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凱恩斯主義,大蕭條中經濟的出路在哪裡?

凱恩斯1946年去世之後,凱恩斯主義日漸發達起來。此後二三十年內,成為主流。這期間,造就了歐洲和美國的戰後繁榮。在有的國家,甚至有黃金三十年的說法。

風水輪流轉。到了七十年代,這個萬能藥方,好像突然失效了。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出現滯漲現象,也就是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同時存在。於是,凱恩斯主義備受攻擊。不少人都以為,凱恩斯主義已經死了。誰知道,幾十年後,爆發了2008年金融危機。經濟不好,各國不得不大力救市。於是,凱恩斯主義,再度死灰復燃。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凱恩斯主義,大蕭條中經濟的出路在哪裡?

凱恩斯

此情此景,讓人想到貨幣主義大師,弗裡德曼的名言,“我們現在都是凱恩斯主義者了”。這挺有意思。我們知道貨幣主義學派,幾乎就是靠反對凱恩斯主義起家,從而開山立派。可見,凱恩斯主義,確實陰魂不散。在中國,經濟學家張維迎曾經大力呼籲,要埋葬凱恩斯主義。

1、凱恩斯主義到底說了什麼?

凱恩斯主義到底說了什麼,讓人如此愛恨交加?簡單來說,凱恩斯主義提出,當經濟需求不足時,要搞活經濟,政府就應該擴大投資。這樣才能挽救就業,刺激消費。

這些你可能早聽過了。這裡要強調的是,天下的凱恩斯主義,還真不是一樣黑。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好凱恩斯主義與壞凱恩斯主義。

所謂凱恩斯主義,與《通論》一書,有很深的淵源。這本書,公認是宏觀經濟學創立的標誌。如果你讀過,就知道並不好讀,可以說艱深龐雜。

這樣一本不好讀的書,流行的關鍵,與時代背景有很大的關係。1929年股災和1933年大蕭條,讓各國經濟陷入危機。最開始,多數國家的政府,比較認同古典主義。也就是說,出現市場崩潰時,應該讓市場自動修復。這個邏輯,我們應該熟悉。從亞當·斯密開始,大家就知道,市場被"看不見的手"自動運行。這意味著,經濟的問題,隨著時間推移,總會被解決的。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凱恩斯主義,大蕭條中經濟的出路在哪裡?

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唯一的問題,在於這個過程實在太漫長了。中間很多人會遭受痛苦。大蕭條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失業。傳統經濟學家認為,失業除了自願失業,還有就是摩擦失業。意思就是,失業多數是臨時性失業。因此,失業問題不大,市場會自動調節。

面對日益緊張的現實,這種分析,聽起來太不關心現實了。如果你有工作,那麼大蕭條確實不算很糟。如果失業了,那麼一家人就陷入深淵,痛苦程度可想而知。要知道,1931年美國失業率是15.9%,這意味著六分之一勞動力失業。而大蕭條之前,失業率只有3%左右。

當時美國總統,還是胡佛。他也相信,市場可以解決失業問題。他不作為的後果,就是經濟不斷惡化。失業者飢寒交迫,四處流浪。於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那就是,在美國這樣資本主義的大本營,也突然出現很多流浪漢。在繁華的大街上,他們用舊鐵皮、紙板搭建了棚戶區。並起名胡佛村。

痛苦之中,凱恩斯出現了。他不認同古典主義提出的,自由市場最終會在長期上,把經濟扭轉這個結論。他反駁到,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這句話也成為了他的名言。凱恩斯認為,民眾等不及經濟自動修復,失業問題必須儘快解決。當時的失業明擺著,是非自願失業。

2、凱恩斯主義的誤解

造成如此龐大的非自願失業群體出現,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想要弄清楚,我們要先了解有效需求不足這個觀念。所謂有效需求不足,就是有生產能力。但市場上缺乏足夠的需求,來購買所生產的產品。於是,企業只好解僱工人,導致失業。有效需求不足,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經濟不好,沒失業的人也會減少消費,失業的人更是沒錢消費。第二,大家對於前景不看好。不願意投資。所以投資需求也不足,甚至開始在床底儲存現金。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凱恩斯主義,大蕭條中經濟的出路在哪裡?

