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人早餐喜歡吃什麼?

Emzie


獨特的飲食習俗

一、重主食輕副食,最愛麵食

由於山西大部分地區山多川少、乾旱、寒冷、無霜期短,蔬菜生產能力很薄弱。在長期的生活中,人們養成了重主食輕副食,甚至於不屑於吃副食的習慣。山西居民飲食習慣的最大特點是喜食麵食。山西面食不僅種類繁多、風味獨特,而且用料考究、製作精細。人們“以糧為綱”,把高熱量的小雜糧做出可餐的花樣來,搭配添加一定的副食元素,更能支持一個人的行動勞作。受宗教文化、養生等因素的影響,山西食素家庭和人群也大量存在。主食的種類和營養功能選擇性愈大,副食的作用和功能就愈顯侷促。

二、主食乾糧突出,喜好湯食

山西居民常藉助氣候乾燥或寒冷的條件,將主食較長時間地貯存,如蒸饃、燒餅、窩頭等及油炸類、包餡類麵食都可貯存。因此,人們常把主食、乾糧視作同一。由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習慣,山西百姓少有飲茶啜茗的條件,全靠吃飯時喝湯一併補充;且山西人過去吃飯少有蔬菜,全憑鹽、醋相佐,口味明顯偏重,從生理上需要大量水分,因此形成了喜湯食的習俗。在山西居民的日常食譜中,湯飯的種類最多,吃法也最為講究。吃乾麵條後喝點麵湯是山西軍民最為突出的飲食習慣。山西民間有“吃飯先喝湯,一輩子不受傷”、“吃麵不喝湯,大頭細脖項”、“原湯化原食”等說法。

三、愛吃鹽醋,又喜辛辣。

山西居民愛吃鹽、醋的習慣,歷史悠久,區域廣泛。這同當地的水土特徵、自然氣候和多數人以雜糧為主的生活條件有著直接關係。貧乏的餐桌上,全靠鹽、醋調味,艱苦的勞作之後靠鹽補充身體。山西“水硬”,即鹼性強,加上山西人以雜糧為主,如高粱、莜麵等,都是不大好消化的,需靠醋來中和、助消化。山西民間百姓日常飯菜用鹽量也非常大,“鹹香鹹香,無鹽不香”、“能說會道離不了錢,五味調和離不了鹽”的說法。山西民間百姓喜食味重食物還表現在佐餐小菜上。普通農家的餐桌上,常有一兩樣鹹菜或酸菜佐飯。四五口人的家庭,一頓飯吃掉一兩個大頭鹹菜或五六條醃黃瓜可算常事。酸菜則要整盆調和,作為“澆頭”,有的地方甚至與飯合二為一,更是一種特殊的飲食風俗。過去,冬春季沒有新鮮蔬菜,又沒有保鮮手段,全靠鹹菜和酸菜佐餐。各種各樣的鹹菜和酸菜,幾乎是山西百姓常年的必備之物。山西人吃“味重”食物的習慣至今仍無多大變化。

除了鹽、醋之外,人們一向將大蔥韭菜、花椒、大蒜、辣椒乃至生薑等視為必不可少的佐餐小菜和烹調佐料。北中部居民有用大蔥、大蒜直接佐餐的習慣,辣椒切碎,調以鹽醋佐餐更為普遍。有的地方甚至每餐都離不開辣椒麵,裡面加鹽拌成佐餐小菜。

大家好,我是咕咚健康諮詢師,頭條關注咕咚健康,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和運動飲食乾貨!。私信回覆:"食譜" 。即可免費領取!


