶媽不要操之過急,讓寶寶自己慢慢來。





樂樂媽媽故事


過來人告訴你,學步車根本用不著!孩子六個月,正是學爬的時候,這個更重要,爬行可以鍛鍊寶寶的協調能力,對以後身體發育更有好處。到了一歲左右,寶寶自然就會學習走路,很快就能走會了。而且醫生也不建議使用。我家寶寶沒有使用學步車,過了週歲一個星期就有走路的願望,老是在床上自己站起來試著走,摔倒了又試,樂此不彼,又過了一個星期,自己就會走了,根本沒操過心。


0貓魚兒0


寶寶六個月站立坐在學步車上太早了。坐學步車最早也得一歲。要跟隨寶寶的身體發展來,不要過早的干預。我兩個寶寶七個月才讓學著坐在小車上。十一個多月自己能扶著桌子站起來。一歲十七天自己會走。全程沒有干預,一定要隨寶寶自身成長。


祺祺1314


六個月有點太早,這時候孩子剛學會坐,而且可能還坐不穩,難道家長是要寶寶直接學走路嗎?

我家寶寶剛四個月多點,就長牙了,我個人是覺得有點點早,但也說明了孩子發育的好,一般都說四個月要學會翻身學會趴著抬頭了但我家的還不會,抬的不很高能堅持一小會兒,我也沒覺得著急,會逗著玩一玩兒趴一小會兒再翻過來歇一會兒,我覺得孩子的發育爸媽還是不要過多的干預,還是順其自然的好,只要孩子是健健康康的,早點晚點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至於學步車還是等孩子站穩了再去用吧!一歲之內的小孩骨頭都軟軟的自己在學步車裡膝蓋用不上很大的力氣,腿大多時候都是彎著,腳上著力點也控制不好,撞來撞去以後對走路姿勢恐怕也有影響,我個人不建議用學步車!如果非要用,那看孩子體質如何。根據孩子站立的情況再去選擇。不要著急




一舞一


對於嬰兒六個月就坐學步車,我有幾點看法:

首先,六個月的嬰兒剛處於從翻身要過渡到坐立的轉折階段,孩子整個身體肌肉力量都還比較軟,就是練習坐都要注意時間的,所以這會坐學步車肯定是不合適的。

其次,多會坐學步車,我覺得怎麼也得在十個月左右吧,就按兒童的平均發育來講。這時的嬰兒基本可以站立,扶著牆或者床邊都可以走,所以此時相對來說會合適些。

但根據我的經驗來講,我兒子現在一歲兩個月,我沒讓他坐學步車,也走的很溜了,因為我覺得坐學步車相對來說是安全,但同時其實也限制了孩子的自己鍛鍊的機會。因為學步車就相當於我們家鄉的手,他一直會覺得在裡面比較安全,放手來走會不適應的。所以安全感來講也是我們陪他學走路更好一些。

當然也有些不是全職的寶媽,條件不允許,配備學步車老人看起孩子來更方便些,另當別論,但無論如何也要參照兒童的身體發育。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趣媽與閨蜜兒子


您好,作為一個媽媽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學步車就是一個雞肋產品,不僅雞肋還不健康,我家寶寶是剛一週可以自己走路的,沒有用過任何學步車學步帶,個人建議把買學步車的錢加到買餐椅裡面,畢竟餐椅買了一定不會後悔還可以用很久


More208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現在很多家長工作忙,下班在家裡也“忙”,為了能夠解放雙手,在寶寶5個多月才會坐一會的階段,就把寶寶交給學步車了,省去了整天要抱著看護寶寶的麻煩。但實際上過早的使用學步車對嬰兒的成長髮育是很不利的,而且還存在著一些健康安全隱患。


鄰居家寶寶6個月就坐學步車,嬰兒多大可以坐學步車呢?

研究發現:經常待在學步車裡的寶寶,會爬、會走路的時間都要晚於不用學步車的寶寶,而且學步車還會限制寶寶活動的自由,會影響今後的智力發育。

1. 6個月的寶寶就坐學步車好不好?

6個月的寶寶,腿腳還不結實,這個月齡應該鍛鍊寶寶腰、腿、胳膊和全身其他部位,但若是把寶寶放進學步車後就好像有了一雙“腳”,可以較自由地在房間裡來回移動,甚至追隨在大人的身後。

而且,6個月寶寶坐在學步車裡,他們很難掌握真正走路的感覺,按寶寶正常發育規律來說,寶寶是從爬到走的,這個過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成長起來,只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摔跤才能幫助身體,學會怎麼摔不會受傷。

可如果使用了學步車,就很難讓身體學會如何很好的保護自己,這也是為什麼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在剛剛走路以後,往往會比正常學走路的嬰兒更容易摔跤的原因,同時也增加了受傷的概率。

2. 寶寶多大可以坐學步車呢?

