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婚姻滿意度高於女性,大數據看背後的婚姻現狀


01

中國男性婚姻滿意度高於女性?


《社會心態藍皮書》中最受矚目的一項調查結果,就是男性和女性對婚姻滿意度的差異:中國男性對於婚姻的滿意度高於女性。


男性婚姻滿意度高於女性,大數據看背後的婚姻現狀


我想,對於這個結果,很多人都不感到意外。


就像網友留言寫的那樣,很多男性就管掙錢,回家之後既不參與家務,也不協助養育孩子。


相比之下,女性就辛苦多了。


不說要處理工作的各項事宜,光是處理家務和照護孩子就足以讓人身心俱疲了。如果是多代同堂,幾代人的關係尤其是婆媳關係處理不好,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女性對於婚姻的滿意度是比較差的。


男性婚姻滿意度高於女性,大數據看背後的婚姻現狀


男女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差異除了源自男女在婚姻關係中角色不對等,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男性所期待的和女性所期待的不一樣


一般來講,女性比男性對婚姻的期待更多也更高,而且,女性的期待更具體、細膩,男性的則相對單一、直接。


比如,老公的期待可能是老婆能夠支持自己、給足自己面子就行了。


而老婆的期待可能是老公不僅要養家,還能懂自己,尤其是在一些情緒波動時能夠及時發現並給予關懷。


雙方都按照自己期待的去滿足對方,結果自然是和對方的真實需求南轅北轍。


所以,我們應該看到男女雙方的差異,瞭解對方的期待,學會用對方希望的方式來滿足他的期待。


事實上,我們對於另一半的期待很容易受到社會規範的影響。


比如傳統上總認為女性要會燒菜做家務,才能掌握男性的心,如果一位女性不善家務,很容易被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


相對地,男性如果沒有出去賺錢,而是在家裡帶孩子、處理家務,也會被另眼相待。


這種差異性也使得夫妻雙方總是難以同頻。


國際知名大導演李安也經歷過這樣的窘境。他一度負責處理家務,而太太負責賺錢養家。對他們來說,要承受他人的眼光或許也不容易,不過有了他們的例子,你我都該慶幸自己可以拿他們來當擋箭牌,或是拿來取暖。


男性婚姻滿意度高於女性,大數據看背後的婚姻現狀


所以,


瞭解差異的同時,


我們也要練習轉換自己對於婚姻關係的期待。


如果你總是希望另一個人可以為自己付出,但自己又不想要付出,那麼這段關係肯定是不能延續的。


在這個年代,


除了把孩子生出來這件事,真的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定要讓女性負責的,同樣的,也沒有什麼事情一定是要男性負責的。


02

50歲以上的男性

對於婚姻的滿意度更高?


《社會心態藍皮書》還有一個和滿意度相關的調查結果,是相較於50歲以下的男性,50歲以上的男性對婚姻的滿意度更高。


這個結果還挺有意思的,


難道是因為孩子都已經成年,他們不需要負擔養育責任,所以對於婚姻更滿意嗎?


可是,前面我們提到了,很多男性原本就沒有花太多心思在養育孩子上。


等等,


關鍵或許不在於男性要不要養孩子,而在於孩子長大後,配偶能夠把更多的精力從孩子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一方面照顧增多,互動提升;


另一方面夫妻二人的交流增多,親密度提升,滿意度自然也就更高了。


這些說法看起來都合理,


但從報告書的完整分析中你會發現,


當我們把社會經濟變量、價值觀變量都考慮在內的時候,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對於婚姻的滿意度都不會受到年齡的影響。


那為什麼單獨看年齡與婚姻滿意度的時候,男性50歲前後在婚姻滿意度上有明顯差異呢?


