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導言:

在橫斷山脈的高山峽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帶的叢林草莽溝壑之中,綿延盤旋著一條神秘的古道,這就是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距離最遙遠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傳播的古代商道--茶馬古道,這是一條完全由馬蹄和趕馬人的腳步一步一步趟出來的永恆之路,在很多地段,都是以羊腸小徑的形式出現,在曲折的盤山路上,在陡峭的懸崖邊上……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今天我們用回憶和文字來祭奠,那一段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的艱辛和輝煌。正是那段關於生存和希望的行走,維繫著內地和西藏各民族人民的交流,護佑民族的團結和領土的完整;危難時用它特有的武器,茶葉來支持著勇敢的中華兒女拿起武器和侵略者作鬥爭;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勇敢站出來帶給我們一條通往勝利的天路。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第一、茶馬古道的分佈及起源

茶馬古道主要分佈在我國的滇、川、藏地區以及往外延伸到尼泊爾、印度、不丹、錫金、緬甸、老撾、泰國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和西北邊疆的貿易互市,完全意義上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時期,繁榮於明清時期,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出現短暫的鼎盛。戰爭結束後由於路途太過兇險,並伴隨著國家對西南邊疆地區道路的完善,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但最近又隨著雲南、西藏旅遊的興起和人們對於歷史文化的緬懷,開始被慢慢挖掘出來。伴隨著千年古道的面世,古道所承載的傳奇和文化也一同展現給我們。


1、茶馬古道的分佈

茶馬古道以川藏茶馬古道、滇藏茶馬古道和青藏茶馬古道三大線主線為基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輔線,它們一起共同構成茶馬古道龐大的系統。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第一條主道】滇藏線——即南道。路線:雲南產茶地重地西雙版納、大理、麗江轉四川的甘孜、西藏的昌都、拉薩,最遠西進尼泊爾、錫金、不丹以及印度。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第二條主道】川藏道——即北道。路線:四川產茶重地雅安、康定、甘孜、江達、昌都、衛藏、拉薩,最終到達國外的尼泊爾、印度和克拉克地區

第三條主道】青藏道。除了上述二條主線以外,還有一條在唐朝和宋朝時相當興盛的古道,青藏道即在其之上形成。路線:長安,經西寧、過通天河,過唐古拉山,最後由那曲到達拉薩。這條古道在前期被稱為“唐蕃古道”,其中唐代的兩大公主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就是沿著這條古道進藏的,後來隨著茶馬貿易的興盛而逐漸變成茶馬古道的一條主要通道之一。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發達的古道交通網就像血脈圖一樣延伸到西南邊疆的每一處角落。而在這些交錯複雜的古道上也分佈著一些貿易中心,比如康定、昌都和麗江等,直到現在麗江古城還散發古道上川流不息的貿易氣息。

2、茶馬古道的起源

相較於我國古代另外一條著名的古道—絲綢之路,而茶馬古道則低調的多,最初的茶馬古道不同意絲綢之路,主要是以民間的茶葉、糖、馬匹等自發的原始需求為主。而絲綢之路而是官方主導的絲綢、瓷器和香料等貴重物品為主。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康藏地區對於茶葉的需求非常旺盛】康藏屬高寒地區,民多喜食含熱量高和脂肪很高的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藏區很少吃蔬菜,茶葉則能夠分解脂肪、殺菌防疾、強身健體等功效,基本代替了蔬菜的作用。所以茶葉傳入藏區後成為西南邊民的生活必需品。曾經在影視劇作品中也曾提到“西藏可以三日無糧,但不可一日無茶”。可見茶葉在康藏地區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飲品。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俗語稱“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不熱,非茶不解”“無茶病且死”

“加察熱!加霞熱!加梭熱!”即: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統治者利用茶馬互市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興起於唐代,完善於明朝的茶馬互市,成為統治者用茶控制康藏地區一種政治手段。茶馬貿易的興盛,使統治者設立專門的機構管理茶馬貿易,並從中抽稅。而正式官方的介入使茶馬古道和茶馬貿易得以發展和完善。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3、茶馬古道的兇險程度:

茶馬古道主要分佈在川藏滇的交接地帶,交通工具主要使馬幫的馬匹和人力為主。他們基本都是“春走普茶山,夏日回到麗江,五月啟程進藏,冬天馬幫凱旋”的節奏,全程一般少則半年,多則一到兩年的時間,整日的風餐露宿辛苦程度可見一斑。

而這些地區的地理環境又決定了茶馬古道的運輸成本和困難程度非內陸所比。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有專門描述這裡地理環境的古語“十二闌干為中甸要道,路止尺許,連折十二層而上,兩騎相遇,則于山腰脊先避,俟過方行。高插天,俯視山,深溝萬丈,俯首下視,神昏心悸,毛骨悚然,令人慾死,是誠有生未歷之境,未嘗之苦也”

“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臘,學狗爬”,這句當地形容馬幫的諺語也說明這條古道的兇險惡劣的自然環境。

而正式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我們的古人憑著驚人的毅力依靠人腳馬蹄一步一步踏出上萬公里的千年古道。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第二、歷史上茶馬古道,一直作為維繫中華民族團結和領土完整的紐帶存在

