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基層醫療網底 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東南網訊 “如果出現感冒、咳嗽、腹瀉等情況,要第一時間給我們打電話。”3月10日上午一早,南平市建陽區麻沙鎮中心衛生院公共衛生科醫生鄒佶勐穿戴好防護服,帶上消毒藥品、體溫計等相關物品,來到當地一位浙江返鄉人員居家觀察者家中開展健康隨訪。

“麻沙鎮從重點疫區返鄉人員有316人。接到任務後,我們第一時間組織醫護人員,上門提供服務。”麻沙中心衛生院院長江瑞海說,對返鄉人員,他們每天進行兩次入戶體溫監測,並根據返鄉人員的身體情況,及時完善日常隨訪表。

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平時是鄉村居民防病治病的第一接觸點,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又成為疫情防控的“一線哨所”。近年來,建陽區對基層衛生工作高度重視,為築牢基層衛生服務的網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投入大量經費、物資、人才,基層醫療體系在醫改中取得了長足發展。作為“全國滿意鄉鎮衛生院”的麻沙中心衛生院,除投資500萬元建設配備DR、彩超、全自動生化儀等醫療設備的綜合樓外,還專門建成公共衛生樓,設立公共衛生科。

戰“疫”時刻,麻沙中心衛生院基層醫務人員始終堅守崗位、恪盡職守,在這次疫情“大考”中經受住了考驗。黨員醫生李麗娟和劉磊全程參與五批返鄉人員的緊急排查高強度追訪工作;醫療組方雙金等醫生在戰“疫”開始後,就將女兒送回了老家,承擔起病人的發熱篩查工作,沒有休息過一天;公共衛生科的醫護人員在疾控部門指導下開展醫學觀察,在鄉鎮幹部的配合下查詢、判斷、發現密切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提供專業指導和觀察……他們還承擔著對居民進行防控知識宣教、居家隔離指導等任務。

“在縣鄉村基層衛生體系建設中,不僅是鄉鎮衛生院這一級的網中建設,村一級的村衛生所網底建設也得到逐步完善。”江瑞海介紹道,“我們早期對所有的村醫進行了三次比較系統的集中培訓,後期又採取微信視頻叮叮打卡等網絡培訓方式進行了兩次培訓,有效地提升了他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能力。”

“鄉村醫生作為網底,在防控工作中直接面對老百姓。這兩年,我們著力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按標準化要求,堅持‘強基層、打基礎、建機制’,改造了140個基層衛生所,在這一次的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出了作用,從網底到網中到網面,每一層環環相扣,才有了基層防控比較好的局面。”南平市建陽區衛健局局長許群瑜說。(姜法彪 吳淑媛 黃子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