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一部史书——《三国志》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部史书,希望打击能喜欢。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一部史书——《三国志》


《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曹魏的《魏书》与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一部史书——《三国志》


说起《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华阳国志》《晋书》有记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

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一部史书——《三国志》


陈寿出生时,蜀国已经是后主刘禅登基,2岁时诸葛亮逝世。是一个完全的蜀人,30岁时蜀亡。以史官身份成为魏臣,直到吴亡之后开始写《三国志》。

他是从蜀到晋,历经一切分分合合的人。所以需要解决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在蜀国被灭之后,前蜀人在魏国娶妻的话,蜀国魏国两个正妻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总体来说,陈寿的时代不比司马迁的时代,司马迁的时代是汉朝最好的时代,但陈寿的时代是乱世与初一统的时代。陈寿作为当时的史官,研习过当时的三部最经典史书,《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史学素养是毋庸置疑的。

《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一部史书——《三国志》


在内容方面,《三国志》没有撰述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和表,是个缺失,纵使本纪列传内容也显得简略。唐朝房玄龄撰写的《晋书·陈寿传》,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至于《三国志》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粉饰,则属事实,备受批评。

《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一部史书——《三国志》


在史实方面,《三国志》因当时政治条件、陈寿个人私仇以及其所参考的材料等方面原因,在部分史实方面记载有曲笔,部分人物记载有严重的背离。魏书部分所主要参考王沈所著《魏书》,《史通·直书》批评《三国志》和《魏书》对于司马家族对诸葛亮的作战不利闭口不言,有失史家之风范。清朝国学大家钱大昕为何晏辩诬,批评《三国志》记录不实,指出陈寿这帮人因为何晏与司马懿有过节,所以给写的传记多有污蔑之词,而何夔、裴潜、郑浑、杜畿、陈矫、卫觊、贾逵、王昶等人,因为这些人子孙在晋显达,他们的传记颇多溢美之词。

《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一部史书——《三国志》


宋代唐庚则批评《三国志》以“蜀”称呼刘备、刘禅的政权,认为终此政权,自己从未使用过“蜀”字,而陈寿为了显示魏晋的正统,故意使用蜀而不用其正式国号“汉”,是前所未闻的史家不书国号的怪例。并认为作者用意如此,则其书中褒贬也不可信。唐庚还记载王安石称:“三国可喜事甚多,悉为陈寿所坏。”并劝欧阳修重修三国史。

《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一部史书——《三国志》


历史巨人毛泽东一贯强调“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研读历史。《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中著名的“前四史”之一,更是他反复研读的对象。据统计,毛泽东晚年读的《二十四史》文本,写下批注文字的共有15种史198条,3583个字。其中对《三国志集解》的批注文字就有25条,1739个字,几乎占了所批字数的一半,可见毛泽东研读《三国志》所下功夫之深!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认真研读他深刻精到的批注文字和有关讲话,至今仍有醍醐灌顶的深深教益。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读《三国志》,是这位伟大革命家分析三国著名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显著特点。

毛泽东研读《三国志》,不像一般读书人那样只注重背记历史知识照本宣科,而是对史料重在辨别真伪,从科学分析史料中形成独到见解;也不像一般历史研究者那样只看重繁琐考证专注于细枝末节,而是着眼大局重在探索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毛泽东始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读《三国志》,始终坚持古为今用原则指导当前的实践,这一点是我们研读历史书籍应认真加以学习和借鉴的。

《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一部史书——《三国志》


喜欢读历史的朋友,大家应该都知道。读史对我们的人生态度和处事的眼界都有实质性的影响和浸润。历史是有温度的,历史的背后也是有血肉的。 在记载三国历史的众多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三国志》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喜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一部史书——《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