在我看來,關鍵因素有兩個:


  • 第一,到了這個年紀,兒女大都已成家立業,人生的重要目標達成,感覺自己人生圓滿,特別有成就感,應該好好享受,沒什麼可不滿意的。


  • 第二,年紀越大的人會越認定自己會和另一半相守到老。當一個人有這種認知的時候,就會對於婚姻關係比較滿意。(注:在這份報告中,只納入已婚或是同居人的數據。)


03

別把調查結果

當作唯一的標尺


和這個結果有著相似結論的是,


2019年在英國知名的乾草文學藝術節上,


婚姻專家、英國倫敦政經大學教授保羅·多倫說道:


“婚姻對男人來說好處是比較多的,結婚不僅讓男人比較幸福,同時也讓男人比較健康。”


來個國內外調查結果大印證,似乎事情就更加板上釘釘了。


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


因為在2014年,


有研究團隊彙整了200多個婚姻滿意度的研究作分析比較,結果發現,兩性在婚姻滿意度上的差異微乎其微。


只有那些在接受婚姻治療的女性身上,才會發現女性對婚姻的滿意度是低於男性的。


我要提醒大家,


就算研究結果顯示男性對於婚姻比較滿意,


並不表示所有的男性對婚姻的滿意度都比老婆高,只是說明參與統計的男性對婚姻更滿意。


就拿這次《社會心態藍皮書》的結果,我們也可以看到,整體來說男性、女性基本上對婚姻都是滿意的 (男性:5.28 女性:5.10,在滿分為7分的標尺上)。


所以,


我們真的不用放大解讀這些研究調查的結果,


因為這些都只是反映了一個大的趨勢,並不能代表所有人,也不能把它當作標尺去衡量每一個人。


03

如何提升雙方

對婚姻的滿意度才是關鍵


與其探討男性為什麼比女性更滿意婚姻狀態,更重要的議題是怎麼讓雙方都能夠對婚姻更滿意。


從個人的層面上講,


男女雙方在結婚前應該多溝通,瞭解彼此對於婚後生活有什麼樣的期待和打算,婚前先攤牌總比婚後才抱怨好。


對很多夫妻來說,


和老人的關係常常是夫妻失和的導火線,像怎麼和公婆互動就是婚前一定要討論的話題。


未來要當媳婦的,不能想著自己逆來順受就好了,因為很容易把對公婆的不滿轉嫁到老公身上,雙方都會覺得自己很無辜。


除了和長輩的互動外,價值觀、對於養育下一代的態度都是應在婚前做規劃的。


這些事情拆開來看都不大,但全部累積在一起就會讓人難以承受。


所以,


你一定要在婚前跟另一半溝通,並且討論彼此的底線在哪裡。若雙方沒有辦法達成共識,那麼結婚後很容易變成怨偶。


從社會的層面上講,


不少夫妻的問題是間接受到社會規範的影響,比如很多人覺得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應該把家庭放在首位。


我們要儘量改變這些性別不對等的刻板印象。


就拿養育孩子為例,育嬰假應該是男女均等的,甚至應該給男性多一點兒,鼓勵男性多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


此外,媒體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不能只頌揚女性要如何把家裡的事處理好,也要提醒男性該怎麼扮演好家庭角色。


此外,我想跟大家分享下知名腦科學專家洪蘭的故事。


洪蘭老師是一個知識豐沛、談話風趣且性情耿直的女性,但只要她老公曾志朗博士在,她一定會把舞臺讓出來給他。即使想要補充,她也會盡量不讓自己成為焦點。


曾志朗對洪蘭也是很敬重的,不會自己獨享榮耀,而是讓她也能夠站上舞臺。


透過他們的婚姻故事,


我更加確信,


要讓男女都滿意婚姻的狀態,最核心的就是彼此尊重,做任何決策的時候,都把對方的需求放在心上。


最後,我想把一句英文諺語送給所有的男性朋友:Happy Wife Happy Life ,就是說老婆開心,日子好過。


因為女性心思比較細膩,很多時候,她們在意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和態度。很多時候,不需要你做太多,只是有心且用心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