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歌曲的亮點是什麼?

惠恩生物


民謠最大的亮點就是創作的素材都來源於生活,創作腳踏實地,拒絕假大空,從平凡人們的日常視角入手,歌唱愛情,歌唱事業,歌唱社會。趙雷是其中的代表。



藏嘉


一個人,一把琴,一瓶酒,不難唱的調子,安靜的和絃。

說著藏在歌裡的故事,不管你怎麼理解,安靜的聽完,勾起一點回憶,喜歡我的歌,我們就是朋友。

我請朋友喝酒。

別喝醉,帶著三分酒意,我們接著說故事,談理想,談人生。

談談那個傷過你的女孩,也談談那個你對不起的姑娘。

喝完,唱完,感慨完,扔了酒瓶,背上吉他,上路。

再見還是朋友,我還給你唱歌。


溫度音樂1


“民謠”是這樣一種音樂形式,它及其簡單,簡單到一把吉他一副嗓子就可以完成整個音樂。但它又不那麼簡單,因為簡單的配器想要達到“豐滿”的音響效果,那就要求每件樂器都要比較出彩,演唱者聲音要具備某種特質,能給人一種過耳不忘的感覺,由於樂隊編制本身很小,聽眾對每種樂器和人聲的感覺都比較深刻,稍有不慎就立刻會被聽眾察覺,所以民謠大抵就和相聲差不多,門檻較低,誰都能來,但玩好了確實不容易。

國內的民謠樂隊很多,塞滿了各大酒吧和演藝場所,但諸如老狼,齊秦,葉蓓,朴樹……這樣真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民謠歌手,人數和唱流行歌的比起來確實不那麼多吧。

最早認識侃侃,是那首《滴答》,這首歌符合一首出色民謠的一切特性,簡單、樸實、歌詞朗朗上口、演唱平淡中透露著一絲滄桑、配器簡約卻亮點頗多……在現今這個民謠沒落的時代表現的可圈可點。

侃侃的音樂談不上創新,實際上頗有一種“迴歸”的感覺,聽她的音樂,彷彿那個用歌聲就可以訴說快樂、憂鬱、愁悶和痛苦的民謠黃金時代。

這張專輯的錄音方式接近於“HiFi”錄音,這種錄音方式一般是伽菲珈而,孫露,張瑋伽,黑鴨子這幫棚蟲慣用的方式,聲場很近,動態較大,聲音密度高,顯得非常豐滿(就是XX金曲的那種錄音感覺),我倒是覺得如果採用Lo-Fi或者近場直錄方式會更加出色(好像有一首歌是這樣錄的),這樣聲場就會自然的多,而且也更符合民謠的“大眾”範兒。不過錄音還是很不錯的,能較好的體現出音樂的內在,這也體現出國內錄音技術和錄音審美的進步。

民謠是一種“值得去聽歌詞”的音樂,它更像是一種配樂詩,歌詞本身就要求有韻律和意境上的美感,是體現創作意圖的重要部分,所以侃侃的演唱中,每一個字都彷彿是用力在唱出來(這種唱法在很多歌手身上很明顯,比如朴樹,老狼,早期的許巍,張楚等等),顯然這是一種缺乏聲樂訓練的表現,在吐字發聲上就顯得生硬而且不連貫,但這樣反而能表現出歌者的真誠與樸實(這種感覺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到無法表現出來了,這也就是民謠為什麼紮根民間的又一個原因吧),略微沙啞的女中音,帶著一絲慵懶和俏皮,聲音厚度適中偏甜……侃侃表現出來的,就像鄰家憂鬱又很會唱歌的大姐姐那樣,的確是讓人可以沉迷的嗓音。

民謠類音樂的配器往往都很出彩,有著很多小炫技在裡面,特別是吉他,手鼓的演奏(這張專輯裡沒有出現吹奏類樂器如十孔口琴,也是一個遺憾),小花樣挺多,值得去關注。

推薦《蒲公英》,這首歌層次非常好,歌詞也很有意思,屬於那種屌絲逆襲很勵志的歌曲。



暮塵沙洲


我們知道,音樂的種類繁多,像流行音樂,重金屬音樂,鄉村音樂...近幾年,民間歌謠(就是民謠)就像一團火,越來越大,燃燒著廣大人民的心。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小偉給大家解說一下民謠歌曲的亮點是什麼。

