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陳橋兵變而得權的趙匡胤,回過神也遇到了下崗職工的安置問題。需注意,中國封建社會到宋朝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貧富無定勢」「朝廷無世臣」「無百年之家」,臣子們開心的很。

五代十國的最後一代叫後周,非常厲害,可惜皇帝命短,留了個七歲小朋友繼位。

有一天,朝廷裡忽然有人大喊: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一個叫趙匡胤的保衛科科長,立刻挺身而出,帶著一票兄弟出去迎敵。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他剛剛走到開封一個叫陳橋驛的地方,兄弟們譁一聲掏出一件黃澄澄的龍袍,二話不說就往趙匡胤身上披。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兄弟們說:皇帝那麼小,我們現在給他賣命,他長大後肯定就忘了,乾脆趙科長你來當皇帝吧,工作服都給你做好了!

趙匡胤當時就怒了:你們這是造反啊!龍袍這種東西能隨便穿嗎?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然後他一臉便秘狀地穿上龍袍,帶著兄弟們跑回朝廷把小皇帝擼了下來。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後周就這麼沒了,變成了趙匡胤的宋朝。這就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這時候天下的局勢,跟五代十國沒啥區別,宋只是取代後周的又一個霸主而已。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所以宋朝的第一個任務,是把天下統一起來。

可是在統一天下之前,趙匡胤還有個心病。為此他決定請大家吃個飯。

有一天他訂好包間,喊跟他一起造反的大臣們來喝酒。喝到一半,趙匡胤又一臉便秘狀: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趙匡胤又說:那你們哪天也被逼造反咋辦?

大家忽然感受到一陣殺氣。萬萬沒想到,突然就被套路了。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趙匡胤說:你們把兵權都交出來,回家吃喝玩樂,我給你們銀子。

話音剛落,大家都哭了。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大家從來只見過莊家割韭菜,像趙匡胤這種,把自己活成了韭菜的莊家,還是第一次見。這種品種我們一般稱為: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於是第二天一上班,大家全部辭職了。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這事兒就叫杯酒釋兵權,可能是史上最成功的股權交易。

身邊的威脅沒了,趙匡胤還不放心,又定了許多規矩來保證安全。

比如宋朝的軍隊是這樣的:文官是統帥,平時負責管理軍隊,武將負責打醬油。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一旦要打仗了,把武將喊來,帶兵出門,打完再把部隊還給文官。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公務員系統也是交叉管理,我管你的部門,你管我的部門,隔幾天再互相換。

這樣一來,將領和士兵不熟,領導和幹事不熟,全國上下都是臨時工,搞不了小集體,也就不可能窩在一起謀反。這聽上去好聰明有沒有!

可是將領平時不跟士兵一起訓練生活,互相之間沒有默契,一旦跟人家打起仗來: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再比如,為了防止地方造反,宋朝老弱病殘的士兵都放在外地,精兵強將全在中央。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結果地方上一打仗,就得把中央的部隊派出去,士兵每次打仗都跑到陌生的地方,又累又不熟悉地形。

所以我們該怎麼評價宋朝的戰鬥力呢?這麼說吧:

如果朝代都是超級英雄,那麼漢朝就是美隊,他英勇霸氣,是民族的象徵。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唐朝就是雷神,他實力爆表,神一樣的存在。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而宋朝,就是鋼鐵俠!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想到自己的皇位是從前任老闆那裡搶來的,趙匡胤有點愧疚,於是給了柴家一塊憑證,帶著它隨便上哪兒、幹嗎都沒人管,這就是: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哦錯了,這就是丹書鐵券。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也就是傳說中的免死金牌。

好了,我們回到劇情上來。

一開始,趙匡胤的宋朝還是挺牛的,畢竟接的後周的盤,兵強馬壯,上來就開始收拾周邊的小國家。

但不幸的是,趙匡胤跟弟弟喝了一場大酒後突然去世,所以後來真正統一天下的,其實是他的弟弟趙光義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你們心心念唸的南唐後主李煜,就是被趙光義滅掉的。他不但接管了李煜的國家,還接管了李煜漂亮的老婆。江山美人都讓人佔了,逼得李煜只能發微博表達鬱悶: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趙光義聽到這首詞很不爽,很快就把李煜毒死了。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就成了李煜的絕命詞。

中國曆經五代十國的分裂,現在逐漸走向統一。應該說,大宋王朝從這裡才正式開始。

就是這個時候,大宋真正的麻煩也開始了。第一個麻煩,就是當年被趕走,但一直堅守在邊境外流口水的契丹,也就是大遼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後晉送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被後周搶了一小塊回來,然後遼宋雙方都不爽,都想集齊完整的燕雲十六州。

從此哥倆開始沒完沒了地打架。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收拾完十國,大宋的戰鬥力就不夠用了。因此,在與大遼幾十年的拉鋸戰中,大宋幾乎沒打贏過。

