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莊子說,因為你從未真正瞭解自己

上篇文章我們聊了《莊子·應帝王》中的儵、忽和渾沌的故事,並以此獲得啟示:

我們之所以事事不順,是因為總在用意志干擾生命的進程。

(點擊鏈接閱讀正文)

今天,咱們繼續來聊聊這個故事,看看還能收穫什麼啟發。

儵是南海之帝,忽是北海之帝,在他們中央的大帝叫做渾沌。儵與忽常常於渾沌之處相聚,渾沌大帝非常熱情好客地款待他們。


於是,儵和忽商量著要報答渾沌的恩情,便說道:“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個竅孔用來視、聽、吃和呼吸,唯獨渾沌沒有。我們給他把七竅打通吧。”他們每天為渾沌鑿出一個孔竅,鑿了七天,七竅終於打通但渾沌卻死掉了。

為何我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莊子說,因為你從未真正瞭解自己

上篇,我們以儵和忽這兩個好心辦壞事的傢伙為主角進行了論述。而這篇,我想重點談談,在這個故事中,一直處於被動角色的天神渾沌。

人們常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在這樁“慘案”中,渾沌之死不僅是儵和忽的責任,也跟渾沌自己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渾沌沒有同意讓儵和忽給他開竅,也就不會死。那麼,他為什麼會同意讓自己被這樣愚蠢的行為傷害呢?

這是由於他不清晰的自我認知造成的。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先生在討論成功時曾說過,一個人最重要的事就是要了解自己。


為何我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莊子說,因為你從未真正瞭解自己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瞭解自己這麼重要?

瞭解自己,才能發掘自己天賦所在

足夠了解自己,就能對自己真正的需求有更清晰的認知。就像在莊子的這個故事中,如果渾沌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他明白於人而言七竅很重要,但於自己而言並沒有開竅的必要,他就能及時阻止儵和忽的好意,更不會賠上性命了。

蔡志忠先生在四歲就知道,自己的興趣是畫畫。所以在唸中學的時候,被一家漫畫社錄用時,他沒有絲毫的猶豫,毅然來到臺北,開始了自己職業漫畫家的生活。他清楚知道,漫畫的精髓不是畫得有多好,而是漫畫的內容。他將自己多年研究道家與佛家的感悟,通過漫畫的形式傳達出來,為作品注入了靈魂,也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漫畫風格。


為何我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莊子說,因為你從未真正瞭解自己

以蔡志忠先生的話講就是:“愈早知道‘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不能做什麼’,愈可能遠離失敗。因為把自己最擅長的事,做到最極致,就會很成功、很有名、很有錢。成功,只是隨之而來的附屬品。”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至少有一個專屬於他的天賦所在,這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的。但為什麼很多人活了幾十年卻依然找不到自己的熱情所在?

我想,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地瞭解過自己,總是把眼光放在外在的世界、關注他人的話語和看法上,以至於沒有精力再去關心內心真正的需求。

對自己的認識不清晰,才會輕易被他人和社會所左右,成為別人希望你成為的人。能出演任何角色和身份,卻無法出演真實的自己。

為何我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莊子說,因為你從未真正瞭解自己

瞭解自己,才能喚醒沉睡的真實自己

在《經集·關於內心的清淨》中有這樣一句話:”覺醒的人,不會被他人的見解、意見、知識、決定所左右。他們不會妄斷善惡,不會因為判斷而矇蔽心靈。”

在佛陀的教誨中,他認為“覺醒之人”是”能夠徹底正確理解萬物的人”。以客觀、中立的眼光來理解事物,以單純的心來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才被稱之為“正確的理解”。

為何我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莊子說,因為你從未真正瞭解自己

覺醒其實並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每個靈魂來地球走一遭,最終都是為了喚醒那個與源頭相連的真實自己。

只要我們能靜下心來,將向外看的眼睛拉回向內看,重新認識自己,天賦與熱情便會逐漸顯現,生命也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向你呈現。

終有一天,你會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愛,也會對自己此生成為這個人充滿感激。

祝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