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哥说易》三 阴阳 四象 五行


《阳哥说易》三 阴阳 四象 五行

看这个图,从最下面的太极图开始看,我先来讲一下这个太极图,太极这个说法,最开始是源自孔子讲的系词,里面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是孔子说的是太极,并不是说的太极图,那个时候有没有这个太极图是不清楚的,孔子也没有讲太极图的事,真正有记载的是从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开始,但是那会的太极图,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传说,注意这里只是传说,是讲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传给陈抟,而有记载的是讲陈抟传先天图给种放,种放传给穆修,穆修传给周敦颐和李之才,李之才传给邵雍。


但是周敦颐把先天图改造成太极图并且刻在华山石壁上这件事,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而到了南宋朱熹的时候,写了本《周易本义》收录了八张图,但是也没有这个太极图,而从北宋到南宋这几百年对于太极的各学派发表的说法,有很多种,有混沌说,阴阳说,虚无说,大衍数说,广大说,太极元气说,太极天地说,太极之理说,等等特别多。


南宋林至在《易稗传》里画了个图,就是一个圆圈,他说这就是太极图,也叫太虚图,而朱熹在《易学启蒙》这本书里画的太极图也是一个圆圈,再就是到龟山学派的祖师杨时给别人讲易经,杨时到一个叫黄亭的地方,有个叫詹季鲁的人问他啥是易经,他就画了个圈然后用墨水把一半画成黑的,说:这就是易经!后来朱熹知道这个事情,就讲这个说法讲的很对,易就是一阴一阳而已!当时光各种各样的太极图,就有几十种!


中间各种演变过程,这里不讲了,反正最后修改到最后,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比较成熟的太极图,在讲太极图之前,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逻辑顺序,不管是太极图还是四象图,都是古圣先贤对日月五星运动,四时变化做的解释而已,各种历法的制定,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而是变革了很多次,因为观测日月五星运动,在古代那种条件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能总结出规律的,而是几百年上千年这样一代代研究,纠正之后才有了咱们现在的种种学说,这里一定要记住一点,并不是越古老的就越对,越年份近的越肤浅,日月的观测和历法的制定,本就是一代代完善下来的。


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太极图,就能很清晰的把日月运动表述出来,白色代表的阳,黑色代表的阴,白色里面的黑点,就是阳中有阴,黑色里面的白点,就是阴中有阳!白色代表了白天,黑色代表了晚上,白色代表了太阳,黑色代表了月亮。太极图,就是日月图,古人根据日月运动引发自然规律的气候变化,把日称为阳,把月称着阴,宇宙万物一切事物都随着日月的运动变化而变化,所以,易经可以叫日月学,也叫阴阳学!


日运动到夏季最热,运行到冬季最冷,古人根据这一自然规律,用太极图表示,表示最大,大到了极点,所以用“太”来表示,最大的一面就叫太阳,也是最热的季节,图的另一面最大的就叫太阴,也是最冷的季节。


因为这个图也喻日月,所以,日也叫太阳,月叫太阴。


太极图完全就是画出了太阳的运行图,你们看他是一点点变化的,从最小的,慢慢的变大,白色最小的时候就是冬至这一天,大家都知道,冬至这一天是白天最短,而晚上最长的一天,从这天之后,白天开始慢慢变多,晚上开始慢慢变少,这种规律,是慢慢变化的,从冬至到夏至,就是阳到了最大了,然后又开始从大慢慢变小,这一段就是从夏至到冬至的过程,到了冬至就是一个轮回,特别简单,特别清楚,一看图就什么都明白了!


太极图黑白各一半,古人给这两半起了名字,叫两仪,分别叫阳仪和阴仪,有个成语叫一分为二,根源就是来自太极图,还有黑白分明这个成语也是源自这里。


为了便于记忆,古人用一条线表示阳,也就是太阳,起名叫:阳爻,用两条短线表示阴,也就是太阴,起名叫:阴爻。


因为日月运动有了四季的气候变化,古人发现春天的时候,地表以上开始变暖了,但是地以下还是有点凉的,所以就画了个图像,上面一个阳爻,下面一个阴爻,意思就是这时候上面开始暖了,但是下面还凉,给这个图像起了个名字,叫少阳。而到了夏天,古人发现地表以上和地表以下都变热了,所以就画图表示上面一个阳爻,下面也是阳爻,给这个图像起了个名字,叫老阳,而到了秋天地表以上开始变凉,但是地表以下还没有凉透,所以就画了个图像,上面是阳爻下面是阴爻来表示这种气候,起了个名字叫少阴,到了冬天,上面下面都凉透了,就用上下两个阴爻来表示这种气候变化,起名了个名字叫老阴,为什么说易经简单呢?就好像是一年级的看图说话一样,特别简单,古人其实就是为了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智慧传给后代子孙,这种一看就明白的,反而让咱们现代人觉得太简单了,是假的,堂堂的群经之首易经,怎会如此简单?而这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这四个图就叫四象!四象分别表明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在地表明了东南西北,在天表明了二十八宿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下面讲五行,讲完五行,就知道四象为什么代表了东南西北。


五行其实也特别简单,《史记,天官书》这一节里明确写了:天有五星,地有五行,说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五行的根源,说的就是五星运行对地球产生的这种磁场,这种气的性质!金克木意思就是金星对地球产生的那种磁场是对木星产生那种磁场有克制,损害作用的,五行的生克并不是古人瞎写的,也是观测五星运动总结出来的规律。这种逻辑顺序一定要清楚。

而太阳运行到黄经315度的时候,这时立春,同时木星运行到东方,当令72天。之后土星运行到中央当令18天!此时太阳到黄经45度,立夏,这时火星运行到正南,当令72天,然后土星到中央当令18天,之后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此时立秋,而此时金星运行到正西,当令72天,再之后土星当令18天,之后太阳运行到黄经225度,此时立冬,而此时水星运行到正北,当令72天,再之后土星当令十八天就又是下一年的立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年年如此,岁岁如此!


所以东方为木,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这个不是人定的,而是天体这样运行,所以人总结了规律之后把他讲出来而已!人看到了地球上的这冷热寒暑变化规律,学习这种自然规律,掌握这种规律,顺应这种规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