但是大遼也沒有絕對的優勢。畢竟大宋也是有高手的,比如有個叫楊業的,大家都敗下陣來的時候就他能打勝仗。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沒錯,他們家就是全家找老婆不看顏值看武力值的一門忠烈——楊家將

後來大遼皇帝打煩了,想趕快終結戰爭,於是親自到大宋砸場子。御駕親征就算了,關鍵他還帶了一個秘密武器:

親媽蕭太后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契丹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文化的少數民族了,儘管如此,他們也只有兩個姓:皇帝家族姓耶律,皇后家族姓

當時宋朝的皇帝宋真宗,直接就嚇傻了,他死活沒想明白:契丹的男生出來打架,為什麼要帶著媽媽?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宋真宗正要逃跑,有個叫寇準的宰相及時制止了他: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因為一旦打起仗來,大概是這樣的: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宋真宗說:那你說說看,我該怎麼做?寇準說:我能不能用一張表情來表達?真宗說:你趕緊的!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宋真宗覺得寇準說得好有道理,於是咬咬牙御駕親征。

接著大宋、大遼兩個 boss 在河南一個叫澶州的地方鉚上了。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誰知剛一碰面,大遼發來一條消息:咱們私了?

宋真宗正在蓄力,一下子蒙圈了,但終於不用玩命了,他還是很高興:棒棒噠,來談條件吧。

最後大宋談出來一份很憋屈的合同:大宋只要每年給大遼發一個幾十萬兩的大紅包,大遼就不來惹事。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這就是著名的澶淵之盟,這個合同簽了之後,宋遼果然成了「塑料兄弟」,相安無事一百年。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澶淵之盟聽上去挺鬧心,但為大宋贏得了一百年相對和平的時期。在此期間宋朝安心發展經濟,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的土豪朝代。

好了,跟契丹的恩怨算是告一段落了,大宋正想著好好高興一下,第二個麻煩來了:

還記得唐朝的時候,有個叫黃巢的造反者嗎?當時有一群叫党項的少數民族幫助政府毆打黃巢。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唐朝皇帝很高興,稱他們為定難軍,還在西北給了他們一塊地盤,叫夏州

唐朝沒了,夏州現在又變成了大宋的藩鎮,大概就在右圖的這個地方: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後來,這個夏州當萬年小弟當煩了,乾脆獨立單飛,自己建了個小國家,這就是

西夏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一個小弟,說單飛就單飛,大宋很沒面子,於是跑過去收拾西夏,結果你猜怎麼著?

大宋讓西夏給收拾了。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然後咋辦?宋朝只能選擇原諒西夏,不但放它自由,還每年給西夏一大筆錢,以保兩國和平。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因此,當我們在聊北宋的時候,其實聊的是三個命運相關的國家,它們就是被稱為三足鼎立的: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經過了這麼多事,大宋看上去實在是有些弱小。有一個宰相叫王安石,覺得這個國家的制度有問題,必須得變,於是就有了王安石變法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變法就像愛情,首先得碰到對的人,因為變法的是宰相,點頭的可是皇帝。

王安石比較幸運,他的老闆是比較有理想的

宋神宗,這個皇帝全力支持變法。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但王安石的新法很激進,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神宗也有點壓不住了,於是開始動搖。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王安石變法涉及國家的稅收、兵役、農業等各個方面,把窮人富人都得罪光了。比如蘇軾一家和歐陽修,都很有意見。

也就是說,唐宋八大家裡,大概只有柳宗元韓愈對王安石沒啥意見。因為他們是唐朝人。

而宋神宗這個人有個缺點:做事不堅持。不僅變法這事兒不堅持,連動搖這件事都堅持不了,動著動著,又不動了。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失去了皇帝的支持,王安石開始遭遇致命的打擊。

變法就像愛情,你搞定了對的人還不夠,真正的考驗在於:你能不能搞定對方的媽。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宋神宗死的時候,他兒子還很小,所以高太后出來垂簾聽政,主理國家大事。

就是這個高太后,特別不喜歡王安石的新法。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江西撫州的王安石紀念館裡,王安石的塑像屹立其中,他神態威嚴,面色凝重,彷彿在向人們總結這場變法的教訓: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高太后大手一揮,換了個和她一樣保守的宰相,一上臺就把新法廢得一乾二淨,全面恢復了舊法。

這個新宰相就是王安石的死對頭司馬光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所以,其實大宋有過這麼一次變強大的機會,但被司馬光給搞砸了。

現在連不識字的老太太,都知道司馬光同志這一輩子可能只幹了一件事: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不過司馬光也沒得意多長時間,沒幾年他就去世了。然後新黨舊黨開始輪番主導朝廷。

王安石雖然激進,但主持的新法沒幾年就下線了。不過這幾年,大宋的軍事實力提高了很多。

戲說“杯酒釋兵權”,令人捧腹

高太后雖然保守,卻是非常優秀的管理者。這個時期,社會穩定而且繁榮。

然而,王安石變法的結局大家也是知道的。從此宋朝就逐漸變成大家所熟知的那個“送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