1. 民謠早期就存在,並且各個國家都有,當時其內容主要有戰爭,宗教...都體現出濃烈的民族氣息和色彩,在當時也是挺受歡迎的。近年,國內也是湧起了大批民謠歌手,但是主題是有發生變化的但都不是以抒發什麼戰爭,宗教為主題,畢竟現在也是和平年代,而是寫入一些自己的情懷,對人生的感想,以及自己接觸,經歷的一些事。現如今,很多人聽音樂,並且愛上某首音樂,不再是因為它悅耳,更是歌曲的詞和所帶的情懷感動了自己。人都說,人最怕聽懂某首音樂。因為能夠感同身受的也是自己親身經歷的有故事的人。

2. 現在民謠聽起來都比較傷感,像近些年火的一些民謠歌手,宋冬野,趙雷,貳佰...尤其宋冬野的歌,歌詞本身也傷感,再加上他那有故事的嗓音,給人的感覺就不太一樣,很容易觸動那些有故事的人。這個時代,不像很多年前,不用考慮戰爭,基本上不用再為生存等問題糾結,很多人變得很感性,對自己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很容易帶有太多的情感,當聽到同樣帶有這樣感情色彩的歌時,就產生了共鳴,所以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也有人說,訴說情感的歌也是特別多,不止是民謠。是的,不僅僅是民謠,但是民謠就是接近民間,接近群眾,也容易被人們接受,認可。當然,一首歌能受到大家的追捧,它的節奏感,好聽度也是不容忽視的。

3. 現在的很多民謠聽上去給人的感覺也不錯,讓人感覺很舒服,甚至不亞於一些專業歌手的作曲。每個人都是喜歡聽有節奏感,好聽的音樂。雖然這些民謠不像著名歌手的唱作,你一發行就會有粉絲們去追崇它,但是"是金子總會有閃閃發光的那天"。當一首歌是真的好的時候,總有人去發現他,然後慢慢的傳播開。這些民謠也是,因為它好聽,所以喜歡它的人也是越來越多。這也是當代年輕人的特色,發現新事物的能力總是很強還很快。

所以啊,民謠的爆火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好的東西才會受到大眾的追捧。但是啊,我們發現現在的很多民謠還是太傷感,人總是要積極一點。所以,在這裡也是希望喜歡民謠的人能夠看開,能夠積極,畢竟人的一生是彌足珍貴的,誰都不能判定它的長短,能夠開心還是要開心的度過。因此,也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開心的,向上的,沒有那麼多故事的民謠呈現給大家,讓大家全面的領會民謠這一藝術色彩,也希望喜歡民謠的人越來越多。

以上就是小偉對民謠歌曲亮點的看法,謝謝採納。


小偉唱情歌


先認真回答問題。

民謠,嚴格來說,以1950s的民謠復興運動為界線,分為 folk music 和 folk revival music (或者叫 contemporary folk music)兩大類。1950年以後的民謠大多數屬於第二類。

回到中國,毋庸置疑,最近所有的民謠,無論是站在所謂“鄙視鏈”頂端的李志、萬曉利等,還是所謂的“選秀民謠”,都可以歸為民謠復興以後的產物。

回到問題本身,現在在中國所傳唱的民謠,從本質上屬於流行音樂的一部分,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關於民謠的特點,也是眾說紛紜,因為民謠畢竟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音樂形式,學校、教材裡都不會教你的,況且中外的民謠雖然都叫“folk music”,但風格卻出奇的不相似。

我只能談談我自己的理解。

1. 一般來說,民謠是以民謠吉他為主要伴奏的。其他樂器方面,合成器、口琴、鋼琴、大提琴、小提琴、低音提琴、中音提琴等都有人加過,所以總結不出一般特點。

2. 歌詞方面,既有較為詩意、隱喻性強的歌詞(堯十三),又有較為直白、質樸的(萬曉利:被劊子手砍下了人頭= =),所以也總結不出一般規律。只能說,一般敘事性歌詞比較多。

3. 編曲方面,都不會特別複雜,像後搖、前衛隨隨便便就十幾二十分鐘的規模,民謠都沒有。但是民謠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比較柔和平緩,不會有超級強烈的鼓點。

4.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情感共鳴。我一開始聽鳥語的人的時候,真的是一點情感共鳴都沒有,覺得合成器音效難聽、歌詞不押韻且晦澀。但是聽得多了,也漸漸可以領會到其中的情感,甚至有一次在地鐵上聽的時候,感受到無比的孤寂,不小心流眼淚。

好了,說了那麼多。我覺得啊,認為聽民謠就是聽逼格、並且鄙視其他音樂的人,就是無知,用我同學的話來說,就是“中二病”。

聽歌又不是聽優越感,找優越感的話,直接去聽塞戈維亞、聽塔雷加這類古典音樂好了,逼格比流行音樂高了不知道多少。

認真欣賞自己喜歡的、同時尊重別人所喜愛的,就是最好的聽眾了。難道指望全世界人都圍繞著你轉?

