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英国卫生部长确诊新冠肺炎,会对英国疫情产生什么影响?


单纯这个事件看似只是随机的,但背后隐藏的问题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首先,随着英国卫生部长确诊新冠肺炎,英国民众的恐慌情绪可能会加重。虽然英国疫情目前表现平稳,没有大规模爆发,但因为媒体一直宣传英国可能会变成下一个意大利,让民众十分堪忧。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个新闻,说意大利飞英国的航班不但没有禁飞,而且下飞机的意大利人,可以自由活动,没人要求他们隔离或者观察。这无疑造成恐慌情绪蔓延。

其次,此前英国卫生部向民众宣传,说戴口罩不但没什么用,反而会增加病毒的传播,原因是口罩会让人们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这样就增加了感染病毒的几率。。。

这个理由的确有点惊艳,差点就信了。就想问一下,这么说医护人员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拿掉口罩,因为他们经常要触摸自己的脸。。。

这次卫生部长自己感染了,不知道会不会因此而打脸呢?


不得而知,不过这个事情的背后,也可能是口罩资源的稀缺导致的官方说法。说明了在欧洲口罩荒越演越烈,据说英国2月以来线上线下的口罩都断货了。

卫生部长感染后,有可能动摇民众对官方的信心,对医用防护物资的需求也不断加大,恐慌性购物潮出现,尤其是消毒液等清洁用品。


英国政府正在开会讨论,准备将此前“遏制”方案改为推迟疫情暴发。在此前遏制阶段,学生没有停课,足球赛等体育赛事没有暂停,大型集会也没有取消。

但是随着卫生部长感染,以及意大利等国的疫情发展影响,英国政府也意识到遏制似乎不太可能了,只能尽量推迟这个高峰。他们接下去可能会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来延缓疫情暴发。

有英国的教授就说了,英国的疫情形势跟意大利北部的情况很相似,只不过意大利疫情暴发得早些,如果英国政府不采取类似意大利的封城措施,后果很难想象。


每图说说


我觉得,英国卫生部长被确诊感染病毒,对英国防疫是件大好事!

欧洲由于习惯问题,由于人们比较自由散慢,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以为是,人为自己素质更高,所以多国都拒绝戴口罩,还出现意大利议员戴口罩被群嘲,瑞士的议员戴口罩被赶出会场的事件。说什么生病了的人会自觉戴口罩之类的“习惯”。

而现实情况看,欧洲各国的口罩基本买不到了,是老百姓不怕吗?不怕还抢购什么?而当意大利封区时,大量民众外逃,那里说什么高素质?当面对危险时,东西方人的人性是一样的。前期说新冠和流感差不多的医学专家,一样被骂得臭要死!

各国政府,满脑子想的是经济、民众恐慌、执政党会不会被批评等等许多科学防疫之外的事情,政治优先而不是科学优先,就这么一些误导信息让疫情没在最初时期得到有效控制和做好防疫的准备,白白浪费了中国付出重大代价而赢得的防疫窗口期。

欧洲虽不大,可民族众多,民族性也有差异。意大利的散慢,法国人的自由,都会让疫情严重,相对而言,德国的严谨,英国的刻板,反而容易控制病毒一些。英国卫生部长确诊,并对外公布,让英国从上到下能更警觉起来,目前英国病例还不多,政府民众统一行动起来,事实证明在没特效药时,行政管理可起到极大作用。

英伦三岛与欧洲那道海峡,加上英国这一脱欧,与欧洲各国往来比以前少,可能还帮了点小忙。英国外长很积极地给王毅外长来电话,已经在做铺垫了,希望能控制好吧,毕竟疫情早点过去,对世界都好!





