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若狂第二,哪个敢称第一?豪放诗词185:辛弃疾《贺新郎》

贺新郎

邑⑴中园亭,仆⑵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⑶,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⑷,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⑸。

甚矣吾衰矣⑹。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⑺,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⑻?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⑼。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⑽,岂识浊醪妙理⑾。回首叫、云飞风起⑿。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⒀。知我者,二三子⒁。


此词若狂第二,哪个敢称第一?豪放诗词185:辛弃疾《贺新郎》


此词若狂第二,哪个敢称第一?豪放诗词185:辛弃疾《贺新郎》

注释

⑴邑:指江西上饶市铅(yán)山县,辛弃疾在此建有瓢泉别墅。

⑵仆:作者自称。

⑶停云:指停云堂,在瓢泉别墅内,以陶渊明《停云》诗命名。

⑷意溪山欲援例者:我想溪山想要依照旧例(指陶渊明隐居事)吧。

⑸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希望差不多和陶渊明《停云》诗“思亲友”之意相近。庶几,表示希望或推测。

⑹甚矣吾衰矣:《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是孔丘慨叹自己“道不行”的话,作者借此感叹自己的壮志难酬。

⑺白发空垂三千丈: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⑻能令公喜:《世说新语·崇礼》记载,王珣和郗(chī)超都有特殊的才能,受到大司马桓温的器重和提拔;王珣担任主簿,郗超担任记室参军。郗超这个人胡子很多,王珣身材矮小。当时荆州人给他们编了几句歌谣说:“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大胡子的参军,矮个子的主簿;能叫桓公欢喜,能叫桓公发怒)。

⑼一尊搔首东窗里:陶渊明《停云》诗中有“搔首延伫”“有酒有酒,闲饮东窗”的句子。

⑽江左沉酣求名者: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江左,长江以东,即江东,东晋都建康,而建康所处的江南在古时被称为“江东”,后人多以之代指东晋。

⑾岂识浊醪(láo)妙理:杜甫《晦日寻崔戢(jí)李封》“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浊醪,浊酒。

⑿云飞风起: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⒀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南史·张融传》:“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见我。”

⒁知我者,二三子:《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诸位认为我有什么隐瞒的吗?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行为不可以告诉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


此词若狂第二,哪个敢称第一?豪放诗词185:辛弃疾《贺新郎》


此词若狂第二,哪个敢称第一?豪放诗词185:辛弃疾《贺新郎》

简析

此词约作于庆元四年(1198)左右。1196年,辛弃疾在上饶的居所带湖庄园失火,举家移居瓢泉,过着游山玩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上片叙述词人面对青山产生的种种思绪,感慨岁月流逝、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下片借饮酒抒怀,抒发清心淡泊的高尚节操和超凡脱俗的狂放个性,道尽了词人特立独行的超逸豪放,点明了词人胸中的慷慨激越。结句“二三子”再叹知音稀少,词人“思亲友”思的就是这“二三子”。

这首词几乎句句用典,却能熟练化用典故和前人词句,浑然天成,有千锤百炼之功。词人此时虽已暮年,但狂放不减半分。岳珂《桯(yíng)史·卷三》记载,辛弃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每至此,辄拊髀(fǔbì)自笑,顾问坐客何如。”


此词若狂第二,哪个敢称第一?豪放诗词185:辛弃疾《贺新郎》


此词若狂第二,哪个敢称第一?豪放诗词185:辛弃疾《贺新郎》

最豪放名句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此词若狂第二,哪个敢称第一?豪放诗词185:辛弃疾《贺新郎》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爱国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铁蹄蹂躏下的济南,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宋,任江阴签判,后又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转运使、安抚使等职。42岁被弹劾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20年之久。64岁起相继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他力主抗金,却不被重用,临死仍在高呼“杀敌!杀敌!”病逝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命运多舛,壮志难酬,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风格沉雄豪迈,情绪激荡多变。辛词喜用典,意蕴丰厚。有《稼轩长短句》传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