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清代謎案:有靈性的嬰兒石


1

故事要從一塊石頭說起——


這是一塊長白山石,棕灰石身,間有白斑,一面平滑如被打磨,一面佈滿密密麻麻的小孔。最稀奇的,是這塊石頭的形態是嬰兒模樣——“手腳俱全”,嬰兒“面龐”帶有“笑意”。


孫氏初次生產那日,才知這是傳說中的“易產石”:咸豐帝縱慾無度,身子極虛,子嗣單薄,而慈禧便是憑藉此石順利誕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此後,慈禧才母憑子貴,平步青雲,成了不可一世的“老佛爺”。


後大清傾覆,紫禁城中太監宮女樹倒猢猻散。孫氏的婆婆便是當日乾清宮中看護易產石的宮女,離宮時沒有什麼貴重寶物可竊,遂順手牽羊,將此傳說中具有“神力”的寶貝偷走。


2

自此,易產石成了王家的秘寶,一眾妻妾但逢生產便以此石安枕,以求順產男丁。若是順產男嬰,更要將易產石置於男嬰搖籃內,感念冥冥之中神靈保佑。


孫氏憑此順利產下龍鳳胎,甚得老爺歡喜。但怪就怪在另外兩房死的死、流產的流產,皆不比孫氏幸運。自然,若非天意,便是人為。


那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一個夜晚了。


那晚的月亮白得淒厲,如溺死者蒼白森冷的臉色,月牙尖尖的彎鉤像極了匕首的收梢。


二房剛生產完,是個男嬰,全身紅撲撲的,剛出生頭髮也是黏溼地耷拉在小腦袋上,右胳膊上有一塊紅色梅花胎記。嬰兒睜不開眼,香甜酣睡。


待府中下了燈,孫氏便遣散守夜的下人,以二夫人大喜為由將小廝放了假。


3

多一個男嬰,便是來日繼承家產的多一個威脅。


孫氏潛入二房閣中,捂住男嬰口鼻,任由男嬰小手小腳並用掙扎,哪裡擺脫得了陌生的“龐然大物”的魔掌?


孫氏早已算計好,在二房生產過後命丫鬟將室內燻得暖洋洋的,明早睜開眼,男嬰死了,老爺查究起來,便將事先安排好的大夫召來,以“炭火燻炙過暖,嬰兒窒息而亡”為藉口瞞天過海,再將受命的丫鬟勒死,偽造成畏罪自殺狀,真相便成了埋在地下的腐屍,見不到天日。


4

男嬰死了,因呼吸困難,面容扭曲。


枕畔的易產石的“嬰兒臉”卻依舊保持“笑意“,男嬰的軀幹愈發慘白,易產石的石身顏色卻深了下去,夜色圍攏下,森森然多了冷厲之氣。


易產石本是靈物,福禍相依,孫氏開殺生先例,男嬰無故喪生,怨靈一時無法轉世,便以易產石為寄託,寓於其中,伺機而動。


三房生產時,孫氏在產婆中動手腳,產婆中有了內鬼,三房的生產怎能順利?


