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之后,更想买房了!疫情带来楼市的三个启示...

工资,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来源。


疫情期间,经常在微博上,公众号文章里看到一觉醒来,公司没了的段子。一直以为离自己很遥远,但当身边朋友真切在经历的时候,才会发现离自己如此近。


朋友A,2月初已经恢复在家办公状态,每天在家兢兢业业打卡上班,处理工作。2月底发工资那天,突然通知员工,本月只发基本工资,所有绩效全部扣除,当月收入骤减,虽然憋气也无可奈何。


朋友B,2月中旬园区准入,恢复正常工作,之前一直是在家休息状态。前两日突然通知,当月工资没有减扣,但是以后双休全部改为大小周(即一周单休一周双休),直到把疫情期间在家休假的时间补回来为止。


降薪之后,更想买房了!疫情带来楼市的三个启示...


朋友C,公司工作外出较多,受疫情印象严重,无法正常开工,便一直呆在老家,临近发工资的几天,领导鼓励大家主动申请不要2月薪资,帮助公司共渡难关。


降薪之后,更想买房了!疫情带来楼市的三个启示...


朋友很无奈,不干活,公司可以不发他工资。那不居住,房东可以不要租金吗?


工资发不出,出租屋回不去,但房租依旧要交。相比之下,宁愿每月还房贷,至少房子是自己的!


回不去的懊丧房租,而复工了的朋友回到自己合租房,面对五湖四海归来的室友,心中非常担忧,深刻领悟了什么叫有房子才有安全感。


疫情,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到了存钱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多么重要,也给准备买房的人带来三个启示。


一、量力而行高杠杆


有些人买房奉行高杠杆,用低首付、消费贷、信用资金等多种手段买房,指望房价还出现类似过去几年那样的大涨。


在经济状况正常情况下,收入不断上涨,还贷可行,一旦经济步入下行,工作有任何变动,收入停止,现有储蓄能够支撑多久的房贷和生活开销?


这是在买房之前,在准备高杠杆之前要认真思考的。


评估自己的每月可支配收入有多少,去掉各类支出后,是否还有盈余,是否还能满足家庭的日常开销。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不论是自住还是投资,一定注意杠杆不要太高,准备半年至一年的现金流,保证自己有扛过寒冬的能力。


二、首选品质楼盘


品质楼盘自带的物业往往对居住体验和后期房产升值起到关键作用。


疫情期间,让我们看到了物业的重要性。金茂、五矿、银城等品牌房企的物业人频频在朋友圈被点名表扬,封闭管理、消毒、体温检测做的面面俱到。


直到今日,朋友圈还有准业主在晒小区寄来的口罩。


降薪之后,更想买房了!疫情带来楼市的三个启示...


一个优秀的物业,不仅是在居住体验上给业主良好感受。同时,也会是小区隐形财富。最典型就体现在,有些小区更换大牌物业之后,房价稳步上涨。


比如江宁托乐嘉花园换物业,2016年,托乐嘉又到了更换物业的时候,业主们成功将爱涛物业赶出小区,换成万科物业。自从万科物业接手后,不仅小区环境确实得到肉眼可见的改善。托乐嘉花园的房价也在稳步上涨。


以托乐嘉睦邻居为例,近两年的房价也在稳定上涨。现在的挂牌均价已经突破3万/㎡。


降薪之后,更想买房了!疫情带来楼市的三个启示...

而同时期,在位置和类型大致相似的情况下,品牌房企的增值潜力相比普通房企劲更足些。


三、尽早上车才是王道


虽然房住不吵是主基调,但涨价却是不可避免的,尽早上车才是王道。


朋友一家在苏北某城市,06年左右的时候,家里攒了点钱,有了买房子的念头。


当时家里有7万块,可以全款买个靠近市中心的老破小,虽然不是朝阳的户型,但是性价比很高。准备签合同的那天,父亲和房东闹了两句口角,不欢而散,房东发誓决不把房子卖给他们。自此,再看房子总会和那套房子作比较,一直犹犹豫豫,也就耽搁了买房这件事,后来,眼见房价越来越高,是越来越攀不起,最后孩子上大学后回了安徽农村老家。


说来很遗憾,但也没什么好埋怨的。人生漂泊,每一处都有自己的际遇和风景。但如果真的能再回到过去,那一场架,真的可以忍一下不要吵,先把房子买下来再说。


房产交易,大宗买卖,谨慎点是没错的,但过度的犹豫、纠结,可能就会错失良机。


很多人有新房情结,但是新房从放风到领销许再到摇号开盘,周期较长,更别说,摇号,多么碰运气的一件事。热盘扎堆疯抢,不少人陪跑,耗时耗力,若是能成功买到皆大欢喜,若是不成,则又是新一轮的摇号之旅。


对新房不那么执着的刚需人群,可以把眼光放到二手房市场,一些次新房并不比新房差,而老破小的便利和生活配套的成熟也自有一番魅力。购房者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不要太在意一两个不满意的地方,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稳准狠尽快上车才是王道。


鼠年,随着河西青奥村的首开,被疫情冰封住的交易市场逐渐回暖,预算有限的刚需们,你会选择较为方便的老破小,还是稍高的次新房,亦或是新房?


最后,希望新的一年大家不必为了住所苦恼,把握住金三银四,每一个人都可以稳准快的买到心仪房源。希望可以有那么一天,房子,不再是压在每个人身上的大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