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的源流

螳螂拳曾名震山東及華北各地,它以剛毅勇猛,靈活迅速,招之即打,不招不打,連招帶打的風格而出名。現在在全國廣為傳播,而且遍及世界,如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日本、美國、加拿大等。現將它的始創人及源流記述如下:

明末清初,有山東人姓王名朗,幼習武術,身懷絕技,時思為國獻身,乃決心投身少林寺深造,組織僧侶以圖復國。後因被清兵圍剿,焚燒少林寺,王乃率眾遂走峨嵋山和崑崙山,遍歷數省,最後逃回山東嶗山。

定居之後,王與師兄弟倍加努力,練拳習棒,以圖復出。但王身材矮小,且師兄的武藝高強,王與師兄角技,屢被擊敗,王乃發誓苦練三年,戰勝師兄。豈料三年之後,仍不能取勝,不久師兄下山雲遊,臨別時告王,我此去約三載,回來要看你的成績。

師兄去後,適逢酷暑天氣,王在家熱極無聊,乃挾劍持經,進深林避暑,到了一個密林深處,清風習習,身心愉快,正擬展經朗誦,忽然林上傳來吱吱蟲聲,其聲甚悲,王仰首審視,但見一巨型螳螂正與一隻身體長大的秋蟬相鬥,螳螂恃其鋒利雙臂,步步向蟬緊迫,互相轉鬥不久,身體長大的秋蟬遂死於螳螂雙臂之下。王覺得螳螂攻防有度,長短兼施,擒縱得法,頗有技擊藝術。因此,扳登樹上捕之回寺,常試以草杆戲之,巧領會出黏、粘、崩、扎、閃、賺、騰、挪等技藝來。王天資聰穎,通過鑽研後,便將螳螂的技擊技術分為十二種手法,即黏、粘、貼、靠;勾、摟、採、掛;刁、進、崩、打,再加入少林拳的精華,採取猿猴靈活的步法,經三載苦練,乃自成一家。

三載後師兄雲遊歸來,再與王比試,一交手師兄便被摔出丈外,師兄佩服他的聰慧,遂與其共同研究,使螳螂拳術的手法益臻妙境。該寺僧侶視螳螂拳術如至寶,不肯輕易外傳。

後來升霄道人云遊至此,寺僧見道人品道兼優,乃傳其衣缽秘技。道人為螳螂拳技藝高超,得來不易,不願守秘,乃授與李剪三和李枝成;李又盡將螳螂拳技術傳授給福山人王榮生。

王榮生家中富有,不為滿清所用,亦不以技眩人,只閉門苦練,寒暑無問,數十年如一日,使螳螂拳術更進一步,至晚年才傳給品學兼備的煙臺人範旭東。範體格魁梧,有巨人之稱,且精鐵砂掌。

光緒年間,俄國拳擊家在西伯利亞霍地市設擂臺,聲言天下無敵,聞中國範旭東大名,邀範前去一見高低。範到俄境霍地,一舉擊敗俄國人的擂臺主人,將擂臺取而代之,後經幹餘場惡鬥,總無敵手,遂取得錦標回國。範選徒十分認真,除天資聰穎,肯勤學苦練外,還要品德好,能尊師重道的才肯牧授。因此,他的得意門徒並不多,只有楊維新,郭嘉祿,羅光玉,林景山,王傳義等數人而已。

一九一八年上海創辦精武體育會,曾請範旭東任教,範乃薦高徒羅光玉就任。羅在上海短短的十年間,培養了交批七星螳螂拳人材。

一九三一年羅奉精武總會之命南下巡視各地精武分會,後來到香港分會授技數年,使港澳人士得學七星螳螂拳者甚眾,真是桃李滿天下,知名者有馬城鑫等。

範旭東另一高足林景山,是山東煙臺市七星螳螂拳的掌門弟子,在山東名聲頗盛,他的高徒甚多,遍佈山東省各地,比較有名的有凌華堂等。

螳螂拳術還有其他流派,如梅花螳螂拳,光板螳螂拳等,容後再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