2011年,我國衛生部發布《兒童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就這樣說到:不安全消費品是導致兒童跌倒的重要因素,其中就包括嬰兒學步車。

很多沒有常識的家長,尤其是老人幫忙帶寶寶的,覺得寶寶早早的學會走路就是“聰明”的表現,因而會過早的鍛鍊寶寶走路。

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做法。

也並沒有相關研究表明:早會走路的寶寶就一定聰明。

由於每個寶寶的發育節奏不同,有的寶寶愛爬,學走比較晚、會走路也比較晚;但也有些寶寶不愛爬,可能不到1歲就學會走路了;這都是正常的,順應寶寶的自然發育就好。只要寶寶在9-18個月之前學會走路就不算“不正常”,而且多讓寶寶爬爬好處很多,因為趴著和爬行的動作,可以鍛鍊寶寶的肌肉,為學習走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所以,不要太“迷信學步車可以讓寶寶學會走路”,而過早的給寶寶使用學步車;京媽的建議是能不用就不用,讓寶寶在更寬闊的空間裡,學習爬行、站立和走路,如果有些家長實在想給寶寶使用學步車,可以選擇在1歲左右學走路時再來用,但是不建議使用頻率過高、時間過長。


3. 為什麼不建議使用學步車?

“學步車”並不能幫助寶寶學會走路,反而存在下面這些危害,因而家長在選擇時還是要慎重:

① 不利於寶寶肢體發育,影響將來的步態。

寶寶在1歲前踝關節和髖關節都沒發育穩定,寶寶的雙腿就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全身,當寶寶在學步車裡,只需要用腳往後一蹬,車子就能帶著他們滿屋子的跑好玩,但實際會讓寶寶下肢關節壓力過大,不利於肢體發育,甚至導致寶寶 肌張力高、下肢運動模式出現異常等問題。

這樣也就會直接影響到 寶寶將來的步態,比如走路搖擺、踮腳、O型腿、X型腿等,嚴重的還需要通過手術康復治療來糾正。

② 使用學步車並不能幫寶寶學會走路。

寶寶想要學會走,必須按著寶寶大動作發育的規律,先學會“爬和坐”,這樣可以讓四肢、胸腹背部的肌肉得到鍛鍊,也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然後還需要鍛鍊寶寶四肢、腦、眼、感覺等多方面的協調能力。

而這麼小的寶寶坐學步車裡,僅僅是幫助寶寶站立,把寶寶固定在車內的範圍,讓寶寶走路應有的動作和所需要的力量得不到鍛鍊,就會錯失寶寶自主學步的最佳鍛鍊時機,反而影響寶寶學會走路。

③ 影響寶寶平衡能力訓練。

由於學步車能把寶寶固定在車內,由於框圈的支撐作用,就算寶寶不練習平衡也不會摔倒,再加上有些家長也沒注意到這些方面,平時也不注意鍛鍊寶寶的平衡能力,那後面一系列的問題就會出現。

寶寶的 平衡能力 沒得到鍛鍊,就會影響對 前庭功能 的有效刺激;前庭功能發育不好,就會導致寶寶出現 感覺統合失調症,最終寶寶會表現出任性、好動、脾氣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

④ 容易養成不正確的走路姿勢

不少家長髮現,過早給寶寶使用學步車,寶寶可能由於身高高度不夠,在學步車裡走可能是“踮著腳走路”,那時間長了,就會讓寶寶養成這種以不正確姿勢走路的習慣。

⑤ 容易發生意外。

由於學步車 輕便靈活,寶寶坐在學步車裡 可以自由在地面滑行,有時候家長稍微沒注意,寶寶就會在無意中磕碰到,從而導致意外傷害的發生。而且這樣的事件經常發生,家長們不能大意。


綜合以上分析,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家長們不要過早給寶寶選擇學步車或者不要使用學步車,讓他們自然而然的學會站立、走路,這樣對寶寶的健康發育才是最好的。

如果家長們實在沒時間抱著寶寶,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寶寶,有時候忙不過來,需要使用學步車的,那可以在使用學步車時應該把輪子拆掉把學步車固定住,讓寶寶乖乖坐在自己視線範圍內。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啊,希望可以幫到您。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靠譜孕育,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京媽說


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學步車是我們家庭當中常見的一種工具,學步車由於它動起來速度太快,經常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發生意外的風險,所以無論年齡多大,我們都不建議使用學步車。我們知道寶寶的身材是這樣的,上身比較沉,而且在學步車裡,孩子上身幾乎都暴露在車外,所以遇到那種小坎或者臺階,其實學步車是很容易發生翻車的,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甚至是致命的風險。也有的媽媽買學步車是覺得學步車可以教會孩子學走路。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孩子在學步車裡,無論他是否會走路或者能掌握平衡,他都不會摔倒,其實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去學習控制自己的平衡感和學習走路的正常姿勢。 在學步車裡面,我們知道孩子的兩腿襠佈會有一塊跨步,如果這個布墊的過高,孩子有可能走路的姿勢就變成兩隻腳尖踮地。那麼如果布過低,孩子有可能會發生足弓塌陷,對孩子的膝關節、脊柱以及髖關節的發育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