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上的驢叫——《世說新語·傷逝》


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世說新語·傷逝篇》


葬禮上的驢叫——《世說新語·傷逝》


王仲宣,也就是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文帝就是曹丕。這則故事講的是在王粲去世後的葬禮上,曹丕作為他生前好友,知道他有喜歡聽驢叫的獨特愛好,就建議賓客們都學上一句給王粲送行,於是葬禮上便響起了此起彼伏地驢叫聲。這一年是公元217年,也是建安二十二年。


葬禮上的驢叫——《世說新語·傷逝》


建安二十二年,在史書上實在是平淡的一年,最大的事應該就是曹操設天子旌旗,立曹丕為太子,並且發兵南征孫權。但在《後漢書》中,也有輕描淡寫的一句“建安二十二年,是歲大疫“。這個”大疫“有多大呢?我們先不看平民的境況,一般來說貴族或者說上流社會總是更有足夠的資本來保障自己,但是據《王粲傳》載:“幹、琳、瑒、楨二十二年卒”,徐幹、陳琳、應瑒、劉楨這四位都是“建安七子”中的,加上王粲,也就是說這一年“建安七子”直接掛了五個,而他們的死因都是這場“大疫”。


葬禮上的驢叫——《世說新語·傷逝》


如果說這些人還不算貴族,那一年因瘟疫死去的人中還有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以及在赤壁之戰中立了大功的名將魯肅。而曹操於建安二十二年的二月與孫權在濡須口作戰,三月便已撤軍。曹操撤軍的一方面原因是孫權派徐詳請降示弱,另外一部分原因想必也是因為軍中瘟疫。軍中瘟疫盛行,光上層官員就死了三位,而鄴城又死了三位文士,那麼軍士和百姓死亡的人數就更多了。然而史書上只有一句,“建安二十二年,是歲大疫。”這大約就是歷史的殘酷吧!


葬禮上的驢叫——《世說新語·傷逝》


貴族尚如此,螻蟻百姓當何如?曹植在《說疫氣》一文中描述了當時的狀況:“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幾乎每個老百姓家裡都有感染瘟疫的,並且有一人傳染一家、一家覆滅一族的高度傳染性,其中幾乎滅族的就包括“醫聖”張仲景的家族,他的家族本是望族,人口達200餘口,但在不到十年的時間,三分之二都死於瘟疫,按理說張仲景作為醫生,其家族防護意識以及醫療資源都勝於他人,都不能倖免遇難,平民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葬禮上的驢叫——《世說新語·傷逝》


那這場瘟疫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呢?具體是水源汙染還是吃了什麼野味引起的已經無法證實,但它傳播的如此之廣,卻是有特殊原因的,那就是氣候。和明末發生的鼠疫一樣,漢末瘟疫流行也是異常寒冷的年份,雖然素有“暖冬多瘟疫”之說,但是在東漢末年,氣候的寒冷以及戰亂導致原本分散的人群開始集中往江南跑,甚至包括一些北方遊牧民族,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瘟疫在中原地區開始肆虐。


戰爭也是瘟疫肆虐的原因之一,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戰爭帶來的是大量人員的流動,以及無人處理的屍體,更關鍵的是,沉醉於戰爭的政治家們根本無暇對疫情做出防控措施,所以最後瘟疫消失的方式也和古代大多數瘟疫消失的方式一樣,那就是人死的差不多了,缺少了傳播媒介——自生自滅。


葬禮上的驢叫——《世說新語·傷逝》


這場瘟疫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東漢的滅亡,據載,在瘟疫爆發前的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57年)時,全國人口為5650萬,到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的時候,人口只剩下1600餘萬,銳減四分之三,當然頻繁的戰爭也是原因之一,但瘟疫在其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在重災區中原地區,三國末年時人口還不及漢代的十分之一,僅僅因為瘟疫減少的人口不下於千萬。


葬禮上的驢叫——《世說新語·傷逝》


如果數千萬的生命沒有來帶來警醒,人類仍然要在作死的邊緣反覆試探,那最後在你葬禮上發出驢叫的就只有死神了。


搜索關注吉時太學公眾號:jishitaixue,即可訂閱更多有趣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