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沉迷游戏?你知道原因吗?

jamie1987


很多孩子喜欢打游戏,有时甚至为了游戏连吃饭、学习都顾不上。

至于为什么玩游戏?通常和以下原因有很大关系:

01.游戏本身具备的吸引力,让孩子无法拒绝

任何人都喜欢玩,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放松身心的需求。

游戏开发者正是抓住孩子喜欢新奇、有趣、刺激的特性,从画面、剧情、声音上设置了很多吸引点,同时通过内置的游戏激励制度来满足玩家的心理体验。

02.和家长缺少沟通交流,容易沉迷游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少年儿童研究所孙宏艳指出,如果孩子和父母缺乏运动、游戏、音乐、娱乐等亲密互动,孩子网瘾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在中国,零交流的家庭不在少数。如果家长只负责赚钱养家,忽视孩子的陪伴需求,他们很容易从游戏中寻找寄托。

03.缺乏自我价值感,在游戏中寻找存在感

有些孩子在放学后,除了看书就是写作业,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爱好。

觉得无事可做的时候,刚好能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找到存在感。

04.受到家长的负面影响,不自觉地模仿大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镜子。当孩子看到大人在做什么,也会不由自主地去模仿。

如果家长本来就喜欢抱着电脑、手机玩游戏,孩子也更容易变成游戏迷。

05.家长放任不管,导致肆无忌惮地玩游戏

有一种放任型家长无论对孩子的行为还是情绪,很少划定界限,对孩子的包容度很高,即使孩子面对情绪和行为问题,也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种家长多半只会嫌弃一下自家孩子爱玩游戏,然后听之任之,很少会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戒掉游戏。


虽然沉迷游戏对孩子危害很大,但这并不代表就要完全禁止游戏。

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明白作为学生应以学习为中心,玩游戏只是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凡事适可而止,才不至于上瘾。


平安先生看教育


“为什么现在的小孩越来越沉迷于游戏?”

你看,虽然题主问的是“游戏”,但所有答题的人都很“识时务”地默认为是“电子游戏”了。

我们这么默契,不就是因为,现在几乎没有家长会担心孩子:太沉闷捉迷藏怎么办?太沉迷跳皮筋怎么办?

之所以只担心孩子太沉迷“电子游戏”,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玩“电子游戏”无比方便!随便拿起手机、打开电脑、iPad就可以了。而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些普通的游戏:跳绳、跳皮筋、捉迷藏之类的,现在的小孩子想玩,就麻烦多了!又要有场地又要约很多小伙伴还得大家都正好有时间,关键在外面玩还要注意安全……住在城市楼房里的小孩很难凑齐这几个要素。

我在另一个关于电子游戏的回答里,也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快10岁的小男孩的妈妈,还跟我吐槽过孩子爱玩手机的问题,我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男孩妈妈:Carrie ,我家孩子爱玩手机,现在放假,白天我去上班,他在家就偷他外婆的手机玩。
我:那孩子不玩外婆手机的时候,都在干嘛?
男孩妈妈:就在家看电视,但是电视看多了也不好啊!
我: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吗?
男孩妈妈:有的,他喜欢滑旱冰
我:挺好的啊!那让孩子每天去滑一会儿,不就可以少玩点手机了吗?
男孩妈妈:他外婆不让他出门。
我……

其实,痴迷于任何玩具,哪怕是很受推崇的积木、拼图,一样是有可能形成儿童认知障碍和社交障碍的。这就像是痴迷同一种食物一样,再有营养的食物,只吃一种,一样会造成偏食和营养不良。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开阔的眼界,能够有丰富和选择和尝试,这才是避免上瘾痴迷的最坚实的基础。

在孩子小的时候,是否允许孩子玩一玩电子产品,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比别人更沉迷电子产品,其实关系并不大,关键的是:如果父母给孩子玩电子游戏了,那父母是否把握了玩的度。同时,父母是否能在生活中,给孩子提供了在趣味性不低于电子产品的玩具和书籍,以及陪伴他们享受这些的美好时光?

