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四大高僧之一,藕益智旭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佛學大師

藕益智旭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佛學大師,是明朝的四大高僧之一。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即公元1599年,他出生於江蘇吳縣木瀆;清順治十二年,即公元1655年逝世,享年56歲。藕益智旭生平為世人做了許多傑出的貢獻,建造寺廟、創辦書社、著書寫文,留下了許多傳世佳話。

明朝的四大高僧之一,藕益智旭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佛學大師

藕益智旭大師

藕益智旭生平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弘揚佛法。他為了弘揚佛法,寫了許多著作。早年間,蕅益大師讀過許多儒家的學說,在蕅益大師出家以後,他並沒有摒棄儒家文化,相反,他將佛家、儒家的思想相互交融,並寫下來許多文章傳播他的思想。這一思想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在當時社會上有一定規模的影響。

明朝的四大高僧之一,藕益智旭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佛學大師

明代四大高僧

藕益智旭生平有兩個號,一個叫"西有",一個就是"蕅益",這兩個號都是大師自己起的,目的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同時也警醒世人,修佛的時候一定要六根清淨,才能到達西方的極樂世界。"西有"是告訴世人西方確實存在極樂世界,而"蕅益"是希望修佛之人的內心能夠像蓮藕一般出淤泥而不染。而"智旭"是大師出家時的法名。

明朝的四大高僧之一,藕益智旭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佛學大師

藕益智旭大師

藕益智旭的故事

明朝末期的時候出現了四大高僧,藕益智旭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一位非常有才華、有智慧的人。藕益智旭的本名叫鍾素華,步入晚年後稱自己為"藕益老人",而我們後人稱他為"藕益大師"。

明朝的四大高僧之一,藕益智旭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佛學大師

明代四大高僧

藕益智旭的故事要從他年輕時候的一段經歷說起。藕益大師年輕的時候醉心於儒家學說,後來摒棄了自小開始學習的佛法,甚至還寫了一篇《闢佛論》來表達自己潛心研究儒家文化的決心。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明朝的蓮池大師兩部弘揚佛法的傑作,才頓時醒悟,從此以後,將佛學作為自己一生所研究學習的方向。

明朝的四大高僧之一,藕益智旭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佛學大師

佛像

到了天啟四年的時候,藕益大師的母親病重。藕益大師是個大孝子,為了救活自己的母親,他學習古人,割下自己手臂上的肉作為藥引,和在其他藥草之中,餵給母親服用。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孝心感動天地,挽救母親的性命。然而不幸的是,雖然藕益智旭的故事感天動地,但母親的大限已至,已經無力迴天了。在母親去世之後,藕益大師大徹大悟,更加潛心於佛法。

明朝的四大高僧之一,藕益智旭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佛學大師

藕益智旭大師

還有一則關於藕益智旭的故事,是說藕益大師圓寂之後,他的面容不僅沒有絲毫的腐爛,和活著的時候一樣,而且還長出了頭髮和鬍子,令無數門人弟子驚歎。原本大家想依從大師的遺囑,將其焚化之後的骨灰撒入河流之中,但後來大家都不忍心,最後把他葬在靈峰寺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