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花間集,花間派的作品集

志在煙霞慕隱淪,功成歸看五湖春。一葉舟中吟復醉,雲水,此時方認自由身。花島為鄰鷗作侶,深處,經年不見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潛喜,荷衣蕙帶絕纖塵。

這首詞《定風波》,是晚唐和五代時期著名花間派詞人李珣的作品。後人在鑑賞李珣這首詞時,會為其懷戀故國、孤潔自守的情懷深深打動。然而,定居蜀中的李珣,懷戀的故國不僅是已滅亡的唐朝,其中很可能還包含了更深的眷戀。因為,李珣正是著名的波斯王子——卑路斯的後人,源自於薩珊波斯的王室家族。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影視中的波斯王子

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投奔唐朝的波斯王子

波斯王子卑路斯的故事,為很多人所熟知。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裡出現的“波斯王子伊斯”這個人物,就是作為卑路斯的孫輩設定的。而且,“伊斯”這個名字也正是來自於卑路斯的父親——伊嗣俟三世(Yazdegerd III,耶茲底格德三世)。

伊嗣俟三世,波斯薩珊王朝末代皇帝,632年在波斯首都泰西封即位。642年的卡迪西亞決戰中,薩珊波斯被大食帝國(阿拉伯帝國)徹底擊敗,立國四百年的王朝土崩瓦解。伊嗣俟三世幾經逃難,於651年在木鹿被殺。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薩珊波斯被大食帝國連連擊敗

據《泥涅師日記》所稱,伊嗣俟三世被刺殺時,波斯王子卑路斯還只是個小男孩。卑路斯很害怕,正在等待唐朝軍隊的幫助,伊嗣俟三世早就已經向唐朝皇帝寫信,希望派兵來援救波斯。但是,唐朝一直沒有出兵,但大食軍隊已經快到眼前了。於是,殘存的他不再等待,開始向東逃亡。

卑路斯等人沿著絲綢之路一路東逃到吐火羅,受到吐火羅葉護的保護,得到些許喘息機會。卑路斯意欲東山再起,多次向唐朝求援。最終在661年,唐高宗派出特使王名遠抵達吐火羅,在波斯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設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為都督,隸屬安西大都護府,而後又敕封卑路斯為“波斯王”。但是,波斯都督府在大食軍隊的侵攻下僅僅堅持了幾年,卑路斯等人在670年左右不得不繼續逃向中原。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逃亡的波斯王子

卑路斯一行穿越帕米爾高原,他們的家人和其他波斯士兵百姓一起爬過險惡的雪山。途中,許多薩珊皇室的珍寶被遺棄和丟失,其中有一部分在近些年被中國考古隊發現。675年,經過數年的長途跋涉,輾轉穿越了吐蕃、突厥叛軍的控制區,卑路斯終於抵達了唐朝的首都——長安。

在長安城內,早就有很多波斯人來定居,甚至有宏偉的波斯拜火教祭壇。《泥涅師日記》稱,“波斯王子為此驚喜不已”。面見唐朝高宗皇帝時,“卑路斯知道不要與天子對視,而是跪了下來。偉大的皇帝站起來,走下他的講臺,他彎下腰來,請年輕的王子站起來。”

“你已經走了很長的路。別再害怕了。因為你是我的兄弟,這是你的新家。”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壁畫中的波斯胡商

此時方認自由身——臨終遺言“我們現在是中國人”

據稱,卑路斯在少年時就遭遇亡國喪父之痛,此後一直顛沛流離,率領幾千人的波斯殘軍和阿拉伯人周旋多年,大小交戰數十次。從651年伊嗣俟三世被殺,到675年抵達長安,卑路斯渡過了24年的流浪生活。

在這期間,卑路斯作為一個少年擔負了超越年齡的重任,成千上萬的波斯遺民將他視為復國的希望和信仰的寄託。到達長安後,飽經滄桑的卑路斯已經成為一名中年人。身邊的跟隨者們在二十多年裡聚散離合,既有無數人付出犧牲,也有不少孩子是新出生的,最終跟著他走到長安的都是最堅定的波斯忠義之士。

抵達長安後,卑路斯被唐高宗任命為右武衛將軍(從三品),為唐朝十六衛將軍之一。在唐高宗的允許下,卑路斯以長安醴泉坊的波斯胡寺為中心,團結當地的波斯族人,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波斯社區,開始了融於唐朝社會和生活的進程。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唐朝胡人俑

但是,在20多年艱苦生活中熬過來的卑路斯,在長安終於開始享受安定生活,卻僅僅在兩年多後的677年就去世了。

病重的卑路斯只要求簡單的葬禮,唐高宗批准了。《泥涅師日記》記載稱,“在病榻上,中國皇帝握著卑路斯的手。皮魯茲向西看了看,說:‘我已經為我的祖國(波斯)盡了我所能,我沒有遺憾。’然後,他向東看,說:‘我感謝大唐,我的新祖國。’然後,他看著他的直系親屬和所有在場的波斯人說:‘貢獻你的才華,奉獻給皇帝。我們不再是波斯人了。我們現在是中國人。’然後,他平靜地死去。”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于闐壁畫中的胡人武士