咕咚健康


太原的土地沒有豐富的物產,太原的百姓只有務實的需求。也許大家對太原早餐沒有概念或事嗤之以鼻,但是不要忽略龍城子弟對生活的熱愛。除了豆漿油條豆腐腦小籠包這類全國標配,太原也是有特色早餐的。

1.羊肉湯。太原的羊湯館一般叫“羊雜割”,就是羊下水。羊骨熬湯,煮好的羊肉或下水,配上粉條,提前碼好。根據客人點單現燙,肉香湯鮮,粉條爽滑。配上熱乎的油酥餅,一天的滿足。

2.丸子湯。太原丸子湯遍佈大街小巷,相比羊湯更經濟實惠,又不怕上火。丸子勁道,油豆腐醇香又吸湯汁。關鍵是一鍋牛羊骨頭和整雞熬成的湯,鮮香唯美。它的搭檔一般是油條、油餅、烙餅、茶蛋,性價比很高的一餐。

3.頭腦。太原也有早餐,明末太原名士傅山先生所創。多種中藥材熬製的湯糊,搭配羊肉、山藥、藕。益氣調元,活血健體。作以黃酒、醃韭菜,初嘗酒味濃郁,後品越吃越香。主食是空心五香餅—冒盒,或是油淋林香噴噴燒賣。

4和子飯。就是稀飯煮麵條,太原人過日子仔細,把前一晚剩下的小米稀飯裡煮上面條。就是簡單快速務實的和子飯了。至於西紅柿醬、油花花的加入,就因人而異了。

5.掛麵湯。方便麵掛麵湯是快速、飽腹,又適合太原人胃口的早飯,太原人喜歡把鹽、醋、醬油、香油、蔥花作為快速麵食的快速調料。

時代在發展,太原沒能跟上全國的腳步,但它也在慢慢向前走。年輕的太原上班族更多的是六味齋早餐車、肯德基麥當勞,或是一個雞蛋灌餅。但是還是老太原的早餐,才能給我們一個晨光裡的慰藉。







王翔的王翔什麼翔


郝剛剛羊肉湯,不分大小碗,一碗再多加二兩肉,六個餅子,22+15•2+8=60元,一人剛夠。





星塵157831735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日益增長,飲食也發生著變化。在太原人們喜歡吃的這幾樣早餐,一直保持的。



羊湯+餅

提起牛羊肉,一般人們認為是蒙古的尚佳。但在山西太原的羊湯,那是鼎鼎大名。來太原的親朋好友,太原人都會招呼喝一碗熱乎乎羊湯。冬日早晨,刺骨寒風,羊湯館人聲鼎沸。羊肉是提前加幾十中香料、中藥材醃製而成,配以提前煮制好的土豆粉,湯是用羊骨溫火幾十個小時熬製,客人來了點餐,羊肉和粉條放入碗中,翻滾的湯燙之,加入適量的香菜、蔥花。一碗冒著熱氣的羊湯入肚,開啟一天美好的生活。



頭腦+燒麥

頭腦是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發明的,為讓老母康復,研製而成,後傳給飯店。頭腦原名“八珍湯”。其八珍為:黃芪、良姜、羊肉、煨面、藕根、長山藥、酒糟、醃韭菜。直到今日,太原人仍保持著早餐喝碗頭腦,輕輕鬆鬆一整天。



丸子湯+油條

提前炸一鍋丸子,熬煮一些骨頭湯,儲存在冰箱裡。第二天一早,鍋內放入湯、丸子加熱。配以饅頭、餅、油條之類。很快早餐便做好,香濃可口。


太原晚報


1、頭腦+燒麥

一碗頭腦、一壺黃酒、一籠燒麥,號稱老太原的老三樣,來太原必吃頭腦。

2、包子+蛋湯

早餐種類很多,最受歡迎的還是包子,再來上一碗熱騰騰的紫菜蛋花湯,價格也不貴。

3、老豆腐+油條

傳統早餐的首選。一碗老豆腐,兩根油條,一顆雞蛋,一碟小菜,太原標配。

4、丸子湯+烙餅(麻花)

