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直言命題的矛盾關係

直言命題是必然性推理中比較簡單的一塊內容,但是由這個章節引出的矛盾關係基本貫穿了必然性推理的全部。那麼什麼是矛盾關係呢?簡單理解的話就是非此即彼的關係,邏輯裡面把同一素材的兩個命題永遠滿足一真一假關係稱為矛盾關係。直言命題的六種分類可以寫成三對矛盾關係,分別是:所有是的矛盾為有些非;所以非的矛盾是有些是;某個非的矛盾是某個是。那麼這些矛盾關係什麼時候用呢?今天中公教育帶大家瞭解一下。

一般在兩種情況下優先考慮矛盾,第一種情況,根據題幹論述為真(假),選假(真);第二種情況,題幹論述只有一真(假)時,即真假話問題時優先考慮矛盾。接下來我們就用一道例題來感受一下矛盾關係的考查形式。

【例1】六年級的某節語文課,甲乙丙丁四個同學中有一人沒來上課,其他三個人都來上課了,老師在事後詢問時,他們做了如下回答:

甲:乙沒有來

乙:我不但來上課了,還回答了問題

丙:我遲到了一會,但直到下課才走

丁:如果丙來了,那就是我沒有來

如果他們當中只有一個人說了謊,那麼下列成立的是:

A.丁沒有來上課 B.乙沒有來上課

C.丙沒有來上課 D.甲沒有來上課

【中公解析】答案A。根據題幹信息把四個人的話用邏輯命題的形式表述為:甲說:非乙,乙說:乙,丙說:丙(就是丙來上課的意思),丁說:丙⇒非丁。四個人中只有一句假話,並且發現甲說的話和乙矛盾,那麼根據矛盾關係性質可知甲乙必有一真一假,那麼丙丁的話就都為真話,結合丙丁的話可知,丙來了丁沒來,直接選擇A選項。

那麼如果這道題問說假話的是誰,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分析甲乙的話了,由題幹信息可知只有一人沒來,根據上述分析可直沒來的是丁,所以甲說的話就為假話。

通過這道題呀,我們發現對於矛盾關係在真假話問題中的應用,解題可分三步走:1.找矛盾,2.繞開矛盾分析其他話,3.回到矛盾中分析(一般涉及到判斷誰說的是真或假時)。矛盾關係的應用重在把握必有一真一假的性質,希望在做題時能巧用矛盾攻克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