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地方


偃師——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地方


位居伊、洛平原的偃師,市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遠古時期,伊洛河兩岸的黃土平原和高阜地帶,就有人類在此棲息。到了距今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興起。從此,人們能夠用自己生產的糧食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來源有了更多保證,於是便逐漸定居下來,在這裡形成了許多原始氏族村落。這些原始氏族村落,在伊洛平原的偃師市境內,分佈貫東西,沙河、馬河、澗河、滑城河縱貫南北,形成了十分有利於農業河畜牧業的沃土良田。我們的祖先——偃師的先民就在這塊遼闊而肥沃的土地上,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創造著歷史和文化,在這塊美麗的大地上留下豐富的遺蹟和遺物。這裡擇要介紹其中的幾處。

高崖遺址。位於伊河南岸的高龍鎮高崖村西的臺地上,南北長250米,東西寬130米,總面積約3.25萬平方米。遺址地面平坦,西部略低,北距伊河邊50多米,形成高約5——6米的斷崖。

遺址耕土下即為河南龍山文化層,再下為仰韶文化層,最下為裴李崗文化層。仰韶和龍山文化層出土器物主要為石器和陶器,與洛陽王灣遺址的同期出土物相近。裴李崗文化層堆積較厚,其中包含主要有陶器,陶質為夾砂粗紅陶和泥質紅陶,火候較低,胎較厚,均為手工製作,紋飾有篦點紋、坑點紋等,主要器類有雙耳壺、缽形鼎、渾腹罐、碗等。該遺址的陶器製作方法原始,器類較少,紋飾簡單,這是伊洛平原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距今年代約8000年左右。

灰嘴遺址。位於緱氏鎮灰嘴村,面積約3萬平方米。地層堆積自上而下依次迭壓位:夏商文化層、龍山文化層、仰韶文化層,三層共約5米厚。三層出土遺物豐富,文化面貌清晰,對研究仰韶、龍山和夏商文化之間的承襲關係具有較為重要的價值。

偃師境內,還發現有多處先民遺址。在伊河南岸有宮家窯遺址、武屯遺址、苗灣遺址、酒流溝遺址、寨灣遺址、半個寨遺址、任才村遺址、扒頭遺址、沙溝遺址、江村遺址、九賢遺址、石牛溝遺址、鄭窯遺址、程子溝遺址、滑城河遺址、掘山遺址;在伊洛河之間有金鐘寺遺址、孫家灣遺址、湯泉遺址等,已經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共達24處。這些遺址河出土遺物共同說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偃師的先民們已經在此辛勤勞動,創造發明,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遠古時期的歷史,主要靠神話傳說流傳下來。近百年考古發掘到的文物證明,尤其師近幾年來的學者對古文字的研究證明,神話傳說的某些內容是可靠的,另有一些內容則是古人的想象。通過對古籍中一些資料的科學分析,我們扔可看到我們祖先在偃師一帶活動的歷史真象。

黃帝的足跡。黃帝是華夏民族的祖先。《廣博物志》中記載:“(軒轅)黃帝以地黃九年正月上寅,詣首陽山,宰牧從焉。”這段記載說的是原始氏族公社(相當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距今約5000年左右),華夏氏族的共同祖先軒轅黃帝在河洛之間的偃師一帶巡狩,曾登臨首陽山。所謂“宰牧從焉”,指的是巡察過程中,曾帶著助手宰首陽山現場,處理部落聯盟的大事。傳說他還在伊洛河交匯處得到了龜書。《水經注》載:“黃帝東巡河,經洛,修壇沉璧,受龍圖於河,龜出洛,赤文篆字。”

帝堯與帝舜巡狩河洛。《水經注?河水》條載:“昔帝堯修壇河、洛、擇良議沈,率舜等升於首山,而遵河渚。”《初學記》中也說:“堯率諸侯群臣,沈璧於洛河,受圖書,今《尚書》中侯握河紀之篇是也。”《類聚》卷十一引“舜東巡狩,登南山,觀河渚,褒賜群臣。”《稽瑞》引《世紀》:“舜即天子位,洛出龜,六十五字,是為洪範,所謂洛書。”以上記載是指原始氏族公社時期(即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距今約4500年左右,傳說時代的帝王堯和舜,曾巡遊至偃師首陽山和洛水一帶,選擇吉日良辰,設壇祭祀,並載洛水中得到洛書。這些逸聞說明偃師曾是堯舜的巡遊地,他們都曾載這一帶活動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