傳統早餐之一,秋冬季尤其受歡迎。丸子是用上等五花牛肉做成;湯汁用牛棒骨小火慢慢熬製而成;其中配油豆腐,再配以蔥薑蒜胡椒粉等佐料;入碗時灑點綠油油的香菜。

5、餡餅+豆漿

都市小白領的首選。餡餅分肉餅和素餅,邊走邊吃,深受睡不醒的小白領喜歡。

走在太原早晨的街頭,隨吃可見這樣的小吃店。

當然全國一鍋粥,遊走在太原街頭各種賣粥的小商販也是隨時可見的,很多全國性小吃也深受太原人民的喜歡。比如燒麥、混沌、老婆餅、熱狗、天津捲餅等等,太原是一個對吃很包容的城市。

生活不易,邊走不吃,吃出了太原的文化和春夏秋冬!


太原看點


太原的早餐可多樣了,30天不重樣也吃不完!

蒸食集團

稍梅

歷史悠久的風味小吃,北京的"燒麥"即源出於此。其外形呈梅花狀,其味鮮香爽口。

蒸餃

蒸餃,肉鮮、餡香、味長,還是得拌上咱們山西的老陳醋,那滋味瞬間提升好幾個層次,絕對贊到家。

發糕

發糕使用糯米蒸煮製成的,有紅棗發糕、玉米發糕、蜜棗發糕等口味,鬆軟甜香。

切糕

江米上嵌著兩排棗,本來就有絲絲甜味,再蘸上白糖,真是又粘又甜。

包子

熱氣騰騰的包子,酸菜的,豆沙的,皮薄餡厚的包子,又好吃又便宜還頂飽!

窩頭

現代人選擇它做早餐,更多的是為了攝取粗糧的營養,幾經改良,口感變得綿軟獨特。


湯食集團

頭腦

是太原市人民獨創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又名"八珍湯",對人體有著滋補作用,效果甚佳。

羊雜割

太原的羊雜,雜割料全,熬煮、對湯時均加蔥、姜、香菜澄,面都會配上粉條,另有一番風味。

丸子湯

乳白色的湯,金黃的丸子,鮮綠的芫荽,僅此一想象,食慾已然被勾起。

老豆腐

太原老豆腐是太原人的最愛,幾乎所有的太原人都熟悉那種味道。老豆腐嫩香綿辣,香味能讓你回味好久。

油茶

油茶帶有一絲焦糊的香氣,濃厚又溫暖。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

元宵

早上來一碗元宵頗有修身養氣之感,口味綿軟甜香,一口下去氣韻悠長,很是滋味。

醪糟湯

晉時幷州刺史劉琨與代王猗盧喜飲米酒(即醪糟酒),養成了太原人喜食醪糟的習慣。太原至今還流傳著“海子邊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強”。

和子飯

將小米、薯類、蔬菜和各種面制食物飯菜合一,是所謂"調和飯",營養均衡,口味天然合一。

拌湯

一種很中和的湯食,十分的老實傳統特色。喜歡的人對它愛到不行,不喜歡的人卻嫌棄它太過厚重。

小米粥

太原陽曲盛產小米,也就使太原人養成了喝溫潤滋補的小米粥的習慣。

豆漿

好的豆漿放一會上面會起一層皮,豆香味兒留滿口,而且喝漿子特別健康,應該每天早上都來一碗才對。

餛飩

太原人餛飩裡喜歡放鹹菜碎、蝦皮、香菜,口味重的喜歡加上白胡椒粉這才算完成。

湯麵

新鮮的手擀麵片,煮出來的湯水美味,加點青菜、放點香油和香菜,吃起來很非常舒服。

炸烤一家

麻葉(油條)