净月暖阳


作为医生,并不希望看到患者增加的情况。

中国疫情严重时,美股没有跌。国际疫情严重时,美股熔断了。

在抗击疫情时,我们采用了强有力的隔离措施和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

代价也是巨大的。根据昨日北京市发布的数据来看:旅游业损失25个亿。宾馆酒店因疫情关闭高达50%。湖北的40余天,是否有财政收入?北京采取的关闭庙会等措施对于抗疫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在这次考试当中发挥优秀,以下是我总结的亮点:

1.没有大规模聚会,就没有爆发的风险。武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同八十二年前的武汉会战,中国牵制了当时的日本侵略势力,避免了徳日围攻苏联的局面。从此以后,对抗局势有了改观,直至全面胜利。

2.中西医结合防治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艾灸,针刺,中药汤剂,八段锦等,对于个体的康复有实际意义。WHO还是公正的,不合适的地方及时做了修改。而且非常赞同我们的做法。

3.中国核酸检测是免费的。而且对新冠肺炎的救治也是纳入医保的。希望其他国家可以借鉴,避免民众的伤亡与损失。

4.企业可以迅速转型生产国家需要的东西。

5.媒体的及时公开报道。

国外会采取什么样的有力防疫措施,尚不得而知。中国的疫情已经开始结束,也祝福各国人民早日远离新冠的侵蚀。


海舒医生


英国卫生部长已通过核酸检测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她曾在过去的一周内在议会与上百人会面,并且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在唐宁街10号一同参加了会议。

很显然,洗手时唱生日歌并不能让人预防新冠肺炎。这不,英国的卫生部长自己都中招了。这回她应该明白所谓的“健康人群”戴口罩的重要性了吧?

英国首相可千万别感染上啊。要不然之前跑去医院和新冠肺炎病人握手所塑造的政治正确形象可就要崩了,英国的民众肯定会抗议他误导民众的。

下届选票可怎么办?


妇产科的陈大夫


这确实是个坏消息,英国卫生部长纳丁·多里斯(Nadine Dorries)在英国时间10日晚些时候,已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而在一周前,这位英国卫生部长曾经多次与包括英国首相约翰逊在内的100多名英国高官一起开会。依照应该人的习惯,卫生部长一定是不会带口罩开会的,所以这位卫生部长的密切接触者就包括了应该首相约翰逊以及100多名英国政府高官。需要被隔离的人群有多大?英国政府该不会就此停摆吧?

越来越严重的欧洲疫情

其实英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英吉利海峡抵挡了欧洲境内陆路传播的新冠病毒,但当然还有海运和空运的传播途径。看看欧洲境内的疫情情况,全球海外疫情确诊超过3w人,欧洲自己就将近了2w人。而且虽然意大利已经开始实施类似我国的封城措施,停工停学,但即使在相对严重的疫区,意大利人也不带口罩上街游行,并且将这看做对政府封城的抗议。意大利这样,德国这样,英国这样,整个欧洲国家都坚持的认为健康人不应该戴口罩,口罩只是预防病人传播病毒,而不是预防健康人感染病毒的。虽然这关系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但显然,他们的并不知道自己接触的人有没有感染病毒,就像在确诊前,英国首相也不知道和自己一起开会的英国卫生部长已经罹患新冠肺炎,病情很有可能传染给自己一样。

卫生部长的感染会对英国疫情有哪些影响?

我反倒觉得英国卫生部长纳丁·多里斯感染的事对整个英国疫情应该是个计划外的好事,因为起码英国政府的高层们,与卫生部长一起开会的这100多人会更重视新冠肺炎的防控,再开会的时候会像到人们中是不是还有已经感染但还没有确诊的人存在。很有可能会推进整个英国关于疫情防控的议案,甚至会给英国脱欧后的卫生拨款增加砝码,也许英国议会会增加他们的财政预算,因为他们会发现原来自己离感染新冠肺炎并不遥远。

当然,如果这一孤立事件能改变英国人不戴口罩的习惯,那多里斯才真是大功一件了,因为在我们来看个人防护最主要的就是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防止飞沫的传播,因为目前的研究还是认为飞沫传播是新冠肺炎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大部分人的感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整个欧洲的口罩缺的是相当严重,而且他们还不愿承认这个任何人都知道的秘密。

钟南山院士说国际疫情在6月会得到控制,希望欧洲人给力吧,当然他们也只能靠自己,这个时候去求美国人是无用的,他们自顾不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