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執行力”,大家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1/6、你對參謀長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喜歡看戰爭片的讀者一定對“參謀長”這個職位不陌生,包括高層的“參謀長”和基層的“參謀幹事”,好像敵軍的參謀長都是“胡參謀”,我軍的參謀長都是“小諸葛”。


從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參謀似乎是幕僚一樣為長官提供提建議的類似軍師一樣的角色,實際上,這只是參謀長職責中的一小部分,更主要的職責到底是什麼呢?


熟悉歐洲和日本軍事史的讀者一定會發現,參謀長這個角色和指揮官是平級的,甚至在某些特殊時期,參謀長可以不執行指揮官的決定,並向上級彙報。


再說現代企業,中國特色的管理“創新”之一就是“軍事化管理”,但實踐中,很少有公司設置了類似“參謀”這樣的角色。


最近看了一些軍事方面的書,忽然對企業管理中的某些現象有所感悟,正是從“參謀”這個角色開始的。


2/6、為什麼古代沒有參謀長?


把參謀理解成“軍師”是片面的,除了我們前面說到的“為長官提供信息”,它更大的作用是一個戰略向戰術轉化的過程,所以參謀這個角色在古代戰爭中是不存在的。


我們去試想一下,如果司令官決定圍城,他一定會直接下令“某某某,給你10天時間,帶三萬人馬,趕到某地,把城圍住,不要放走一個人。”


如果是看小說,讀者的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個畫面,三萬人馬從大軍中出來,走了一段距離,把一座城給圍住,好像敵軍是木偶大軍。


實際打仗要複雜多了,走哪條路?白天走還是晚上走?一路大軍還是兵分兩路?敵人發現了怎麼辦?要不要有其他軍隊配合干擾敵軍?到了敵軍那兒怎麼圍?目標哪裡有山哪裡有河?……


這些就是戰略和戰術的區別,戰術是由一堆可執行的具體命令組成,任何一個小細節出錯,都可能要了命。


但這些大將軍只管得了戰略,管不了具體的戰術,因為古代打仗常常連個準確的地圖都沒有,根本不能佈置太細。


更麻煩的是通訊不發達,十幾公里之外雙方就幾乎很難再聯繫了,戰場又瞬息萬變,如果事事需要司令官安排,就成了名符其實的瞎指揮。


宋代打仗為什麼不行,原因很多,某中有一個是皇帝不信任武將,派宦官當監軍,所有的作戰方案和具體任務都事先由這個人寫好下達,下面的將領只能執行,不能隨機應變,焉有不敗之理?


所以古代打仗的指揮系統都很粗糙,作戰指令只是一個原則上的安排。具體時間地點方式完全靠帶隊的將領經驗豐富,隨機應變,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有這一層意思。


那部隊之間的配合怎麼辦?靠的是平時訓練作戰時長期配合形成的默契——所以打仗好的,都是“岳家軍”“戚家軍”一類的“家軍”。


關於“執行力”,大家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早期西方也是如此,而且他們人口少,戰爭規模更小,像中國這種幾十萬人的戰爭很少會發生。


參謀這個角色是在歐洲近期戰爭中才誕生的。


拿破崙時代出現了幾萬人十幾萬人的大兵團戰役,武器種類、軍種、陣形都多了起來,西方人比較崇尚邏輯、崇尚理性,覺得這麼打仗不行,隨機因素太多,必須有專門的人把司令官的戰略意圖變成一系列可執行的戰術任務,於是,現代軍事中最重要的角色——參謀,就此誕生。


所以參謀長更大的作用是“把戰略轉化為戰術”。


3/6、參謀長是怎麼出現的?


參謀制度起源於德國,德軍中有這樣一句話:“聰明又懶惰的人,適合當司令官;聰明又勤快的人,適合當參謀長;愚蠢又勤快的人,可以當兵”。


為什麼司令官是“聰明又懶惰的人”呢?