如果孩子这段时间实在太爱玩电子游戏了,那爸爸妈妈可是试试跟孩子做做下面几个活动,说不定能让孩子离游戏远一点,离爸妈近一点。


1、和孩子一起制作食物

小孩子都喜欢玩米、玩面之类的,而且,对于小孩子来说,虽然玩橡皮泥也一样能塑形,可是和真正用面粉来制作食物相比,这种成就感是橡皮泥远远比不上的。

当然,重点不是做什么,而是让小孩子能参与到日常生活中来,觉得自己对家庭生活是有贡献的,这个家的运转很需要我,这一定比当妈的自己做好了饭,对着打游戏的孩子互换几十遍要好得多。

2、户外活动是个好办法

正好是春天,昨天Carrie去郊外玩,看见有卖风筝的,我当时买了一个。我放的时候,一群小孩子跟在我后面一起跑,高兴得不得了,有一个小姑娘跟不上,她爷爷背着她一起追我的风筝,大家玩得特别开心。

离开家里到户外,孩子能经历和自己平时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体验,他们的好奇心被放大了,要研究的东西更多了,自然不会只想着游戏了。

3、帮助孩子结交一些小伙伴。

就像Carrie刚才举的那个例子,小男孩放假在家,不让玩游戏、不让看电视、不让出门,这样小男孩还不被憋坏吗?如果能有要好的小伙伴一起玩,哪怕不让玩游戏,那一起拼图、堆积木、玩模型,哪怕是一起看书,都要比一个人有趣得多。

4、手机不止能玩游戏,还能拍照

其实手机拍照的功能,大人们都很喜欢,可是我们通常都是自己使用这个功能,去给孩子拍照。如果能够教会孩子使用相机,让孩子来拍摄自己喜欢事物,甚至能拍摄一段视频,记录生活的点滴,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我们担心孩子沉迷电子游戏,就因为害怕这些虚拟的游戏,导致孩子出现认知障碍和社交障碍的,而拍摄,正好能让孩子去更多地观察这个真实的世界。

总之,不想让孩子太过沉迷游戏,那就得让孩子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比游戏更有趣的事情可以做。


各位有经验的爸爸妈妈们,要是还有更多有趣的、生活中经常和孩子一起玩做的活动,请在评论中留言,我们一起分享分享。


Carrie萌育儿研习社


这不是个新问题。不只是现在,大概十几年前,就已经是一个问题了。当时的网瘾战争,杨叫兽,陶某人,应该老一些的玩家还能记得起来。

要回答这个问题,只需要找两组孩子,一组沉迷,一组不沉迷,一对比就有答案了。

那么,这么简单,为什么很多人弄不清呢?只要你去看看天天抱着手机不撒手却要让孩子勤写作业,自己睡着懒觉却让孩子按时上学,自己满口谎言却让孩子要说真话的某些父母,可能就明白了。很多人不是不知道答案,只是不接受答案而已。


来自火星的贪吃蛇


您好,我个人觉得孩子沉迷于游戏的主要原因有已下几点:

第一

您的孩子之所以玩游戏,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他所处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周边大人包括父母自身对小孩的影响尤其大,您试想您整天抱着手机电脑在孩子面前晃晃悠悠,您家的孩子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况且现在的小孩子们好奇心那么重,一旦开始接触游戏、手机,就会深陷其中。所以想要拯救孩子,您要先要克制自己,尽量不要在自家孩子面前去摆弄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

第二

孩子之所以玩游戏很大一个原因是孤独,玩伴少,交流的对象也少。现在许多家长每天忙着工作,每天忙着赚钱,希望孩子能过上更优越的生活,但是各位家长您想过吗?其实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你们的钱,而是我们能够多陪陪他们。所以抽出一小部分的时间来吧,多陪陪自己家的孩子。他们或许就会迷途知返,远离游戏。您说呢?

