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贬官,居黄冈轶事

自古“武有第一,文无第二”,文人相轻,人不可屈居第二。然而,宋朝打破了这个铁律,“西方莎士比亚,东方苏东坡”,这是说惟有苏东坡才能与莎士比亚比高。

这里也不说其文采飞扬,就谪居齐安(黄冈),仍能适意以情。寄情于山林之中“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往往留宿于山上(武昌九曲亭记)”, 亦可使后来者一睹大宋文人之风貌。

苏东坡贬官,居黄冈轶事

苏轼居黄冈期间,数次深入西山游历。行走于松柏之间,蜿蜒于羊肠九曲之山道中,其怡然自乐、恬淡其中。

东坡居官于此,曾于废亭之上建“九曲亭”。一日,原废亭周围巨木为雷霆所毁,得以新建、宴饮众宾客。此亭即为九曲亭,之轶事不见于正史,见于其弟苏辙《武昌九曲亭记》。九曲亭一经建起而西山之名胜方始完备,便于同游者游乐,其中苏轼是最高兴的。

西山名胜,山林奇茂,可俯瞰大江、可仰瞻丘陵,风云变幻,左右于游者之畔!苏轼少年极欲山水之乐,有不可得者,怅然而他日再至。常翩然独往、逍遥于山林之中,食野果、饮山泉,见之者皆曰仙。其欲以天下之乐无穷,宜皆于此?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至黄州(黄冈)上任,沉浸于山林之乐,“适意为悦(武昌九曲亭记)”,慰籍仕途之失意吧!

其弟苏辙曾对他这段经历评说:“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武昌九曲亭记)。

苏东坡贬官,居黄冈轶事

纵观一生,苏轼有“西北望、射天狼”之豪情壮志,亦有亡妻消逝“子去亲远”“余永无所怙”的哀叹。年少时意气风发、科场得意,至中年,半生仕途、半生失意。乐山乐水,其为仙?锦绣文章,济世乎?

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中,“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苏轼是君子,坚守中庸道德,所以心中“无恐、无畏”。“心底无私,天地宽”,想来就是说苏轼这样的儒者。

苏轼《前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荡舟江上,临风赋诗,今夕何夕,忘却了仕途失意,是何等超脱。

苏东坡贬官,居黄冈轶事

苏轼《僧圆泽传》中,“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生虽异性长存”。

相传:唐朝,一僧与人相交甚密,欲齐至峨眉山,路途之中,见一怀胎三载的妇人从井里打水,心有不忍。对朋友说:我之所以不愿从这里经过,是因为我就是腹中婴儿,我不至,婴儿就不能诞生。并与朋友约定:三日后以婴孩笑声为号,十三年后,于某某寺重逢。傍晚僧人去世,孩啼诞生,三日果然有笑声。

这首诗就是苏东坡,在听到十三年后两人相逢后“相逢,人不同”、“虽异性长存”的故事后的感慨!苏东坡虽然不相信佛家学说,但也深深触动。

大宋是文人的时代,但是文人也肩负着时代,苏轼跌宕的一生,儒者的担当、道家的超脱、释者的避世,亦或是大宋文人的整体风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