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訓名單分析李鐵的選人標準

目前李鐵正率領著國家隊在迪拜拉練,本次拉練李鐵一共帶上了26名球員,在這26人的名單中,從年齡結構上來看,所選擇的球員沒有23歲以下的,並且有11人的年齡超過了30歲,平均年齡達到了28.42歲,這樣的平均年齡在目前整個國際足壇都是名列前茅的,因此在年齡這個層面上來說,李鐵明顯比裡皮更加求穩,他希望用老隊員的比賽經驗來彌補球隊整體實力不足所帶來的問題,當然國足後繼無人也是造成平均年齡偏大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的李鐵自己心裡清楚,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個完整的國家隊體系是不可能的,那還不如著眼眼前的目標,用最穩妥的方法先打進12強賽再說,至於鍛鍊新人,現在既沒意義也沒機會。

從集訓名單分析李鐵的選人標準


另外從這26人此前進入國家隊的次數來看,李鐵的用人也表明了,他對什麼樣的人可以進中國男子足球國家隊是有自己的看法的,這次有很多此前從沒進入過國家隊大名單的球員被選上,例如李行、明天、劉雲、馮勁、唐淼和譚龍,其實這些球員的能力有多突出嗎?我不這麼認為,但是為什麼李鐵會選擇他們呢。我覺得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是聽話,或者說聽主教練的話,劉雲、明天、李行都是李鐵在武漢卓爾的老部下,他們自然是主教練讓踢哪個位置就踢那個位置。其次是戰術意圖。馮勁的帶球內切、唐淼的上下能力以及傳中、譚龍的身體對抗,這些都是能夠在場上為比賽走勢帶來變化的因素,那可能有人會說,帶球內切曹贇定也會,身體比譚龍好的多的是,那為什麼是這三個人呢。這裡就要回到第一點說的聽話了,從面相上來看這三個球員就是那種很老實的人,沒什麼歪心思,也任勞任怨。所以李鐵用人的第二標準就是聽話。其實這一點從東亞杯上就可以看出來,場邊的李鐵一直在大聲呼喊著隊員,時刻提醒他們的站位,就差自己上去踢了。所以他需要自己的隊員在場上能夠根據自己的呼喊做出相應的反應。

最後本次集訓只有一名歸化球員,規劃政策作為裡皮時代的產物,雖然規劃了多位球員,但對國足的幫助目前來看卻微乎其微,而此前更是爆出李可是被硬塞給裡皮的,真正對國足有幫助的只有艾克森一人,所以李鐵這次放棄眾多歸化球員也說明了他對規劃政策的態度,除非你的能力特別強,否則國家隊是沒有你的位置的,更何況還存在著語言障礙。

從集訓名單分析李鐵的選人標準


總的來說,李鐵的選人標準於裡皮時代大有不同,裡皮更加註重能力與狀態,而李鐵則更加註重服從性以及比賽經驗,可以說李鐵的標準更加務實,因為現階段中國球員之間的能力差距並不大,與其選擇一些刺頭,還不如選擇一些服從性高、執行能力強的隊員。相信李鐵今後也會繼續沿用這樣的標準,祝他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