三房血崩,呻吟聲淒厲而嘶啞,痛不可抑之下,三房死死抓住了擱在手邊的易產石,抓出的血絲沁入石身,殷深幽怨。


血崩之下搶救無效,三房與腹中女胎齊齊喪命。


天地之間,男女各主陽陰,二女慘死,陰氣熾盛,怨恨難解,循著母體注入易產石內。易產石石身的血跡很快乾涸消失不見,只是顏色愈發深沉,彷彿飲足人血的鬼,十分淒厲。


5

不多久孫氏再度有喜。


臨盆前一夜,孫氏在供著易產石的神案前上香祈福。燈火昏暗,她注意不到嬰兒臉上的“笑意”已暗沉下去,如死嬰般纏繞怨氣,那眼也是空洞無著的。氣氛沉沉,如同等候審判。


事出有異,孫氏生產時房中的蠟燭總是被不知名的邪風颳滅,怎麼也點不著。


黑夜將老宅子包裹嚴實,驀地,易產石閃現一抹血光,又忽然黯淡,彷彿一隻伸冤的手觸及燙手的銅爐立即縮回。


無人見到這詭魅的一幕。


孫氏眼眸半開間,竟看見一個男嬰、一個女嬰擠逼著要從下體鑽進她的腹中,她慌亂掙扎,卻怎麼也掙扎不開那兩個嬰孩的手爪。


那男嬰已將他的頭顱伸了進去,她只覺得下身像要被撕裂,痛徹心扉。女嬰抬頭詭異地向她笑,雙眼卻是淵藪一般的黑不見底,女嬰的眼眸中緩緩淌下血,歪著頭向她爬去,伸出小手,將她脖子勒住,死死的,不肯放過。血債血償。


6

經此一嚇,孫氏倏地使盡渾身氣力,瞪大眼,淒厲叫聲撕裂夜幕。隨之降臨的是嬰兒啼哭。


“還有一個!”


孫氏復又呻吟掙扎,幾近虛脫,終於誕下一對龍鳳,卻再無力氣去看嬰孩模樣,孫氏沉沉睡去……


昏昏沉沉,不見天日,周圍也是一片混沌。


漸漸的,混沌之氣湧動不斷,化作滿目血色。


三房幽幽地現身了。她只穿一件生產時穿的白色單衣,頭髮披散著,只露出一雙無處訴冤的眸,唇色蒼白。


“姊姊。”三房語調悽迷。


孫氏迷糊地動了動。


“姊姊。“她又喚。


孫氏方悠悠睜開眼,撫頭起身,衣衫凌亂。


一轉身,卻見三房立在床畔俯身看她。


孫氏一驚之下往後逃躲。


待冷靜下來,孫氏卻指住三房道:“活著鬥不過我,死了還能拿我怎樣!”聲音雖響,卻明顯自信不足,氣勢上自先矮了一截——終究是心虛的。


三房死死盯住她,慼慼艾艾地道:“我殺不了你,但你的孩子才是報應。你的孩子……”說著便漸漸地笑起來,笑得愈加放肆,愈加痛快。那笑聲將孫氏聽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慄,一個哆嗦,自夢中驚醒。


7

孫氏心念電轉——她的孩子是報應?


孫氏忙跌跌撞撞去看搖籃裡沉睡的嬰孩。


將小被褥掀開,那男嬰右手胳膊上赫然是一塊紅色梅花胎記。


胎記的紅那樣刺目,像帶血的刀子在孫氏面前晃呀晃,沒有定數。


梅花胎記的位置與形狀跟記憶裡枉死的男嬰交疊重合,那男嬰的模樣也在孫氏腦海中清晰立體起來,再細看眼前自己的孩子,竟是一模一樣!


那女嬰呢,難道是三房腹中未能出世的女嬰?


他們回來了……


男嬰搖籃裡,易產石安靜躺著,“嬰兒臉”的“笑意”愈深。


驀地,易產石身上瀰漫隱隱的血光,亙古綿延似的,一直瀰漫著。


血光漸漸地,終於隱沒不見。


8

這是報應的收場?不不不,孫氏產下龍鳳胎的喜訊沒有延續多久,兩個孩子便相繼早夭,大夫說是胎裡不足,只有孫氏心裡清楚事情因果。孫氏雖知嬰孩前世,但畢竟今生是自己的骨肉,血脈相連,終是哀慟難抑。


孫氏先前誕下的一子一女也死於飲食,然而一番查究之下毫無進展。


自此易產石再無血光驟現,大約是孫氏已受孽因,往後無子奉養,晚景淒涼,石中冤魂雪恨,怨氣平復。


而一番變數之後,孫氏亦不敢再造殺孽,每日三次佛前功課不敢疏忽,一為超度亡魂,二為餘生無波無瀾,三呢?


並不敢奢求老來得子,大約是為良心二字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