太原人對油條的特別稱呼,其實麻葉是一根根炸的,樣子更像是一片葉子,但是現在更加普及的成了油條的做法。

油餅

用炸油條的面擀成薄餅狀,在面胚上加一層糖面,再炸出來。小孩子們最吃這個,因為糖皮兒深棕色甜甜的,甚是好吃。

炸糕

用糕麵糰包住豆餡兒下熱鍋炸至金黃出鍋。但是要趁熱吃口感最好。

饊子

這種回族的油炸小吃早已在太原生根,冬日裡將一把酥脆的饊子撒在油茶裡,滋味好到無法表達。

麻團

色澤金黃質地蓬鬆的麻團看起來格外喜慶,吃一個一整天心情都會變的特別好。

燒餅

燒餅在太原人的心中,至今仍是位高權重。最常見的是油酥燒餅、芝麻燒餅。

烙餅

蔥花烙餅是山西省漢族特色小吃,吃起來,層薄如紅,綿軟利口,金黃色美,酥香可口,不失風味。

餡餅

製作方式有煎 烤 焗等,由餅皮包著餡料。餡料可以是各類型的食材,最常見的是韭菜雞蛋餡的。

夾肉餅

一罐子肉裡拿出幾塊剁碎,加上青椒沫,再淋裡面一些肉汁,夾上現烤出來的饃饃,元氣滿滿!

煎餅

在太原日漸風行的新派早餐,屌絲和土豪的距離也就是加幾個雞蛋的距離。

雞蛋灌餅

風靡全國的早點,鐵板上的薄餅裡面灌入雞蛋,配上生菜調料,還有加火腿的,口感和吉士雞蛋漢堡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王者月兒


過去的羊湯羊雜湯是用羊骨架與煮羊肉的湯作底的。今天的羊湯與羊雜湯大多添加化學配料。與以往那種原汁原味羊湯早已不是一回亊。

雖然添加了味精一類香料後的羊湯味鮮,但與羊骨架熬煮的煮肉湯相比就遜色多了。過去羊湯不加胡椒粉,用的是油熗辣子。羊雜湯中還放羊血,也叫血豆腐,紅薯粉條。

從九十年代末以後還真沒有再去飯店喝過羊雜湯。一般在家自己做,別有一番風味。冬天羊雜燴莜麵魚,羊雜湯拌蕎麥麵貓耳朵等等。

北方人身上總有些羊羶味,南方人稱北韃子正是這個原因。因為南人很少吃羊肉。韃子正是北方遊牧民族統稱!山西正是多民族交融的地區,故有此稱!

2019.11.6.即興作答!于山西太原!


晉A閒雲野鶴


頭腦+燒麥

頭腦是咱太原特有的一種風味早點,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又名“八珍湯”。外加醃韭菜做引子,經常食用,有益氣調元、活血健胃、滋補虛損的功效。

羊肉燒麥是喝頭腦的佐食之一,皮兒薄餡兒大,香而不膩。熱騰騰地端上桌,就開始了美好的一天。

丸子湯+烙餅

太原人早餐鍾愛丸子湯,之如北京人愛豆汁、四川人愛抄手、廣西人愛米粉那般。丸子炸得外酥裡嫩,放入鮮美的湯中,十分入味兒。再加一點香菜的點綴,味道鮮香。

丸子湯常與烙餅搭配吃,剛烙好的餅熱氣騰騰,表面金黃酥脆,哪怕燙嘴也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或是泡在湯裡,讓餅充分地吸收湯的鮮美,又不失勁道的口感,實在美味!

羊湯+酥油餅

羊雜割,原料為羊下水。太原雜割料全,熬煮、兌湯時均加了蔥、姜、香菜,還有粉條、豆腐,別有一番風味。羊雜割有禦寒滋補的功效,是冬日早餐的首選。

吃羊雜割一般都會要個餅子~把餅子切成小塊,一塊餅一口湯,給啥也不換!

老豆腐+油條

大圓最愛吃老豆腐油條了!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滷清而不淡,風味獨特。不過大圓去外地上大學的時候,被室友問道:“豆腐腦那麼嫩,你們山西為什麼要叫它‘老’豆腐呢?”誰能給我解答下......