我們去設想,如果你是前線最高指揮官,你現在想把敵軍從中間給穿插開來,分割成兩塊,


只要想明白了這件事,剩下來要做的就是下達一個命令,把你的戰略意圖表達出來。接下來,根據執行的反饋,一是決定這個戰略要不要變,二是決定下一階段怎麼打。


這一點,跟古代的最高指揮官沒太大的區別,所以講戰術的兵法,很快就會過時,但像《孫子兵法》這種講戰略的書,可以古今通用。


但現代戰爭跟古代戰爭,畢竟不同,管理的顆粒度就細多了,這個職責就落到了“聰明又勤快的”參謀長身上,他要負責把指揮官的戰略意圖,變成一系列可以執行的具體軍令——某某部隊在某某時間之內,達到某一個地點,某某軍隊在某某時候向某某方向運動,某某軍隊負責干擾阻擊敵軍,某某軍隊此期間一定要死守陣地,所以參謀部門是軍隊的“軍令系統”。


我們就以滑鐵盧戰役為例,看看如果參謀長不給力,會發生什麼。


拿破崙當時的想法是:“不能讓英軍和普軍會合,所以要一員勇將阻擋普軍,但我軍軍力也不足,所以還要隨時回來支援主戰場。”


這就是戰略意圖。聽起來很好懂,但問題在於領導不一定會說這麼簡潔明瞭的話,他可能把自己的思考過程也說了出來,同樣會涉及一些細節,比如說對怎麼包圍普軍提出具體要求,而這些細節很可能是矛盾的,可能跟戰場的實際情況相反,可能會傷害大戰略的執行。


這時,參謀長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


拿破崙的參謀長之前是路易斯·亞歷山大·貝爾蒂埃,它跟拿破崙相處了時間比較長,以至於一些士兵乾脆把貝爾蒂埃當作是“拿破崙的老婆”。他特別瞭解他思考和說話的方式,總能從繁雜的信息中,提取出最核心的戰略——既要阻止英普會合,又要隨時回來支援。


可偏偏他在滑鐵盧戰役之前就去世了,繼任的蘇爾特元帥作戰經驗非常豐富,可問題在於,他不懂戰略,或者是還沒有習慣拿破崙的說話方式,不理解拿破崙在想什麼。


從基層上來的人,有一個“優秀”品質,不理解也要理解,不知道怎麼執行也要執行,於是蘇爾特根據自己對拿破崙的理解,下達了兩個自相矛盾的命令:


第一、格魯希元帥應當儘快驅逐普軍;

第二,格魯希元帥要支援皇帝陛下。


格魯希將軍一聽就暈了,這到底要我幹嘛啊?於是他選擇了更明確的“儘快驅逐普軍”,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法軍主戰場一再失利,他卻領著大隊人馬在不遠處兜圈子,成為“滑鐵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看,參謀這個職位可不僅僅是個“軍師”,不但要理解司令官的戰略意圖,還要有實戰經驗,知道部隊在執行戰術的時候可能遇到的困難點,才能夠做出一個可執行的戰術方案,只要在理解戰略和轉化戰術上任意一點出錯,就會變成“胡參謀”。



關於“執行力”,大家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軍事我就懂這麼多,就不說了,但接下來,我就在想,為什麼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並沒有像參謀這麼一個“把戰略轉化為戰術”的角色呢?


4/6、為什麼公司沒有參謀長?


從戰略到戰術,對應到公司管理中,就是“公司戰略到具體執行”,這也是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比如說下面的情況:


老總:“明年,我們要把最有競爭力的產品下沉到幾個重點大區的三、四線城市……”


老總戰略方向一出來,大家就開始“戰術轉化”了


產品開發部經理:沒我啥事啊,還是那些產品……

管理生產的副總:明年新上的一條生產線,產能增加100%,肯定夠用了……

銷售總監:以前的幾個老經銷商,配合不錯,讓他們多招幾個大學畢業生,培訓一下……


看上去沒毛病,眾人齊呼:老總英明,明年增長100%。


可“下沉市場戰略”一旦展開,銷售部發現以前主力產品三四線城市根本賣不動,唯一能賣的一款產品,生產線來不及生產;產品部覺得銷售部對經銷商完全控制不了,根本不知道具體產品的銷售情況,新產品開發完全沒方向;經銷商抱怨,促銷幾天,供貨就跟不上了,等到產品大規模到貨,季度又不對了……


一個合理的公司戰略同樣要轉化為多部門協調的具體打法,部門同樣要理解高層的戰略,戰略才能最終落地。


比如,政府部門在實現一個重要的目標時,都有“XX領導小組”,組長是大領導或分管領導,成員是相關職能部門的頭頭,實際上就是負責“戰略轉化為戰術”的“參謀部聯席會議”。

關於“執行力”,大家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那為什麼現代公司並沒有參謀長這樣一個角色呢?