從西漢開始就有記載西南邊疆的民間自發形成物質文化交流通道,也就是這條千年古道的雛形,經歷了唐宋時期的官方介入再到明代完善,清朝中期以後又回到民間交流為主的過發展歷程。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1、唐宋時期官府介入茶馬古道的管理

公元 743 年,唐蕃會盟,除重申“和同為一家”的甥舅親誼,還確定了建立“茶馬互市”貿易的傳統,立碑於“赤嶺”。並且唐朝開始徵收茶稅。

據記載:“茶稅開始於唐德宗建中三年(782 年)九月,與漆、木、竹、商錢並稅”。

2、宋代則進一步設立了茶馬司、買馬場等官方交易機構,而且規定了茶葉和馬匹交換的價格。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3、明代確定了川藏線為官道的地位:除了規定了官道外,還進一步完善了茶馬交易的管理機構,茶馬司負責交易管理、茶課司負責徵稅、茶馬御史負責監督巡視等等。通過這些機構的完善,茶馬交易則達到了頂峰。

4、清代茶馬古道進一步擴展:由於清朝滿族統治者並不缺少軍馬的產地,官方對茶馬交易控制開始放鬆,最後歸於完全民間為主的茶馬交易。而正是因為迴歸道民間交易,使茶馬古道重新煥發了活力,很多茶馬小路而已開闢,豐富了整個茶馬交易的網絡。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茶馬古道看似是一條連接內地和康藏地區經濟往來的古道,實則是維繫漢藏等各族人民團結交流的紐帶。千年古道自從創立就自帶著沉重的使命感,加強內地和西藏的交流,維護各族人民團結。為大一統的中華民族默默貢獻力量。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第三、千年古道初試牛刀,瓦解英國分裂西藏的圖謀

正如英國入侵大清邊境用的使鴉片,入侵印度用的是低價棉方品一樣, 在康藏地區,英帝國主義發現,康藏人民最依賴的就是茶葉,而內抵和康藏之間的聯繫主要就是通過茶馬古道的傳遞的茶葉聯繫起來的。所以決定用低價傾銷的茶葉為主要工具來分裂內地和康藏人民的聯繫。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起初英國派人偷學雲南和四川等地製茶技術並在印度等地開始建廠造茶。由於採用工業大規模製造和運輸上的便利,導致印度茶葉價格低廉,同時英殖民者在西藏培植買辦,使得內地茶在西藏的市場越來越小。然而西藏人們已經習慣了內地茶那人工壓揉而生的口味,一直沒有間斷與西藏的貿易往來。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在加上西藏地方上層在英殖民者的煽動下,內地和西藏的在政治上的聯繫開始慢慢失去,而唯一不斷就是茶馬古道上的茶葉,作為民間交流源源不斷的保持著內地和西藏的聯繫,在當時的情況下,被稱為抵禦英國殖民入侵的”國防商品”。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英國殖民者可以利用低價輕易的殖民印度,但是就算用盡各種手段,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也沒有得逞。不得不說內地和西藏地區因為茶葉貿易結下共同的經濟利益來抵禦印度茶的入侵。上至西藏地方官員的軍餉,普通馬幫、腳伕、茶商都在茶馬交易中獲得經濟來源。這也是為什麼這條千年古道能夠瓦解英國殖民入侵西藏的原因。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第四、抗日戰爭期間,成為中華民族補給線的唯一天路,拯救中華民族於水火之中。

如果說在古代這條千年古道一直維繫著內地和西藏的交流和聯繫,維護各民族的團結和領土完整,又或者西藏面臨英國入侵之時,抵禦著英國殖民者的作用,那麼在抗戰期間,則直接大放異彩,在其他國際供給線都已經被切斷的情況下,而正是低調而不張揚的茶馬古道站了出來,成為抗戰最困難時期國內唯一的補給線,可以說拯救民族危難於水火之中。是天不亡我中華的一條路,我們稱之為天路。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1、國民政府西遷物資受限,千年古道挺身而出:

當時抗戰的背景】1938年,隨著淞滬會戰和徐州會戰的失利,為了增加抗戰的戰略縱深,國民政府從南京,一路遷到武漢、重慶。而當時的工業基地主要在江南和華北,但真正能跟著政府西遷的少之又少,日軍加大了對物資的封鎖。所以國民政府西遷後,一些軍用和民用物資大部分都是通過國外的援華物資維繫的。

1940年後但是隨著戰事的推進,日本的魔爪深入東南亞國家,以此切斷了滇越和滇緬公路,國際上進入中國的所以現代化公路設施基本都被日軍控制。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千年古道站出來】這時一直默默無聞的茶馬古道站了出來,先是利用茶馬古道的上空,開闢了飛越珠峰到達印度的駝峰航線;然後緊急召開了“全國驛運會議‘,再次啟動千年古道作為民用物資和戰略後勤物資的運輸通道。就這樣在抗戰的最緊急時刻,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在最原始的人扛馬馱的方式下,千年古道走到了抗戰的最前沿。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所有的戰時民生、部分戰略物資都依賴這條生命線運進大後方,千年古道從物質上支持了全國的抗戰,對我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起著積極的作用。同時,茶馬古道急速發展,紛紛延伸到了南亞、東南亞各國,在民族危亡時刻扮演起了抗日的生命線角色。

