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

人人生而平凡,

但不平凡的區別是:

格局和見識。

很多時候,

你的見識和格局,

影響你的未來。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


01

辦大事,以識為主。


曾國藩說:“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的見識和眼光,才能只是輔助。


秦朝末年,劉邦率軍率先攻入咸陽。


諸將一窩蜂的去爭搶財物、美女,而蕭何一不貪戀金銀財物,二不迷戀美女,而是迅速跑到丞相府。


把秦國的戶籍、地形、法令等圖書檔案一一進行清查,分門別類,登記造冊,統統收藏起來。


後來,項羽一把火燒掉了秦宮,只有劉邦憑此掌握了天下形勢,從要塞關隘、人口分佈、物產貨殖一應俱全。


這些材料為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據,對日後西漢政權的建立和鞏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蕭何功不可沒。


後來,劉邦論功行賞,說:逐鹿天下,蕭何是我的僕人,你們都是我的獵犬。


滿朝功臣,只把蕭何比做人,可見蕭何在劉邦心中分量之重。


花盆裡長不出參天大樹,

一個人的見識和格局,

決定著一個人的所能抵達的高度。


大事,以識為主,

見識上高瞻遠矚,

才能先人一步,最終成事。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


02

見識和格局,決定了你的層次。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代表你水平的、展示你的生命層次的東西,不是金錢,也不是名利,因為這些都有可能失去。


真正決定你層次的就是你的見識與格局。


古代有個叫儀狄的人發明了酒,獻給大禹。


大禹喝了感覺很爽,卻沒有誇讚他,反而下令禁酒。


說:後世必有以酒亡國者。


大禹去世後,他的子孫並不覺得酒有什麼危害,廢除了禁酒的法令。


幾百年後,夏朝君主桀,挖了一個酒池,大到可以在裡面行船,很多人和桀一起喝酒,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最終桀因為酒而亡國。


隋煬帝楊廣“妓航酒船”,沿著大運河從北喝到南,最終身死國滅。


歷史上的君主因酒而亡國的數不勝數,而平民百姓因酒誤事的更是多如牛毛。


王陽明曾說,萬事萬物都在人的心裡。


同樣是美酒,後人看到了美味,大禹卻看到了危亡。


決定人能看到什麼,

不是人的眼睛,

而是人內心的見識和格局。

而人的層次,

也因此分出了高低。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


03

見識與格局,決定了你的成就。


國學大師錢穆老先生遊一座古剎,看到一個小沙彌在一棵歷經百年風霜的古松旁種一種觀賞植物“夾竹桃”。


老先生由此感慨地說:“以前,僧人種樹時,已經想到寺院百年以後的願景,而今,小沙彌在這裡種花,他的眼光僅僅是想到明年哪!”


一個人大事難成是因為心中的格局太小所致。


有的人做事,只看眼前的利益,有的人做事,卻看幾十年的發展。


下棋的時候,真正的高手都要往後看幾步,提前想到對手可能落子的地方,並找到應對的辦法。


而所謂的臭棋簍子,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一個人看得夠遠,才能走得夠遠。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


謀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對於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佈局。


大格局,就是有足夠大的視角去審視人生,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有大格局才能成大事。



今日互動

你所見過大格局的人,具備什麼特點?

歡迎點擊文章下方“評論”按鈕

分享你想說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