第三

对于许多的孩子来说,父母恨不得立马让孩子戒掉游戏,但是明确的可以告诉您,这个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您跟孩子去很好的沟通或者是谈判,最好是跟您自家的孩子约法三章,这样更好,例如:写完作业可以玩多上时间,考试进多少名后可以加玩多上时间,让孩子自觉养成一种习惯,慢慢的也就不会太过于迷恋游戏了。

第四

再就是建立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跳舞,跆拳道,画画等等课外活动。我觉得只要孩子的个人兴趣多了,广泛了,我相信您的孩子也不会只是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游戏了吧。您说呢?但是在这强调的一点是各位家长不要去强迫孩子做一些他不喜欢的,例如孩子不喜欢画画,您还非得给他报个强化班等等,往往这个时候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不了自己,就在游戏中去寻找自我。各位亲爱的父母一定切记。

第五

您也可以每个星期带这孩子出去游玩,散散心,不是说非得去花钱去什么地方旅游啊,孩子的世界是未知的,各位家长您就是孩子的领路人,所以没事多带这孩子出去游玩下,散散心,让孩子发现更多新鲜的东西,发现不一样的美,不一样的世界。

最后诚挚祝愿各位家长的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嘟嘟嘚吧


我也是一枚游戏少年,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接触穿越火线这款游戏,虽说现在玩的人数大不如从前,但是能坚持十年+也是因为极度的热爱,孩子在一个爱玩儿的年纪,去玩儿网络游戏可能是再正常不过了,为什么一般的游戏不能像网络游戏去更吸引孩子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闲

这个原因呢是很重要的原因呢,那就是没有什么事去干,或者说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是比较差,一但接触到觉得很新奇,就很难放下。作为家长要正确的引导,不能一味的放纵,更不能只管强迫,要进行思想教育,要让他自己懂。会更好的更快的戒掉

二:虚荣心

这个可能不只是小孩子,大人也是比比皆是。在现实生活中受不到重视或者感觉不到存在感,尝试过游戏后,喜欢上那个虚拟的世界,如果自己玩儿的比较好,更是可以觉得可以”统领“那个世界。在网络世界说什么做什么也是没有人看到你真是的面目。久而久之也是变成了一种习惯 更是很难去改变了。

三:新鲜

还有一种原因呢就是新鲜导致迈出第一步,没有接触过得东西总是觉得很新奇,比如在二三十年前,一天玩儿的游戏就那些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游戏,开始玩儿后觉得很好玩,里面又可以单打独斗,也可以团队合作。我记得小的时候同学过生日或者干什么事情 一堆人 没事情干 就钻到网吧去打一天游戏。

孩子打游戏 有大人觉得不务正业的可以思想教育让改正,如果真的没办法改正。孩子也是觉得很有天赋,其实也是可以吃这一碗饭,毕竟现在的时代,打游戏发家致富的可谓是比比皆是,只要能让孩子坚持一件事。总会有发光的机会,毕竟现在很多人能坚持很多年的事情也就无非娘胎里带的吃饭睡觉呼吸那些了,能坚持并不容易


卜壹U


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

单从孩子沉迷游戏来说,应该问:为什么现在的我们越来越沉迷游戏。

因为孩子是跟着大人学习,大人在玩,他才会玩。

每天有那么多的游戏开发商,变着法儿的满足我们的游戏体验和视觉要求,这就相当于是古时候那些奸臣贼子,一味的迎合上意。

但是这样的帝王基本上都是被耽误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都成了这样,都在被耽误。不仅仅是孩子。


充国县人


第一:家庭原因,得不到关爱。或者说要求高。孩子心理需要的预期和现实不符,家里希望的预期孩子无法达到。

第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武侠梦。而现实不能施展。游戏里呼风唤雨的大侠能填补心里空虚。

第三: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或者还有同学之间的摩擦。现实得不到一种释放。游戏里游友的关心劝导都会给孩子心里补充。

第四:其实也是和第三一个道理。当现实生活不能给心里慰藉。有一些话等现实说不出口。游戏里大家天各一方的,各种话都能说。久而久之。游戏就是一个轻松的地方。这和成年人去ktv这些地方放松一个道理。

