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時期,為什麼美國寧願敗北,也不用早已備好的原子彈?

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期,以日本為首的法西斯陣營已經處在全面崩潰的態勢。然而當時的日本人卻並沒有放棄,反而發動了自殺式的襲擊。而以美國為首的反法西斯陣營為了解決這樣的麻煩。他們在日本本土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兩顆原子彈所帶來的恐怖威力切切實實的摧毀了日本天皇絕地反擊的幻想。

抗美援朝時期,為什麼美國寧願敗北,也不用早已備好的原子彈?

美國投下的這兩枚原子彈造成了日本本土20多萬人的死傷。而美國在這之後就再沒有投過這樣的恐怖性武器了。但其實在抗美援朝這一場戰爭中,就差點發生過投放原子彈這樣的決定。抗美援朝的局勢本來是美國的優勢,但由於中國志願軍的加入,美國的優勢急轉直下,不斷潰敗。 而當時領導軍隊元帥,麥克阿瑟就曾經直接電聯過總統,請求投放原子彈。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改變政場戰爭的走勢。而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其實已經答應了這樣的決定,而且原子彈已經被運送到了關島基地。但最終核武器為什麼沒有被投下呢?

抗美援朝時期,為什麼美國寧願敗北,也不用早已備好的原子彈?

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多數西方國家表示不支持杜魯門這樣的決定,以及還有蘇聯方面的原因。因為一旦投下原子彈,朝鮮戰爭的規模以及範圍必然會擴大,朝鮮背後的老大哥,蘇聯到時候必然不能旁觀了。而一旦蘇聯插入,那麼歐美國家的作戰必然會陷入被動的局面。而美國方面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的。 在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說服下,時任總統杜魯門還是撤銷了投下核武器的決定。

抗美援朝時期,為什麼美國寧願敗北,也不用早已備好的原子彈?

其實這樣的決定也是很難發生,因為美國必須得考慮到蘇聯,因為蘇聯當時與中國是有核保護的條約的,一旦中國受到了其他國家的核威脅,蘇聯方面是會無償提供幫助的。 而且美國的民眾普遍也是不支持這樣的決定的,他們自發聚集遊行,抗議總統杜魯門的決定。

抗美援朝時期,為什麼美國寧願敗北,也不用早已備好的原子彈?

其實當時的愛因斯坦就非常的後悔,他表示自己當初根本不應該,把原子彈的理論數據拿出來。因為原子彈這種武器太慘無人道了。 杜魯門在最終衡量了各方面的因素後,撤銷了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