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15年铁匠,愣把一小作坊折腾成1000亿,并50年不倒!

关注乐享财经故事,期待与你们一起,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我不管,我就要干,我要致富!”,1969年,年仅24岁的他说出了这句话。

他15岁辍学,25岁带领6名农民拿着集资的4000元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厂,并用40多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拥有4万名员工,总营收突破千亿,盈利超百亿的万向集团,旗下产业横跨汽车、金融、农业、能源等四大领域。

根据2017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他的身家高达515亿元,比汽车整车类首富魏建军的财富整整多了110亿。

他做了15年铁匠,愣把一小作坊折腾成1000亿,并50年不倒!

他不仅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也塑造了一种敢想敢为、敢拼敢闯的创业精神。而这种创业精神,正是时代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

他就是鲁冠球,他的一生都在奋斗,他说:战士的终点,就是坟墓。

鲁冠球,1945年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是药厂工人,收入少,所以他和母亲只能呆在贫苦的农村,鲁冠球不到9岁就在田里干活。春天播种,他凌晨4点就下地。一到夏天,穿上衣服捂一身痱子,脱了衣服又让蚊子咬一身疙瘩。

少年时,他的理想是当车床工,以养活家人。15岁时,他从初中辍学,到浙江萧山县铁业社当打铁学徒。3年后,因人员精简被辞退。

回乡后,不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鲁冠球,修过自行车,后来又筹集3000元办了个米面加工厂。

在那个时代,做生意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他不敢明着办厂,东躲西藏,但仍多次被发现,反复被“处理”,几近倾家荡产。

他做了15年铁匠,愣把一小作坊折腾成1000亿,并50年不倒!

虽然遭到了如此打击,但鲁冠球还是没有放弃,沉寂了一阵子,由于“停产闹革命”,当时人们连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经过15次申请,鲁冠球终于获批开办了一个铁匠铺,生意也红火了起来。

没过多久,更好的机会出现了。1969年中央出台文件,每个人民公社,可以搞一个农机修配厂。富有经验且有些名气的鲁冠球被公社邀请去接管已经破败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

24岁的鲁冠球再次变卖了全部家当,集资4000元(约等于现在的25万),带领6名农民,以一只火炉、几把榔头、一个84平方米的房子,创办宁围公社农机厂,虽然产品都是初级的镰刀、锄头、斧头、柴刀等,但鲁冠球的事业总算是开始了。

他做了15年铁匠,愣把一小作坊折腾成1000亿,并50年不倒!

1979年,鲁冠球看到《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他判断中国将大力发展汽车业,决定砍掉其他项目,专攻万向节。

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像一个十字架,大的长度近一尺,小的长不过一手指,4个头的横断面平光如镜子,磨掉一根头发的1/6就得换新的。

鲁冠球梦想造轿车,但他事业起步是从汽车底部这个不起眼的零件开始的。

“我很想做大事,但是我实力不够,只能从小事做起。”鲁冠球说。

他做了15年铁匠,愣把一小作坊折腾成1000亿,并50年不倒!

1981年,由于鲁冠球坚持薄利多销,“钱潮牌”万向节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年销售300多万。此后还把产品扩展到传动轴、制动器、密封件等3个系列。

1983年,国家允许个人承包工厂。鲁冠球抵押自家价值2万多的苗木,承包万向厂,拥有自主经营权。头一年,他圆满完成承包额度,还超额154万元!之后连续3年,每年都超额100多万。

1985年初,机械工业部要在全国56家工厂中选择3个做定点机构。鲁冠球的万向凭着高精技术,有资格和国企同台竞技,还以99.4的最高分成为同行之首。从此,万向成为全国定点生产万向节的专业工厂。

此后,鲁冠球投资300万,组建起15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短短5、6年间,开发出60多个新品种。

1991年,万向年产值突破1个亿。鲁冠球“花钱买不管”,将1500万净资产划拨给宁围乡政府,改组公司,成立浙江万向集团。“政府股份占3/1,鲁冠球获得绝对控制权。”

他做了15年铁匠,愣把一小作坊折腾成1000亿,并50年不倒!

16年后的2000年,万向集团整体收购美国汽车市场三大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之一的舍勒公司。

在跟外商打交道的过程中,鲁冠球认识到企业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让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设立自己的公司。

1985年鲁冠球被《半月谈》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各种光环便不断地落到鲁冠球头上,万向也随之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第一家进入国务院试点企业集团的乡镇企业,第一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乡镇企业,第一家产品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配套生产成的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

经过多方努力,1994年,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万向美国公司在美国注册成立。

2013年,万向集团用280万美元收购了UAI,这是一个有摘牌可能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他做了15年铁匠,愣把一小作坊折腾成1000亿,并50年不倒!

如今,万向美国公司至今在全美已经拥有28家子公司,业务领域也从最初的汽配业辐射到太阳能电池板等多个新兴领域,国际市场万向占了十分之一。

万向的成功与长寿

有研究说,能繁盛20年的企业极少,这种概率,在中国更小!

改革开放以来,无数中国企业家名噪一时但又迅速倒掉,“全国最为知名的厂长”步鑫生、著名改革人物马胜利、大邱庄庄主禹作敏……

鲁冠球能带领万向集团走向巅峰,付出的心血纵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个顽强如松柏的战士在与病魔抗争两年多后,还是走向了“坟墓”:2017年10月25日,浙江万向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鲁冠球逝世,享年73岁。

他做了15年铁匠,愣把一小作坊折腾成1000亿,并50年不倒!

农民出身,小学文化,这位操一口浓重萧山乡音、有和蔼招牌笑容的老人,驰骋商场48载。从“铁匠铺”起家,他走出田野走向世界,缔造了一个横跨汽车、能源、房地产等多个产业、营收破千亿的商业帝国。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他被称为商界“常青树”、民营企业“不倒翁”,更被浙商群体视为“教父”。

鲁冠球曾说,成功没有规律,“别人每周工作5天,你就一年365天都不休息,尽心、尽责、尽力去做,一定能成功。

如今,这位始终有危机感、从不言退休的商场“战士”,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