5/6、被分解的參謀長


我理解有幾個原因:


第一,軍隊上需要參謀,因為軍事行動時效性很強,軍隊都是臨時大規模的調集,各兵種之間的配合很重要,戰場上的信息瞬息萬變,所以需要事先做好詳細規劃,把一切可能發生的變化都想到。


而商業活動持續時間長,不需要事先想得很完備,可以在進行中試錯糾偏,迭代產品。


所以現代公司,各部門參與的“協調會”非常重要,實際上整個會議就承擔了“參謀長”這個職位的作用。當然這麼一來,如果不能把戰略變成戰術,那開會就是在浪費時間。


第二,軍隊的大部分部隊都沒有職能化,任務是隨機的,但公司的各種部門,不管是職能部門,還是產品部分,都是高度職能化的,可以自動把戰略分解為戰術動作。


就像前面的例子,各種部門經理可以將老總的戰略自動轉化為戰術,再加“部門聯席會議”,這就解決了溝通協調的問題,但“參謀”的另一個作用“領會戰略”意圖,怎麼解決呢?要麼CEO實戰經驗豐富,直接分解派發任務,把參謀的事給幹了,要麼中層管理者懂戰略,能夠自行配合。而更多的情況,是兩者結合起來。這就是第三點——


第三,一個500人以上規模的中型企業,CEO就只能管到戰略層面了,但絕大部分CEO都是從具體產品或職能部門上來的,不但管戰略,而且習慣主抓其中的一條線,有人擅長產品,有人擅長營銷,這就是最核心的部門。公司戰略往往從這個部門開始落實,其他部門“向前看齊”。


比如喬布斯擅長產品,他迴歸蘋果後做的改革就是砍掉90%的產品,專心做好幾個核心產品,不用去管別的條線,以產品為綱,綱舉目張,整個管理自然就理順了。


優秀的公司在實際經營中往往體現出資源配合的特點:在CEO熟悉的條線,安排執行上很強,特別“能打”的中層;而在CEO不擅長的條線,就需要更能理解公司戰略的中層。


上面三個機制,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戰略轉化戰術”的職責,但並不代表參謀角色缺席造成的問題就完全可以解決了。


在軍隊中,參謀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套機構,旅以上是參謀長,團以下是作戰參謀,實行垂直管理,這樣的設置是能夠保證為了保證高層的戰略意圖,能夠在基層得到執行。


二戰前日軍的參謀本部,更是與陸軍部平行的機構;現代美軍也實行的是軍政與軍令分離的系統。


參謀部門在戰爭年代實際還有“人才梯隊”的作用,在下半篇(下週二發)中,我將從這兩個角度,探討幾個公司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6/6、管理是一個技術問題


淝水之戰,一個偶然的錯誤軍令引發了幾十萬前秦大軍的突然崩潰,在古代戰爭史上,並不罕見。古代的技術手段解決不了“參謀長”的問題,只能對下強調作戰勇敢,對上強調主帥的智謀。


同樣,公司管理僅僅百年曆史,如何把戰略轉化為具體的戰術,手段同樣很粗糙,所以

管理學也喜歡把這個技術性的制度問題變成個人能力問題,對下強調員工的執行力,對上強調管理者的溝通能力。所以一旦遇到問題,上面不免覺得下面沒有執行力,下面埋怨上面瞎指揮。


從德魯克開始,管理就進入了人性探討的階段,很容易導致各方情緒化的對立,所以有些時候回過頭來,放下“效率、領導力、溝通力、激勵”等等定義含糊的名詞,心平氣和地把管理還原成一個技術問題,可能才是最好的出路。


首發於“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微信公眾號,每週一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