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層衛生建設 鄉村疫情防治不留“盲區”

加強基層衛生建設 鄉村疫情防治不留“盲區”

加強基層衛生建設 鄉村疫情防治不留“盲區”

目前疫情防控焦點都集中在人口高度集中與快速流動的特大城市,其實對中國的鄉村地區健康素養的關注與提升,有著更為長遠與緊迫的意義。鄉村地區可能存在疫情防控盲區,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黃蛟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助理研究員,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與復旦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復旦大學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創新基地特聘研究員、國際系統動力學會(System Dynamics Society)成員,長期從事衛生政策與醫療保障等領域循證決策研究與系統仿真分析。


大城市嚴控下的鄉村盲區

當前疫情防控焦點集中在特大城市的疫情管控上。這無可厚非,大城市由於人口高度集中與快速流動都使得疫情防控風險與壓力並存,尤其是在迴流高峰期間。但這種風險與壓力是“短時”的,更為長遠與緊迫的是健康素養的關注與提升,尤其是在中國的鄉村地區。

筆者在疫情期間正身處鄉村地區,感受到了積極有為的疫情防控管理。比如村莊隔離措施,來自外地的車輛行人皆不可進入;比如對來自武漢地區家庭戶的隔離,且有專人協同管理保證住戶日常供應。然而,在這樣一個管理格局下,筆者接觸到不少案例並進行了口述記錄,比如“打牌與報警”、“聚會與口罩”、“站崗與衝突”等。這些案例均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鄉村地區健康素養有待進一步提升。


健康素養缺失導致疫情防控系統脆弱

疫情防控是由各環節構成的一個獨立運行系統,包括健康宣教、自我防護、篩查、隔離、治療、康復等環節,任何環節都會對防控系統造成影響。上述“打牌與報警”、“聚會與口罩”、“站崗與衝突”等案例體現了“自我防護”環節的薄弱。而這一環節的薄弱,很大程度上源於“健康宣教”的缺乏。筆者在前期研究中發現當前居民的健康訴求主要還是集中在門診、配藥等服務上,而對於健康諮詢、健康宣講等服務訴求還比較低(見圖1)[1];同時自我防護環節的薄弱又會影響後續的各個環節,總而導致整個防控系統的脆弱。

加強基層衛生建設 鄉村疫情防治不留“盲區”

基層衛生是推動健康素養提升的重要抓手

2009年新醫改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被倡導與重點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點)是基層衛生服務的主要構成機構,其主要職能除了醫療以外,還包括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及計劃生育技術指導[2]。可見,社區衛生服務亦是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基層機構。

在我國城市地區,家庭醫生制度逐漸建立完善,有序有效的分級診療制度被倡導。研究表明家庭醫生在促進衛生服務利用、慢病管理、醫療費用控制、滿意度與依從性方面皆具有積極影響[3],同時在健康促進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研究發現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具有顯著影響,接受健康教育的干預組高血壓用藥知識得分從干預前66.39分上升至干預12個月後的91.11分,遠高於未接受健康教育對照組(見表1)[4]。

表1 高血壓患者用藥知識得分

加強基層衛生建設 鄉村疫情防治不留“盲區”


加強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疫情嚴控之下鄉村地區諸多案例表明村民健康意識較為薄弱、加強健康素養已迫在眉睫。

第一,加強鄉村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當前鄉村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相對短缺、設施設備及技術水平也相對落後。建議從基層醫務人員待遇入手,加大對鄉村地區基層醫務工作者的激勵與培訓,激活其工作動力、同時加強醫務團隊能力建設。

第二,充分發揮鄉村基層衛生功能。基層衛生提供初級衛生保健服務(primary health care),除了日常門診外,應當充分發揮基層衛生的健康教育功能,構建適宜於鄉村地區特色的健康管理方式,維繫鄉土中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三,推動城鄉基層雙輪驅動發展。在完善城市基層衛生的同時,對鄉村地區基層衛生“補短板”,構建城鄉基層衛生的雙輪驅動發展,勢在必行。

健康素養提升不在一朝一夕,而基層衛生不僅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也是健康促進的重要推動者。疫情防控短期內的重點在隔離、臨床治療,而在更長遠視角下應當充分發揮基層衛生服務推動全民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參考文獻

[1].黃蛟靈,梁鴻,張偉勝,張建敏,汪潮,陳翔,劉姍姍,何蓉蓉,張宜民.上海市虹口區居民家庭醫生簽約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6):687-691.

[2].祝墡珠.全科醫療服務模式認識與發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2, 32(4):245-6.

[3].Huang JL, Lu W, Wang L, Zhang T, Liu CJ, Liu SS, Liang H, Zhang YM, Guo DF. A preliminary effect analysis of family doctor and medical insurance payment coordination reform in Shanghai, China [J]. BMC Family Practice.2019,20(1):1-10.

[4].郭靜,沈美,陳淑琴,李豔,史曉曉,吳建平,張宜民,劉茜,黃蛟靈.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用藥知識的干預及成效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9,33(08):29-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