适度游戏有益心理健康。过度沉迷就不行了。还是要家人朋友经常关注并陪伴引导。

一个曾经几个月几个月不出网吧门口的人的回答。


小脚丫43319673


一方面是时代变化,小孩过早接触网络,特别是手机的更新换代。手机游戏多的一塌糊涂,能杜绝小孩不玩手机吗?不能,只能引导。多陪陪孩子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有趣的客串


一个沉迷游戏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和谐的原生家庭,一对不作为的父母,一个不快乐缺乏安全感温暖感的童年。

其实,孩子沉迷游戏和大人沉迷玩手机刷朋友圈刷抖音,基本一个道理的,在虚拟现实中寻找所缺的爱与满足、存在感与价值感、找一群同样的人。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无非就是新奇性和确定性的矛盾演绎。

一般游戏通过新奇性来吸引人,不同游戏以其特有的新奇性吸引了不同的人群,然后通过新鲜内容/奖品/道具/团队建立游戏中的存在感或者在虚拟现实中党同伐异标记个体独特,往往还通过重重关卡设计刷出个人价值感导致沉迷其中。

玩游戏其实无关年龄,与寂寞或者空虚或者现实挫败相关。对于小孩子来说,经常是父母陪伴不够,运动不够,大点的孩子还与现实学习或交友中的挫败有关。

对于大人来说,缺爱,不付出爱,或者孤单寂寞冷,或者工作不顺利。比如在游戏在寻找价值感,刷抖音让内心不寂寞,刷朋友圈微博党同伐异,极端的游戏比如赌博吸毒,不一而足,等等吧。


赢在陪伴


为什么孩子会沉迷游戏?说来话长,话说原始社会一次大饥荒,为了抵御饥饿的侵袭,大家围着篝火讲故事、做游戏,分散对食物的注意力,就这样扛过了二十多天。人们发现做游戏可以排解情绪、缓解压力,可以续命,从此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游戏。所以

爱好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是我们远古祖先的遗传基因带来的。

明代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一个人没有兴趣爱好,没有缺点是很可怕的,头条上有人问你身边有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的人吗,这样的人一定存在,但绝不是多数人的常态。我们成人都做不了只工作不玩乐的圣人,何况孩子,爱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啊。

这里说的游戏应该是指手游、电脑等电子游戏吧。

为什么孩子一玩游戏就沉迷其中,因为游戏的设计遵循了心理学原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未来学家简 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谈到:游戏可以弥补现实世界中的不足,提升幸福感。孩子们谁不幻想上天下海、无所不能,这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因此在玩游戏时,孩子们容易进入忘我的境界,心理学中叫做“心流”体验,这是人产生幸福感的源泉。

听上去似乎孩子爱玩游戏从天性和人为设计上都是很难避免和控制的,但是我们往往看到,沉迷游戏中的孩子少有优等生,

很多人误以为是游戏耽误了学习,其实有很大的可能是孩子已经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了,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获得成就感。

成绩好的孩子玩游戏就比较有节制,很少沉迷在游戏中,是他们父母管得严?还是自控力强,或者他们不擅长玩游戏?其实有些优秀的孩子连游戏都比普通的学生玩得更好。他们没有沉迷固然有家庭环境和自我约束的影响,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一些优秀的孩子把学习当成乐趣,他们能从求知中获得满足感 。心理学中也有证实:心流体验在工作和学习中产生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能帮助孩子在虚拟游戏中体验到的快感在现实生活中也能获得,是不是可以孩子对游戏的依赖?让人觉得好玩的游戏都符合这四大特点:一是宏大的目标,二是清晰的规则,三是自愿参与,四是及时反馈。试想一下,如果把孩子的学习生活也进行游戏化的设计,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目标,拟定奖惩条款(尽量设定非物质化地奖励),达成任务及时兑现承诺,甚至可以召开一些有仪式感的庆祝活动。让孩子的生活丰富有趣起来,对游戏的依赖就会少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