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前言

近年來國漫遍地開花,而大火的《狐妖小紅娘》淚點與笑點並存,確實值得一看。這部國漫講述了在人與妖共處的世界中,人類白月初與狐妖塗山蘇蘇作為紅線仙,幫助妖與前世戀人轉世續緣的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其中每篇故事情節互相連接,又各自獨立,在11月底《狐妖小紅娘》開啟了新篇章《尾生篇》,講述了身為森林守護者的妖族少女月啼暇與人類少年胡尾生的故事。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狐妖小紅娘》尾聲篇(內有劇透)

前世的胡尾生以砍樹為生,陰差陽錯被月啼暇從水中救起之後對她一見鍾情,之後來到月啼暇家中提親。但胡尾生只是一個普通的人類少年,月啼暇卻是妖族公主,家裡擁有一大片森林,身份懸殊,被拒絕的同時遭到了靈魂拷問“家裡有帶院子的房子嗎?”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月啼婆婆對於胡尾生的問話

這放到現代社會妥妥的就是窮小子愛上白富美的劇情,之後可能被女主家用幾百萬砸臉然後黯然離去,(當然肯定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女主的幸福未來),但月啼暇卻並沒有放棄,她以性命相逼換來了婆婆同意他們轉世續緣,代價是今生今世再也不能相見。此時胡尾生也喊出了那句“我真的想這輩子就跟你在一起啊!”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前世兩人情投意合,按理說在胡尾生找回了前世記憶之後就應該皆大歡喜,但事實卻恰恰相反,胡尾生在回想起前世之後異常憤怒,甚至發動了月啼暇留在他體內的妖力,之後非常乾脆的拒絕了月啼暇轉身離去。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現世的胡尾生

胡尾生與月啼暇的矛盾所在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胡尾生對於月啼暇的態度有了如此大的轉變呢?其實是因為前世在相思樹下許願之後,胡尾生實在是不甘心此生不復相見,於是每天都會到月啼暇家下表明真心,不忍胡尾生如此受苦的月啼暇最終決定私奔,相約在十五的晚上橋下見面。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前世淹死在橋下的胡尾生

十五那天雨很大,胡尾生按照約定等在橋下,但直到河水淹沒了他的頭頂,卻依然沒有等來月啼暇,胡尾生緊緊抱住了一棵大樹,但最終還是體力不支沉入了河底,就這樣淹死在了橋下。

也正是因為如此,胡尾生認為月啼暇背信棄義,先放棄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所以就算回憶起了前世,胡尾生依然認為,這些僅僅是月啼暇為了擺脫他的一個騙局。雖然目前《尾生篇》尚在更新中,月啼暇有和苦衷尚未點明,但圍繞尾生抱柱而死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尾生為何不去橋上等?先找個地方避雨不好嗎?抱柱而死是真正的愛情還是毫無意義的死腦筋?

胡尾生為何會做出抱柱而死的舉動?

其實按照正常人的思維,雨勢如此之大,與其苦等致死,不如先找個地方躲雨。但胡尾生為何偏偏做出了這樣的舉動呢?

我們來仔細探究一下前面的故事情節,在胡尾生誤會月啼暇是以人工呼吸救起溺水的他之後,就一心決定要對她負責,帶著並不貴重,但或許已經是全部家當的禮物踏上了尋找月啼暇的路。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前世的胡尾生

他並不知道她住在哪裡,甚至不知道她姓甚名誰,但是堅定的認為她一定會在這片森林裡,於是喊著“麻花辮姑娘”喊了三天三夜,直至累昏。哪怕是轉世之後失去了前世所有的記憶,但是人生的理想依然是“靠自己的努力買一套帶院子的房子”。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現世的胡尾生

胡尾生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甚至可以說是“一根筋”,認定的事情一定會堅持去做,哪怕代價是巨大的,最終淹死在橋下的結果固然可悲,在目前看來著實迂腐,但也恰恰把胡尾生對於愛情的堅貞表現的淋漓盡致,約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喜歡一個人就會從一而終。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當代社會飛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簡單便捷,年輕人之間因為好感就開始一段感情,當新鮮感消退就分開已經見怪不怪了,所以如同胡尾生一樣“抱柱而死,至死方休”的感情,在看多了“快餐感情”之後就顯得十分可貴。

“抱柱而死”的由來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守信

“尾生與女子期於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莊子·雜篇·盜蹠》

作為一部國漫,《狐妖小紅娘》很好的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尾生篇》的故事便是來源於《莊子》,一個叫尾生的男子和心愛的姑娘相約在橋下相會,久等之後女子仍未赴約,橋下的水漲上來淹沒了尾生,但他仍堅持不肯離去,最後竟然抱橋柱溺亡。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也正是因為尾生這種令人感慨的守約精神,“尾生抱柱”就這樣流傳下來,人們把他當做了痴情以及信守承諾的象徵。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孔雀東南飛》