商業化的民謠就垃圾了?

民謠就要小眾?神tm小眾=高雅,流行=低俗的邏輯。

民謠音樂人不要吃飯啊?人家就甘願小眾啊?

優越粉詛咒這些音樂人的作品保持小眾,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音樂這行吃飯不容易,哪個音樂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傳遍大江南北?有這個閒工夫扯逼格,倒是多買幾張專輯、多聽幾次live支持一下他們啊!

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喜歡什麼音樂的權利,你可以不喜歡選秀民謠,但是不能阻止別人喜歡、也沒資格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冷嘲熱諷。這種做法跟大家口中嘲笑的小學生有什麼區別?

最後,對於中國好聲音也好,我是歌手也好,我都是很喜愛的,他們讓大家知道了很多以前小眾的音樂,改變了搖滾和民謠在大家心中的僵化、神秘的形象。


世界古典音樂大師


民謠亮點在真情

當電影《醉鄉民謠》裡響起《500Miles》時,無論你是初次聽到,還是再次重溫,無不被這溫暖質樸的真情所打動,所有悲傷的往事隨著旋律都緩緩喚起了溫情。當七十年代的《Yesterday Once More》緩緩響起時,你瞬間便把你拉回了記憶中最美好的時光。民謠不允許做作,也不必要華麗,需要用最真摯的性情去創作去演唱。


民謠的亮點在優美的意境

2016年、2017年,一首《成都》火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好多的城市的街頭都有人彈著吉他唱著《成都》。《成都》那優美的曲調、迷人的吉他,總是能把人帶入舒服的成都街頭。還有一首特別好聽,能單曲循環的是陳斐(浩子)的《粘青》,我曾經連續聽了30遍,這首歌把我帶入了清幽的竹海深處,我情願迷失在音樂中,無法自拔。




民謠的亮點在現場彈唱

不管是當紅民謠還是普通的大眾,都有可能抱起一把吉他就開始給你娓娓唱來,鋼琴雖是樂器之王,但是沒有吉他那樣可以隨身攜帶的親和力,所以喜歡吉他彈唱的歌迷來說,永遠是民謠的忠實粉絲,因為在廣大歌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彈唱中,又有新的民謠金曲誕生了,民謠就是這樣生生不息地唱著每一個民族最有生命力的歌......


柯勁


第一集《樂園》

講述了發生在四川藏區不同地方的六個故事:若爾蓋縣崇爾鄉是梅花鹿的天堂,但在秋收季節,梅花鹿卻成為莊稼的威脅,為保護莊稼又不傷害梅花鹿,當地村民與鹿群鬥智鬥勇;帕花甲決定把在比賽中贏得冠軍的馬賣給一傢俱樂部,但是小兒子卻捨不得與馬兒分離;多吉一家以放養犛牛為生,每年轉場6次,犛牛成為一家人最寶貴的財富;金川梨花溝一位老奶奶熬製的梨膏,品質極好,老奶奶是整個家族的精神支柱;澤仁拉姆是家裡的第三代裁縫,她的生活因為設計師五之的到來,發生了變化……

第二集《傳承》

這一集講的是“傳承”,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丹巴的女子成人禮、莫斯卡的格薩爾王藏戲、傳統的藏香製作、寺廟排演的金剛舞……都在本集中展現。在這一集中,傳承,在藏區,很多時候意味著擁抱快樂。

第三集《秘境》

中國是一個不缺乏“秘境”的國度。在香巴拉深處,在藏區,秘境無處不在。“90後”哈佛博士王正陽,在藏區探秘和科研的過程中,實現了傳統民間智慧與當代科學的銜接與對話。年輕的考古工作者同樣體現了這種探索的精神,即使是一塊陶片,對他們來說都彌足珍貴。傈僳族採馬蜂、養馬蜂的故事,則是一個有關傳統生存之道的敘事。

第四集《相遇》

一對夫妻的小家裡來了一個特別的成員——白唇鹿,他們知道,這隻無意中撿來的小鹿長大後也許會跑回山裡去,還沒到離別之時,他們已經難分難捨;藏族小夥與江蘇姑娘相遇在杜巴廣場上,他們發展成了戀人關係,喜歡旅行的他們騎著摩托車,行走在亞洲各個國家;捷克小夥馬克斯和妻子卓瑪,相遇在川西藏區的塔公草原,兩人經營著自己的小店。 第五集《心願》

藏族姑娘立志做個好藏醫;來自國外的植物學家想在藏區推廣蔓越莓;藏族攝影師想用傳統藏紙印刷攝影作品;民間音樂人赴民間採風,收集藏族傳統民謠歌曲,並讓更多孩子分享自己的心願;年輕的景區規劃師,想幫助傳統村寨發展旅遊……每一個小小的心願,都很執著。