肉蓉面+雞蛋灌餅

大圓查了一下,肉蓉面雖然不是咱太原產的,卻是咱太原所有人的童年!肉蓉面最大的特點就是韌性十足!不要試圖在肉蓉面裡找肉!難道老婆餅裡有老婆嗎?

雞蛋灌餅就更不用說了,大圓從上學吃到現在。而現如今的雞蛋灌還在不停地與時俱進,你吃灌餅放辣條嗎?

拌湯+包子

個人認為,拌湯是令人吃起來最舒服的家常飯!把麵疙瘩,雞蛋,都拌得碎碎的,放上西紅柿還有些許青菜,製成軟爛的湯。味道帶有些許酸甜,十分可口。


陽興Benny


稀飯+饅頭+鹹菜

目的地:家裡的餐桌上

推薦理由:小編特別喜歡喝姥姥熬的稀飯,稠稠的,裡面有小米、綠豆,一次要喝兩三碗,饅頭能吃兩個,因為有自己醃製的鹹菜做搭配,味道簡直太棒了。媽媽說,小編太好養活了!小編也這麼覺得,哈哈。只有在姥姥家才會胖的我,因為工作很忙,機會也越來越少了。馬上要中秋節了,記得常回家看看!

老豆腐+麻葉

目的地:街邊早點攤

推薦理由:麻葉就是油條,小編一度習慣叫麻葉。麻葉要少吃,據說有不良商家會添加礬,容易導致人老年痴呆。老豆腐很營養,由黃豆所制,小攤的店主要早晨四五點起床點滷水,才能有熱乎乎的新鮮的老豆腐供給每日匆忙的上班族和學生黨。老豆腐都漲價了,小時候5毛一碗,現在一般是2塊一碗,麻葉也有1塊5根,漲到了現在的1塊1根,真是時光飛逝,物價飛漲哦!

頭腦+燒麥

目的地:清和元 >>點這裡去看<<

推薦理由:太原小吃“頭腦”,是由傅山發明,為孝敬母親所研製。“頭腦”又名“八珍湯”,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外加醃韭菜做引子。因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來吃頭腦,也叫“趕頭腦”,需要掛燈籠照明,所以經營頭腦的飯店門前都掛一盞紙燈籠作標誌。現在,為了更加便捷,只有很多的老太原人,常去喝頭腦,年輕人都習慣去路邊買杯豆漿加雞蛋灌餅。

羊雜割+油酥餅\\麻花

目的地:郝剛剛羊雜割店 >>點這裡去看<<

推薦理由:太原喝羊雜割的店有很多,最為出名是的郝剛剛羊雜割和鼓樓羊雜割,都是太原市民常去吃羊肉湯的地方,老太原人喝羊肉湯喜歡加麻花或者油酥餅,把麻花或者油酥餅泡進羊湯裡,吃一口,爽爽的!尤其是冬天,熱乎乎喝上一碗,能量滿滿。

丸子湯+烙餅

目的地:南肖牆丸子湯 >>點這裡去看<<

推薦理由:很多老人喜歡炸一鍋丸子,熬一些骨頭湯,放在冰箱裡,每天早晨加一些雞湯或者排骨湯,把丸子放進去,很快就可以做好一家人的早餐,方便快捷,還很美味。南肖牆丸子湯是太原人盡皆知地喝丸子湯的地方,3塊5一碗丸子湯,喝著味道很鮮,加上烙餅吃,一頓熱乎乎的早餐,一整天感覺都很好。


逗萌嘉


我和太原早餐有個約會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可是一點都不假,千百年來人們為了給味蕾有了更多不同的感受可是下足了苦工,在太原有很多舌尖上的美味,除了大家眾所周知的麵食,那些留在老太原舌尖上的眾多早餐也足以與麵食媲美,這次我們就從舌尖開始聊起,說一說地道的太原早餐。

