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筑巢引凤助推经济发展

崇信:筑巢引凤助推经济发展

深化改革吸引人才

近年来,崇信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牢固树立需求导向,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大力引进产业紧缺人才,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崇信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为引进人才,崇信县委、县政府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县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和县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树立了鲜明的人才工作导向,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围绕 “筑巢引凤”,崇信县委、县政府2017年制定出台了《崇信县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暂行办法》,明确重点引进创新创业、经营管理、实用技能等5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并从编制保障、职级待遇、生活补助、住房保障、工资待遇等12个方面予以特惠支持,着力打造政策“洼地”,吸引各方面优秀人才来崇信安家置业。

同时,县上将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一次性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年增长,重点保障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人才培训、科研项目扶持等支出需要。办法出台以来,共引进行业急需紧缺人才37名,有效缓解了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现状。

突出优势集聚人才

草畜、果菜、旅游是崇信县富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但由于缺少高层次人才引领创新,产业链条短,发展整体层次和水平不高,规模效应转换成经济效益不够明显。

针对此,崇信县委、县政府把突破口放在搭建产业聚才平台上。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团队、知名企业携手合作,引进人才,实现了用产业聚集、培育人才,用人才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甘肃绿源牧草公司和名翔牧业公司是县内两家牧草加工和种猪养殖的规模化农业企业,分别与兰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工作站,通过柔性引进草业、畜牧兽医和配方饲料方面9名专家,指导建成了配方饲料加工生产线2条,推广种猪繁育新技术1项,促进了草畜、养殖业发展,全县新建肉牛养殖小区9个,带动贫困群众养牛3400多头,养猪1.7万头,种草1万多亩,为产业扶贫发挥了支撑作用。

平凉新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该县一家搞特色种植的农业现代化企业,县上引导企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方智远合作,于今年4月建成了甘肃首个蔬菜方面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专家团队成员5名,依托基地推广试种黄瓜、甘蓝等蔬菜新品种,示范带动全县新建蔬菜温棚367亩,种植蔬菜7万多亩,依托基地开展技术培训600多人次,培养蔬菜实用技术人才55人。

崇信县支持嘉天厦实业发展集团与北京博雅方略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柔性引进文化旅游和经济管理方面专家学者7名,指导县上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注册成立了公刘文化旅游公司,策划举办了文化旅游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

创优环境留住人才

崇信县坚持树立“到您身边、为您服务、让您满意”的工作理念,把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优秀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的根本所在。为此,通过在全县上下集中开展“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广泛弘扬“快、实、细、新、俭、严”作风,推行政务服务“十不准”制度,促进部门行业和干部作风持续转变。高度重视政治引领,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30名县级领导干部共联系柔性引进的专家学者、创新创业人才和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90名,通过定期服务联络,引导各类专家人才围绕中心大局,积极奋发作为。

除此之外,县上加强典型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典型,先后有养殖大户袁占梅、创业人才杨世晓等15名先进典型在省、市媒体宣传报道,累计有176名优秀人才被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全县上下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氛围更加浓厚。

主办:甘肃经济网

编审:即 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崇信:筑巢引凤助推经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