這兩點匯合起來,導致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導致消費和投資惡化。於是,失業的人越來越多,投資的人越來越少,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這種情況下,凱恩斯認為政府應該做點什麼。既然私人不願意投資。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刺激投資,或者直接由政府來投資。

這樣一來,凱恩斯的學說,可以說完全顛覆了傳統經濟學。

  • 首先,它圍繞需求展開,而古典主義往往圍繞生產展開。
  • 其次,從危機的起源來看。凱恩斯主義認為,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古典主義,則認為是擴大生產才是問題。
  • 最後,從解決方法看,二者也不同。古典主義認為,應該靠市場的力量,也就是主要靠私人消費。凱恩斯主義則認為,市場機制陷入危機後,私人投資消費明顯不行了。市場不會自動調節,無法恢復均衡。因此政府應該行動。而且,應該從擴大投資角度來完成。

古典經濟學與凱恩斯學說,誰更正確?這一兩句話說不清楚,但從實踐來看,凱恩斯主義更流行。大蕭條後期,大部分國家,都放棄了古典主義的無為而治。前面,我們談了凱恩斯主義在美國的運用。其實英國、日本、荷蘭等國,當時也實施了凱恩斯主義。甚至,德國也不例外。在希特勒統治下,德國走上重整軍備的路線。不過,德國實施的擴張投資、擴大福利等措施,與凱恩斯主義政策也有類似。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凱恩斯主義,大蕭條中經濟的出路在哪裡?

就這樣,幾經掙扎之後,各國開始艱難地走出大蕭條。凱恩斯主義被認為扮演了關鍵角色。凱恩斯主義立功之後,卻又碰上了別的批評。你可能也聽過,不少經濟學家說,凱恩斯主義就是政府出手管經濟,是社會主義。圍繞凱恩斯主義,有很多誤解。

3、凱恩斯主義的好與壞

確實,總有人指責凱恩斯,說他是狡猾的社會主義者。他曾這樣回應,“對政府來說,重要的不是要做那些個人已經在做的事,而是要去做眼下完全沒有人做的事。” 注意,所謂政府應該做的,是沒有人做的事。這是我們應該記住的一點,那就是運用凱恩斯主義的前提。也就是,極端的經濟危機情況。

問題就在於,大蕭條這樣的危機,不說百年一遇,至少也是幾十年一遇。但一些國家,對於凱恩斯主義,卻很容易上癮。危機情況下用,普通情況下也有用。不僅有宏觀調控,也有微觀管理。其結果呢,政府一時爽。整個國家卻很可能要付出長期代價。

比如日本。談起失去的二十年,有很多解釋。我覺得很重要一點,就是濫用了凱恩斯主義政策。過去日本政府,因為經濟下行,主動進行了太多的投資。這些投資,很多並沒效果,反而形成壞資產。對刺激經濟沒用,卻妨礙了經濟活力。如今,在過去的投資積累下,日本債務高於GDP兩倍。這不僅是凱恩斯政策濫用的後果,更是一個隨時會爆發的債務隱患。

凱恩斯主義,可以說專為應對危機而生。不是危機時刻,濫用凱恩斯主義,只能結出苦果。這種情況,可以叫超級凱恩斯主義。正是這種政策,讓凱恩斯主義揹負不少罵名。更不用說,凱恩斯主義倡導的,是宏觀調控,而不是干涉具體行業與企業。而現實中,很多行政手段,其實是微觀調控,具體到行業以及企業。二者的管控方式,存在本質不同。

經濟學大師的頂級智慧:凱恩斯主義,大蕭條中經濟的出路在哪裡?

判斷凱恩斯主義好壞,關鍵看劑量。再說得直白一點,危機狀況,偶爾用用的凱恩斯主義,是好的。隨時都在用的凱恩斯主義,基本是壞的。壞的凱恩斯主義,可能通往國家主義,好的凱恩斯主義,則是市場輔助。

凱恩斯本人,終生都是堅定的自由黨人。他認為,私有制沒有問題,自由市場也應該堅持。關鍵是,市場失靈的時候,需要對策。因此,凱恩斯主義,應該看作一個重啟的操作,當市場這臺電腦,運轉太久,偶爾死機時,是政府不得已而為之的臨時策略。

對於凱恩斯這樣的大師,崇拜和誤讀,幾乎一樣多。據說,凱恩斯晚年,曾經有這一個場景。面對一屋子經濟學家,他說:在座的,都是凱恩斯主義者,但我不是。在同一經濟學派中,凱恩斯似乎知音難覓,但是卻與理論的對手,更有共鳴。比如哈耶克。兩人並不是完全對立,而大多數人,認為這兩個人在觀點上是對立的,不少源自對兩人理論的誤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