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2003SARS會給一代人留下警惕基因,我們錯了……

不遺忘歷史的哭泣是對今天與明天的負責。

歷史上人類經歷過多次致命病毒的大侵襲,

它一次次改變著全球的政治、文化、醫學、科學走向;

人類的歷史,

就是與病毒不斷合作又抗爭的歷史。

E藥經理人推出“不遺忘”系列紀錄片。

回顧人類歷史上改變整個社會的公共衛生事件,

尋找終止疫情的密碼。


第二集:2003 SARS


1953年,中國效仿前蘇聯的模式,

建立了從省到市、縣的衛生防疫站。

省醫院也設立衛生系,為防疫站提供人力資源。

這個如同金字塔一般從上至下的公共衛生模式,

原本是為了統一調配資源,抵禦各類傳染性流行疾病。

但2003年春天,它完全失靈了。

2002年12月13日,發熱近兩週的黃杏初從深圳回到老家河源,在這裡,他被當做普通感冒患者治療,毫無效果。

2002年12月17日,黃杏初被送往廣州軍區總醫院,此時的他已經高燒七天,全身發紫。

2002年12月底,關於SARS的疫情開始在網絡上流傳。

2003年2月9日,國家衛生部專家組抵達廣州,查找病因,指導防控工作。

2003年2月10日,燻白醋、喝板藍根能預防SARS的謠言導致搶購達到高潮。

同一天,中國政府將病情上報WHO,而提供的數據只包括廣東省。

2003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十一,

廣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首次公開了廣州市地區SARS情況。通報截至2月11日,廣州地區一共發現一百多例該類病例,其中不少是醫護人員。

而疫情的快速擴散,始源於“超級傳播者”的出現。

後來被稱為“毒王”的周某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被確診為SARS,先後感染該院50多名醫護人員。

其中一位被感染的腎內科專家劉某,在不知已感染SARS的情況下飛往香港參加婚禮,感染了同住酒店的17名客人。


至此,SARS開始全球散播。


2003年3月5日,北京發現第一例SARS患者,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16人,其中13人被傳染。

2003年3月12日,世界衛生組(WHO)織發出全球警告。

2003年4月3日,時任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說:“在座的各位戴口罩不戴口罩,我們相信都是安全的。”

但截至4月4日,僅北京301醫院一家,SARS患者已達到46例。但4月14日,官方通報北京SARS患者人數為37例。

在2003年4月中旬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鍾南山面對中外媒體:“什麼叫已經控制?根本就沒有控制!目前病原都還沒搞清楚,你怎麼控制它?”鍾南山力排眾議,提出SARS是由一種病毒性疾病,讓抗擊SARS少走了彎路。

2003年4月13日,中國決定將SARS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法定傳染病進行管理;

2003年5月9日,溫家寶總理簽署國務院第376號令,公佈施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截至2003年4月23日,世衛組織公佈:全球SARS患者累計:4288人,251名患者死亡,累計死亡率為5.85%,全球發現“SARS”患者的國家和地區27個

2003年4月24日清晨,北大人民醫院院外拉起了警戒線,建院85年以來第一次關門停診。其原因是一位隱瞞SARS接觸史的病人所導致的院內感染。而從3月21日到4月23日,醫院一共接診8363名發燒病人。

2003年4月30日小湯山醫院啟用,北京市SARS病人都進入此醫院治療。

2003年5月21日,北京最後一名SARS病例張某從北京地壇醫院出院。

2003年8月16日,衛生部宣佈中國SARS零病例,中國SARS疫情結束,中國衛生應急體系開始建立。

2013年,鍾南山院士在某次專訪中提到:

中國高度集權的體制,在應對突發性傳染病時是比較優越的。但如果對類似事件不夠重視,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態,該體制也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2017年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事件網絡直報系統,應對突發疾病的網絡已經建立起來。

應對突發疾病的監測網絡雖已建成,但基層網絡的快速反應機制和及時申報動作仍是重點關注問題。

2020年,這一問題再次受到莫大的拷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