嚴德一就茶馬古道的重大作用寫道:“不有外患,不知中國邊疆之危,不經此次抗戰,不知我國邊疆地位之重要。非常時期後門僻戶出路之重要,可解一家之危難,我國邊疆交通之形勢,其理實同”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2、抗戰中全民參與的茶馬古道

政府主導,馬幫茶商腳伕參與】國民政府交通部和茶商共同成立康藏馱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康定經拉薩到印度噶倫堡這段俗稱的康印線。當時所有的愛國馬幫參與其中,馬幫則負責運輸的線路更長,有的從成都出發,有的從雲南麗江等出發,最後經過拉薩匯合,最後一路進入印度,到達噶倫堡。背後還有無數的腳伕冒著日軍飛機的轟炸的危險,參與其中。

這也算時毛澤東同志發表的全民族抗戰在這條千年古道上的一次真實實踐。無論政府還是商人,抑或普通的百姓,都為了保護這條生命線,付出極大的代價。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行走在救國路上的馬幫和商幫】

“馬鈴兒響叮噹/馬鍋頭氣昂昂/今年生意沒啥子做/背起槍來打國戰。”這首二戰時期馬幫歌謠句裡看出在國家需要馬幫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地為救國奔走呼號。

大部分趕馬人則默默奔走在大西南的茶馬古道上,為抗戰大後方的物資運輸供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馬幫經營大宗茶葉、銅器、山貨藥材、畜產品、紅糖、火腿、土布、炊具等。陸地上從印度(主要是噶倫堡)運來的物資包括西藥、毛毯、香菸、水筆、棉布、化妝品及手錶等。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則具有地緣優勢和各種商貿交流渠道,來維護者抗戰時期緊缺的物資供應問題。抗戰也因此成就了馬幫和茶馬古道,造就了一批戰時商業鉅子使其達到在短暫的國際運輸貿易的一個的頂峰。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比如著名的商業家——李達三創建的達記”商號。而李達三先生在當時的環境下由商人迅速轉變成愛國人士,幫助國民政府勘察中印公路,自費派出嚮導和馬幫,去爭取當地活佛和頭人的支持。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3、國民政府保護茶馬古道的鬥爭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儘快結束中國戰場的戰爭,急於切斷國際援助對中國抗戰的供給。而日軍也深知茶馬古道對國民政府的重要性,雙方圍繞茶馬古道的保護展開了一些列的鬥爭。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遠征軍入緬作戰

1942 年 2 月,中國政府以三個軍 10 萬人組成中國遠征軍,入緬支援英軍作戰。由於中英雙方在戰略上有矛盾,英國的殖民主義政策,極大地干擾了中國遠征軍的戰略戰役部署,英軍戰鬥力弱以及中美英三國沒有形成一個嚴密的、統一的和有權威的指揮中心,緬甸失守,戴安瀾將軍壯烈殉國。最終,遠征軍一部返回國內,一部退入印度。當初出國的 10 萬大軍,生還回來的僅 4 萬人,蒼茫淒涼的茶馬古道紀錄了這悲壯恥辱的一幕。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野人山之戰,徹底解除日軍對茶馬古道的威脅

1944 年為了最終的勝利,中日兩國軍隊圍繞著那條從歷史深處泛現出來的國際通道進行了白熱化的爭奪。中國軍隊經過野人山戰役,攻克緬北重鎮密支那,打通了中印公路。1944 年 6 月以七千多名遠征軍將士壯烈殉國的代價,松山被攻克,為滇西全面反攻開闢了勝利的道路。接著,中國遠征軍一路勢如破竹,滇西抗戰取得了完全勝利。從此徹底解決了茶馬古道上日軍的威脅。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駝峰航線滇緬路,茶馬古道雲南驛】這是為了紀念滇緬公路和茶馬古道等在二戰勝利六十週年時所建的紀念碑的題詞,很多照片顯示了那條歷史悠久而輝煌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最中華民族最危難之時挺身而出,負擔著整個抗戰的物資供應和後勤裝備的保證,而熱血的中華兒女則用千千萬萬的一腔熱血和生命守衛著我們最後的天路。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感悟

這條天路經歷了上千年,它以不同方式護佑著中華民族,和平時它是人民群眾生存的依靠,維繫和團結著各族人民,保護著國家的領土完整;危難時它用盡各種方式,支持著勇敢的中華兒女拿起武器和侵略者作鬥爭;而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它直接走出前臺,義無反顧的成為中華民族唯一的生命線,激發起中華兒女抗戰必勝的信念和勇氣。終於在國泰民安今天,這條千年古道可以歇歇了,它正以承載著無比優美風景、厚重的文化底蘊、激動人心的愛國情懷的旅遊資源向我們走來。

感謝你千年古道,感謝你中華之天路!

千年古道,載物茶馬,一條拯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天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