頭腦

說起頭腦,就不得不提清和元,這個有著400年曆史的老店。清和元的頭腦是用羊肉、羊髓、酒糟、煨面、藕根、長山藥、黃芪、良姜八宗物品混合煮成的不稠不稀的湯,故又稱作為八珍湯。

太原的頭腦是明末清初的“仙醫”傅山發明的,傅山字青主,太原人,是一位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氣節的抗清志士。在明朝滅亡之後,清兵鐵騎蹂躪中原廣大的漢族人民,傅山堅決不向暴力低頭,一生奔波於抗清的事業。

他見中原人民體質較弱,就決心利用自己的醫道之長,幫助人民強身健體,以抗擊清朝的殘酷統治。在這個想法指導下,他把腦筋動到了家鄉人民愛吃的“頭腦”上。經過他的改進,確定了太原頭腦的八味配方。

丸子湯

丸子湯繼承了回族的傳統美食“九碗三行子”,在它的基礎上演變發展而來。在太原,就不得不提南肖牆丸子湯,丸子湯中的丸子是十分精彩的一道亮點。

它是由蘿蔔、綠豆麵、澱粉以及花椒麵(或蘿蔔、白麵、澱粉以及蔥姜等)攪拌而成,製成直徑為2釐米的小丸子,然後入熱油鍋中炸至外黃內熟時撈出,即成綠豆麵丸子(或白麵丸子)。

這種丸子經久浸泡在湯裡不會膨脹、不會軟,就是你將湯喝完後再吃丸子,依然蹦脆。

羊雜割

羊雜割,為山西的一種地方小吃。據傳,山西人吃雜割始於元朝,雜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賜。羊雜最開始是懷仁的名吃,在雁北一帶小有名氣。

過去懷仁和內蒙人吃羊肉的習慣不一樣,內蒙人只吃肉,而懷仁人卻在羊下水上做了一些文章,創造了一種美食叫“羊雜”。

把羊的心,肺、肝、腸、血等洗淨、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鹽、大蒜、蔥、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湯,做成“羊雜”,加上粉條一起吃。現在發展成為山西地方美食。

老豆腐

老豆腐的歷史有2000年了。歷史上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建都於壽春(今安徽壽縣)。相傳,劉安不務政事,野心很大,不滿足只當一個有名無實的王,總想謀求一個更顯赫的實職,還醉心於長生不老之術,急於尋求靈丹妙藥。

於是,他召集術士門客於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爐火,別出心裁地叫他們用黃豆和鹽滷來煉丹,結果“煉”得雪白細膩的豆腐。它雖非靈丹妙藥,可美味可口,別有風味。此物迅速傳開,風行於世,有詩為證:“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術,安生獲泉布。”老豆腐由此得來。

油茶

油茶,是過去山西有錢人家冬季早餐中最常見的湯食之一,配以麻葉、饃、餅之類的 幹食,既有營養,又美味可口。山西油茶健脾暖胃,營養豐富秋冬季節保護腸胃的養生佳品。是冬季節餐桌必備的“暖肚湯” 製作原料為麵粉400克、核桃仁30克、花生仁30克、新疆巴旦木30克、黑芝麻30克、熟白芝麻粉30克、橄欖油40克、或者是牛油40克。

雞蛋醪糟

雞蛋醪糟是太原的漢族特色小吃,儘管全國不少地方都有雞蛋醪糟,但味道大不相同。相傳趙匡胤棄文習武,東渡黃河來到絳州,無錢無糧飢餓難耐。店家看他氣宇不凡,做醪糟給他。趙匡胤不知何物,店家說:“糟湯而已”。後來趙匡胤做了皇上,思念“糟湯”,請店家赴京再製,並說“糟湯酸甜爽口,酒香沁脾,以後就改叫醪糟吧。”

THE END

關注“嗨PIE太原”頭條號,看更多你不知道太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