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令人深思的一首詩,其中兩句被誤解了千年,我們都曾讀過

章碣 ,字麗山,唐代詩人章孝標之子。章曾於唐乾符三年進士,共著詩文28餘篇。《焚書坑》是章碣的代表作,尤其是其中”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兩句更是傳唱千古的經典,被後世很多文人用來揶揄書生無用的觀念,其實回看詩人的忐忑人生經歷,才發覺這不過是後人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雖然千古流傳,卻被誤解了千年!

唐代最令人深思的一首詩,其中兩句被誤解了千年,我們都曾讀過

焚書坑

——章碣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詩文翻譯:

焚書的煙霧還未散盡,秦帝的霸業就隨之一同而去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和黃河天塹,也守衛不了始皇的故國舊業。

焚書的灰坑還沒有冷卻下來,山東大地就已是揭竿而起之勢。義軍首領劉邦和項羽,原來哪個都不會讀書。

唐代最令人深思的一首詩,其中兩句被誤解了千年,我們都曾讀過

詩文鑑賞: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詩人在前兩句感慨強秦的消逝無常:焚書的煙霧還未散盡,秦帝的霸業就一同消失殆盡。即使是天險函谷關和黃河,也守衛不了始皇的故國舊業。這兩句與賈誼的《過秦論》中一些思想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人其實是借用賈誼的話,警示當政者,施行仁政,否則百萬雄師,地勢天險都無法阻止最終的滅亡。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焚書的灰坑還未完全冷卻,山東大地就已一片紛擾之勢。起義首領劉邦和項羽,原來都不會曾讀書。最後兩句是本詩的點睛之作,也是很多後世名人引用的經典之句。這兩句但從表面意思很好理解,諷刺秦始皇“殺了有文化的儒生就江山永固”的愚昧想法,原來成功推翻暴秦的卻不是書生。

唐代最令人深思的一首詩,其中兩句被誤解了千年,我們都曾讀過

相傳當年毛主席就曾引用這兩句揶揄傅斯年當年在北大圖書館的冷漠,藉以嘲諷儒士”百無一用是書生“的窘況。臧克家早年想借助聞一多去聯大執教,卻被聞一多當面拒絕,認為其知識水平不夠格……其他的民國文豪如葉公超,胡適等,也常借用其揶揄書生百無一用的窘迫,於是慢慢地,詩句的本意便被弱化,揶揄書生便成為了我們今天的通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