康巴Danzhou


民謠就是民間流行的、具有歌謠體特徵的歌唱形式。表現內容十分廣泛,主要詮釋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感。根據不同的內容分為:校園民謠、都市民謠等。校園民謠主要是以表現校園生活為題材。說到這我們會自然而然的想起羅大佑的《童年》、《光陰的故事》,老狼的《同桌的你》等等。都市民謠是以更廣泛的題材,觸及複雜社會的平常人與事。比如李春波的《小芳》、艾敬的《我的1997》、孫浩的《中華民謠》等。

民謠歌曲音域不是很寬,旋律優美,少有大的情感起伏,在聲音運用上不太注重技巧,它的亮點就是:音色自然親切,情感自然流露。樸實、簡單、率真、隨性、好聽、易流傳。聽起來就像一個清澈明朗的少年,抱著一把吉他,坐在陽光下低吟,微風和煦,把少年的歌聲吹向遠方。

民謠往往都是和吉他為伴,配上沙啞略帶滄桑的嗓音,押韻又朗朗上口的歌詞,緩和細柔的旋律,唱出故事,唱出經歷,唱出這個浮華年代裡純真的愛情,以及歌手對自己夢想純真的追求。羅大佑的《戀曲1990》就唱出了回不去的青春,再也見不到的人。近來又湧現了許多好聽的民謠歌曲。趙雷的《成都》就是由吉他的前奏開始,接著是略帶滄桑磁性的聲音“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昨夜的酒……”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那個讓人嚮往的小城裡。

《安和橋》、《南山南》也是很不錯又好聽的民謠歌曲。近期抖音很火的民謠歌手—隔壁老樊,創作的很多曲子都讓人聽了忍不住要單曲循環。別看他給自己起名叫“老樊”,其實一點也不老,是一個九零後年輕的民謠歌手,他的《我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聽似舒緩,實則熱切地抒發那份潛藏在心底的深情,完美地演繹了歌曲中交織的甜與苦、甘與澀。歌詞平平淡淡,旋律卻跌宕起伏,扣人心扉,充滿力道的嗓音,飽滿了無盡心酸與苦楚,帶給人的是無盡的感動與共鳴!一句“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唱出了多少人的曲折坎坷……

還有新近民謠歌手——枯木逢春。“你說也沒有感動到流淚的故事 這一輩子一無是處沒有大志 那些無奈的生活和睡不著的夜晚 那些深入骨髓冰冷的孤單”他的代表作有《我在昨天的夢裡又看見了你》、《這一生關於你的風景》、《亦是此間少年》、《那年》、《這城市風總是很大》。

民謠歌曲就是這麼有魅力,總是能觸動心底最柔軟的部分,激起我們的共鳴……


晉瑪笛聲


民謠亮點就是其特點,就是民間流行的具有歌謠體特徵的歌唱形式,表現內 容十分廣泛,主要是詮釋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感,根據 不同的內容分為校園民謠、都市民謠等。校園民謠主要是以表現校園生活為題材,如《童年》《同 桌的你》《光陰故事》等等。都市民謠是以更廣泛的題材觸及複雜社會的平常人與事。 如《我的1997》《小芳》《一封家書》等等。民謠歌曲音域不是很寬,旋律優美少有大的情感起伏,在 聲音運用上不太注重技巧,音色自然親切,情感自然流露。樸實、簡單、率真、隨性,好聽,易流傳,特別推薦中國 臺灣歌手張懸的作品。試試,你會發現如同一個鄰家妹妹抱著 一把吉他,坐在陽臺上低吟,陽光追逐微風,在鄰家妹妹的長 發上嬉戲,惹得烏黑的長髮飄揚。


時鬢


民謠就是民間流行的具有歌謠體特徵的歌唱形式,表現內容十分廣泛,主要是詮釋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感,根據不同的內容分為校園民謠、都市民謠等。校園民謠主要是以表現校園生活為題材,如《童年》《同 桌的你》《光陰故事》等等。都市民謠是以更廣泛的題材觸及複雜社會的平常人與事。如《我的1997》《小芳》 《一 封家書》等等。民謠歌曲音域不是很寬, 旋律優美少有大的情感起伏,在聲音運用上不太注重技巧,音色自然親切,情感自然流露。樸實、簡單、率真、隨性,好聽,易流傳,特別推薦中國臺灣歌手張懸的作品。試試,你會發現如同- -個鄰家妹妹抱著-把吉他,坐在陽臺.上低吟,陽光追逐微風,在鄰家妹妹的長髮上嬉戲,惹得烏黑的長髮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