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管得少,孩子成绩反而越优秀?老师回应:3点原因不可少

本文由 原创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全文一共1291字,阅读大约需4分钟。

作者 | 名师讲学习方法

这是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不少家长都遇到过的一个怪现象。

就是孩子你越管,他就越是不听话,但是不管——孩子自己又放任自流,逼得家长看不下去,不得不管!但是相对来说,许多家长也都听说过,那些成绩好的孩子的父母,又似乎其实是不太管严格管孩子的……

孩子能否做好自律这件事,难道也是由天赋决定的吗?一名老师道出了真相。


有的家长管得少,孩子成绩反而越优秀?老师回应:3点原因不可少

01 管教孩子一定要趁早

国外知名教育学家洛克曾经说过:“孩子不是可以用简单的规则,就能教得好的——因为规则总是容易被人遗忘……但是,如果是习惯一旦养成,那么规矩就能不需要借助记忆,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

所以,有的家长不管,是因为他们早已经让孩子养成了“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一定要尽早地培养。因为一旦养的坏习惯,旧的习惯只能用新的习惯去替代,那么想要改正起来——难度就会被大大的增加。

学习上,孩子读书的习惯、守时的习惯、认真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只有从小养成了,作为教育者孩子长大了才能省心。

有的家长管得少,孩子成绩反而越优秀?老师回应:3点原因不可少

02 管教的目的是引导独立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

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我们家长要搀着扶着,但是学会适当的放手,才有利于孩子自己独立的成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即便是给孩子定规矩,作为教育者也要注意把孩子作为这里规矩制定的参与者。

如果只是靠家长盯得紧,而“优秀”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这样的特殊年龄,生理上出于对“独立”的渴望就会使得他们与家长做对头;然而这样的孩子一边丢掉了父母的“管教”这根拐杖,一边又还没有学会真正的走路。

因此就会摔跤,并且摔的很惨。

有的家长管得少,孩子成绩反而越优秀?老师回应:3点原因不可少

03 不能做管教的反面教材

当然,许多家长还头疼的是,孩子从小也管了,习惯也督促了,但是看起来没什么作用。这里需要思考的就是,我们的家长有没有给孩子做负面的榜样。

比如:教导孩子没事的时候要多看书,但是家长工作下班之后却从不看书;教育孩子做事情要做计划、守时,却经常在孩子面前迟到……等等,父母的这样的行为,也不利于熏陶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而像学习这件事,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面对挫折的“逆商”,因为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像这样面对生活的态度——我们也要懂的教会孩子。

而这一点,或许也需要从我们家长自身做起。

大家好,我是@名师讲学习方法,关注我!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学习成长问题!

如果你是家长,我建议你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