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智慧談:“無為”之境


《道德經》智慧談:“無為”之境

(一)、二元的客觀存在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所云: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用了這麼多排比句,並不是簡單地為了比較,而是在表明一個規律:所有的二元現象只是客觀的存在而已,不是對立的,不是絕對的。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無與有、難與易、長與短等等,都只是存在的一種形式罷了,他們是同存的。

《道德經》智慧談:“無為”之境

(二)、二元對立的主觀性

為什麼我們總會有對立的思維呢?那是因為人類有主觀的“好惡”!自己喜歡的,看的順的,就覺得好;不喜歡,看不順,就覺得不好!

同時,還有一個現象:同一個事物,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

同一個事物,為什麼會有好與不好的區別呢?原因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心去看待!

所以,我們眼裡的世界,並非客觀的世界,只是我們心裡的世界罷了!這就是老祖宗說的一句話“相由心生,境隨心轉”。而你的命運也是由你的“心”決定。

人類被主觀掌控之後,產生二元對立觀,產生了評判:“好壞,對錯,善惡,美醜”,進而產生了慾望、分別心和執著,隨後就是煩惱、情緒、對立、矛盾、衝突、戰爭等。

所以,前面講的那麼多概念和比較,都只是人類給的定義!這些都是容易生起分別心的內容,有分別心就有執著和慾望,就產生念頭,雜念紛飛,人心就不能安定,就容易煩惱。

《道德經》智慧談:“無為”之境

(三)、“無為”之境

聖人做事是“無為”的。有些人認為“無為”是什麼都不做,那不是老子的意思!

道家的 “無為”,就是佛家講的“無我”,儒家講的“中庸”;意思是跳出“自我”和“主觀”,而能真正順應自然規律的“為”,是無主觀之為,無刻意之為,無執著之為,無慾望之為,無分別心之為,無偏見之為……

也就是說,為人做事時,不陷入、不執著在自我狹隘的小世界裡,而不可自拔,自以為是,才能真正找出事物和做事的本質和竅門,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無為”是一個境界,是智慧,不是一種行為。“無為而不為”,意思是:做事“無為”,而自然而然的達到“無不為”;用“無為”的智慧去為人處事,最後一定會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比如,當你把事情圓滿完成後,你想讓人知道,那就是陷入“自我”。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如你鄰居王大叔是個修門的能手,但他生性耿直,有話都是直言不諱,經常說了難聽的話,讓你不舒服,而且生活習慣不好,身為鄰居的你對他很有意見。

有一天你家的門壞了,你自己又修不了;這時,你想到了王大叔,但因為你對他的不滿,你也在糾結要不要去找他幫忙。

這時,如果你因為對他的不滿產生的情緒,而不去找他,這個事就解決不了;而如果你能放下這種自我的執著,理性客觀的去面對問題,去求助於王大叔,這就是“無為”。

《道德經》智慧談:“無為”之境

(四)、聖人“無為”之境的表現

“行不言之教”,聖人做事,主要是自己去做,而不是號召別人做,更不是號召別人做而自己不做。

聖人像太陽,總是默默的觀照世界,用行為去照亮別人,低調謙遜,不是用言語去制約別人。當然,言語有時也是行為的一種,但聖人更重要的是身教,而不是言教。

“萬物做而不辭”,聖人不會干涉萬物的運作,不會說三道四,永遠只是自己默默的做事,尊重別人不同之見,尊重客觀,做了很多事情但不去說。

“生而不有”,很多事情因為他而成功,很多事物因為他而出現,但他不認為自己做了什麼。比如,釋迦牟尼講了四十九年經,卻說自己沒有說過一個字。

“為而不恃”,做成了事情,也不會自以為是,不會顯擺,不會想得到什麼回報。

“功成而弗局”,功成名就之後,也不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不因之而沾沾自喜。

歷史上有很多居功自傲的人,一旦功高蓋主,就會死於非命。而“無為”的智者,最後都是有很好的結果。典型的歷史人物有范蠡和文仲,張良和韓信。

想想看,假如你有一個下屬,他做事兢兢業業,能力極強,卻低調謙和,做成事都不居功,那你一定會喜歡他,會重視他,你一旦升職,也會帶著他一起升職!而如果他是一個高調的人,能力越強,你就越擔心他爬到你頭上,威脅你,這時你就會忌憚他,一有機會,就會讓他遠離你。

生活中的一切都這樣,做到“無為”,你就一定是個處處受歡迎的人。

美國總統華盛頓,獨立戰爭之後,他連續當了兩任總統,訂了許多持續到今天的政策,但兩任之後,他就自願放棄權利,不再謀求續認了!結果,幾百年來他一直被人敬仰,就像聖人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