類似於尾生抱柱之類,對於愛情中的承諾至死方休的故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有許多記載,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就講述了焦仲卿、劉蘭芝夫婦被迫分離之後,發誓不再嫁娶,之後劉蘭芝因為孃家的逼迫而投水自盡,焦仲卿在聽到劉蘭芝的死訊之後選擇了吊死。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焦仲卿與劉蘭芝的結局是當時封建禮教下的產物,本是一對“結髮同枕蓆,黃泉共為友”,相敬相愛的夫妻,但卻要面對違背愛情誓約抑或是違背長輩意願的兩難選擇,最終劉蘭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寧願一死,也不願違背自己許下的誓言,而焦仲卿“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以此遵守當初“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的誓言。

雖然放到現代社會許多人無法理解這種固執,但是在中國古代,信守承諾是不可變通的原則問題,一言九鼎、一諾千金、金口玉言、說一不二、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種守信不僅體現在對於愛人的信守諾言,也體現在其他方面,韓信幼時流落街頭食不果腹,一位老婆婆同情他便經常給他飯吃,當時還很小的韓信對老人許諾長大一定會報答。後來韓信成為名將,果真將這位老婆婆接到身邊來侍奉。晉文公在攻打一座城池的時候曾經宣佈過“三天攻城不下,即刻退兵”,三天之後城內彈盡糧絕,離城破只一步之遙,但晉文公卻信守承諾主動退兵,反而感動了城內守軍主動投降。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而歷代文人墨客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常把尾生作為一個正面形象,李白在《長幹行》中寫道“常存抱柱信”,以此來比喻至死不渝的信念,駱賓王在《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中也以“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將心學松蕣”來比喻遵守承諾。

現代作品中類似於“尾生抱柱”的描繪

我在水中等你

水深及膝

淹腹

一寸寸漫至喉嚨

浮在河面上的兩隻眼睛

仍炯炯然

望向一條青石小徑

兩耳傾聽裙帶撫過薊草的窸窣

日日

月月

千百次升降於我脹大的體內

石柱上蒼苔歷歷

臂上長滿了牡蠣

發,在激流中盤纏如一窩水蛇

緊抱橋墩

我在千尋之下等你

水來

我在水中等你

火來

我在灰燼中等你

——《愛的辯證》

第一次讀到詩人洛夫的《愛的辯證》,猛然間想起青蔥歲月時那個自己,那時候覺得愛一個人就應該義無反顧,會因為約定而翹首以盼,會因為想念而輾轉反側,也會在給信中寫“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句子,就這麼把滿腔熱情毫無保留的給予對方。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的打磨,漸漸的對於愛情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但年少的戀愛還是讓我覺得勇敢又單純,雖然頭破血流也沒有結果,但經年之後其實並不後悔,只因能有愛的勇氣已經十分寶貴。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經典的美國電影《Waterloo Bridge》(也就是“滑鐵盧橋”),擁有一個十分詩意的中文譯名——《魂斷藍橋》,而如此貼切的譯名來源於一次徵名活動。

但大家是否知道為何偏偏是“藍橋”,而不是其他的什麼橋麼?其實是因為在《莊子》尾生抱柱的故事中,尾生與心愛的女子相約的地點正是藍橋,同為悲傷的愛情故事,所以使用“魂斷藍橋”確實是非常好的選擇。

總結

話題再說回最初,尾生抱柱而死雖然是愛情悲劇,但也正因其悲情色彩而更加動人,不僅僅是至死方休的愛情,還是極致的守信精神,尾生抱柱而死在我們如今看來確實是腦筋死板,甚至迂腐,其做法不可取,但畢竟尾生的思想還是受時代的限制,“尾生抱柱”抱的不僅僅是“柱”,更抱緊了他們之間的誓約,也抱緊了最後的希望。而其做法雖然不提倡,但遵守承諾依然是自古流傳的良好美德毋庸置疑。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水勢越來越大,水中的尾生卻沒有動搖,始終堅持等待著女子,還要等待多久,他不知道,等待或許沒有結果,但如果離去,就是放棄了唯一的希望,無論是《莊子》中的尾生,還是《狐妖小紅娘》中的胡尾生,他們都可以選擇放棄,走向另一條路,畢竟相比守信,性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顯然更重要。

“我不知道有沒有用,但至少,我也要為我們這份愛去努力,不惜一切的去努力。”——《狐妖小紅娘》

從《狐妖小紅娘》中胡尾生抱柱而死,淺談愛情中的守諾精神

放棄有多麼容易,但放棄也意味著錯過,而對於尾生這樣痴情的人來說,錯過顯然比等待更為痛苦,在尾生的心中,女子並非未來,只是洪水來得更快。

《莊子》中與尾生相約的女子被家人看守了一夜,好不容易逃出來卻只看到了尾生的屍體,最終也選擇了跟隨他而去,令我們惋惜,幸而《狐妖小紅娘》的出現可以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結局,在最近的劇集發展中,月啼暇已經找到了轉世之後的胡尾生,而當初沒有赴約的緣由其實在動漫中也已經給了觀眾暗示,我們就靜靜期待後續的發展,希望胡尾生這次能夠迎來happy ending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