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人的土味穿著

石門是新興都市,一切建築都在突飛猛進的進展著,在外表上已踏上近代都市之群,然骨子裡仍脫不離了農村的窠臼--1945年《華北新報》

解放前

儘管上世紀三十年代石家莊已建立起大型的紡織廠,且擁有上百家的洗衣、染衣、成衣、布料、首飾、鞋帽店鋪,但由於市民十之八九為四面八方、三教九流的移民,所以當時莊裡人著裝不甚講究,差異性較大。款式上有土布便衣、長袍馬褂,也有中山正裝和西服革履,材質上有錢人多為皮、毛、絲品甚至是舶來洋料,普通百姓則多是土布,與周邊農村居民穿著極為接近。如偶在石家莊街頭看到絲襪高跟、旗袍豔裙的時髦女性,那不問亦可知來自京津滬各大城市。三十年代後期民國政府倡導“新生活運動”,政府公職人員、鐵路企業員工、在校學生等均需著制服工裝,市裡行業特徵和職業標誌在服飾方面更加鮮明。到了四十年代中後期社會治安惡化綁票敲詐事件時有發生,更多石家莊市民無論是否闊綽都願意到大橋街淘幾件“估衣”穿在身上保平安。


石家莊人的土味穿著

田漢妻子 安娥(鹿泉人)


開放後

一片灰綠服飾的時代結束後,市民愛美的需求開始釋放,無論國營老店還是來莊做服裝生意的南方老闆都想抓住這個機會,老萬寶商場、人民商場、麗華商場、建華商場、解放路商場、惠中商廈、萬方商廈、珠璧城、華聯商廈、東購、藍天商廈陸續開張或翻新。班尼路、佐丹奴、寶獅尼、真維斯成了當時年輕人熱捧的洋品牌服飾,春節前逛天元、灣裡廟、福興閣成了市裡老百姓的年前儀式。“披著西裝在籃球場馳騁的市裡孩子炫耀著腳下鋥亮的耐克鞋”、“穿著香港墊肩款時裝的女孩們正準備去剪個“幸子頭””...這些“莊裡時尚”在大城市人的眼裡簡直土得無法直視。


石家莊人的土味穿著

新百廣場(上世紀九十年代)


互聯網時代

這個時代無論在京、在莊、在城、在鄉,無論你願意與否都會被偶像劇、綜藝、直播裡的俊男美女作統一的“時尚營銷”,都會在類似的電商平臺購買ZARA、阿瑪尼、紀梵希、優衣庫和足力健。扎克伯格說“通過互聯網創造更公平的世界”,在“公平”的過程中地域間的服飾差異和特色也正在逐漸消失。


石家莊人的土味穿著

看圖瞭解石家莊,歡迎討論和說出你的故事,請關注“枕頭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