據稱,一匹漂亮的馬在他的棺槨周圍馳騁了33次,代表著他一生中取得的戰鬥勝利。波斯王子卑路斯以頭朝西的方式的下葬,以回望祖國波斯,但下葬的地點至今不明,甚至有的說葬在帕米爾高原,以儘可能接近自己的母國。

在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有著名為“六十一蕃臣像”的雕像群,均為三品以上的番臣以及羈縻​地區的國王、酋長等。其中“右驍衛大將軍兼波斯都督波斯王卑路斯”、“波斯大首領南昧”就位列其中。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六十一蕃臣像

西風回首不勝悲——泥涅師作為唐朝將軍奮戰一生

卑路斯有一個兒子泥涅師(Narsie,納爾希耶),由朝廷下旨繼承了“波斯王”的封號。679年,吏部侍郎裴行儉奉命送泥涅師返回吐火羅,主持西域地區對大食帝國的防禦。

但是,裴行儉護送泥涅師歸國,其實只是一個計謀,真正目的是以此為掩護,捉拿有反叛企圖的西突厥可汗。裴行儉一行抵達碎葉後,成功設計捉住了西突厥十部可汗阿史那都支,兵不血刃平定了西域的潛在叛亂,重新確立了對西突厥各部的控制。但是,裴行儉護送泥涅師的任務也到此為止,泥涅師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重返吐火羅。

此時的泥涅師,也還只是一位少年,卻不得不重複自己父親在同齡時的遭遇。但與卑路斯不同的是,泥涅師這時的身份是中國唐朝皇帝敕封的“王”,也是安西都護府的將軍,甚至有史料稱尼涅師還迎娶了唐朝的郡主。泥涅師在吐火羅和河中地區召集舊部數千人,在阿史那都泥利(吐火羅葉護)和尼查克(吐火羅國相)這兩位英雄的協助下,成為唐朝在當地的一面旗幟。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國產電視劇中的泥涅師

泥涅師的部眾雖少,卻有吐火羅葉護國作為穩固根據地,同時得到了西突厥十部和河中地區諸國作為後盾,這些力量也均接受唐朝的封號,屬於中國的羈縻​地區。另一方面,大食帝國這時的擴張正處於一個停頓期,暫時無力繼續向東進攻。因此,泥涅師在吐火羅堅持抵抗了二十多年,令大唐和薩珊波斯的旗幟在當地屹立不倒。甚至在尼涅師死後,他的餘部仍然堅持了很多年,直到751年的怛羅斯之戰。

儘管如此,大食帝國經過休整後終於恢復了對吐火羅的進攻。此時正值後突厥叛亂,西突厥也受到波及,西域地區幾乎失去控制,時任大周皇帝的武則天難以提供支援。公元706年,“大食兵犯吐火羅”,泥涅師、阿史那都泥利、尼查克等人經過奮戰仍然不敵,吐火羅被攻破。

707年,泥涅師重新回到長安,唐中宗授予他左威衛將軍(十六衛將軍之一)。最終,泥涅師病死於長安,卒年不詳。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歷史上輝煌一時的薩珊重騎兵

白雲流水似相與——卑路斯後人融入進了中華大地

泥涅師死後,他的兒子尚普繼任了“波斯王”的封號,繼續留在河中地區堅持抵抗。尚普的事蹟,中國史書沒有更多的記載,但可以證實的是,波斯王室家族在這時已被唐朝皇室正式賜姓“李”。

此時的吐火羅和河中地區,尚普依然率領波斯舊部堅持著鬥爭。吐火羅葉護等人也不甘於大食帝國的征服,多次起事反抗。在開元、天寶年間,唐朝在西域重新恢復盛況,大食軍隊也多次被打著“唐朝”旗號的突騎施可汗所擊敗,勢力一度退出吐火羅和河中地區。但是,隨著突騎施可汗被唐朝以叛亂為名滅亡,再加上怛羅斯之戰的慘敗,唐朝最終在安史之亂後中斷了在西域的經營。吐火羅、河中地區以及唐朝直轄的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都陷入自生自滅的局面。


西風回首不勝悲:波斯王子投奔大唐,臨終遺言“我現在是中國人”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長安陷落。唐朝皇帝唐玄宗逃入蜀中,大批波斯人包括波斯王室部分成員很可能一起逃進了四川。從這時開始,蜀中地區開始出現了一個人才輩出的李姓家族,這個家族不屬於李唐本家,而是來自於波斯。

這個蜀中李姓家族,曾有三兄妹最為出名,包括女詩人李舜弦,曾任前蜀後主王衍的昭儀,以及藥物學家李玹,還有就是花間派詞人李珣。李珣不僅是著名的詞人,而且對中藥學的貢獻很大,著有《海藥本草》六卷。作為波斯後裔,李珣充分利用祖先遺留的知識,在這部藥典中介紹了產自海外的大量藥物,成為李時珍《本草綱目》等後世藥典的重要引用來源。

十載逍遙物外居,白雲流水似相與。乘興有時攜短棹,江島,誰知求道不求魚。到處等閒邀鶴伴,春岸,野花香氣撲琴書。更飲一杯紅霞酒,回首,半鉤清月貼清虛。(李珣另一首《定風波》)

波斯王室後代的結局,就如卑路斯王子臨終遺言一樣——“現在我們是中國人”。(作者:陶慕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