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教给了你哪些人生道理?

蓝弥猫深巷


《三国演义》教给我们这些人生道理:

其一,“信仰之盟”比“利益之盟”更可靠。

《三国演义》中的“信仰之盟”最典型的莫过于“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陌路相逢,感叹时势,都想投军破贼(黄巾军),寥寥数语即意气相投,虽为异姓,结为兄弟,发愿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 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怀抱着同样的信仰,那就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自从桃园结义之后,几十年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确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相比之下,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的吕布,先后被荆州刺史丁原和西凉刺史董卓纳为义子,后来却是吕布这个义子又先后亲手把两位义父送上西天,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丁原和董卓先后与吕布结成的同盟是“利益之盟”,是一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互相利用的联盟,这种联盟因为利益而存在,也会因为利益而消亡,一旦利益减退或者消失,联盟也会应声而倒。由此可见,金钱和利益并非万能,远不如信仰来得坚固,远不如信仰的力量持久、可靠。

其二,危急关头才看得出一个人的真本事。

《三国演义》中有一对同父异母的少年兄弟最让人感叹唏嘘,那就是汉少帝刘辩和后来的汉献帝刘协。东汉末年,汉室颓败,皇家威严荡然无存,一直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外戚、大将军何进被宦官诛杀,袁绍、曹操等人进宫围剿宦官,宦官为求自保,劫持了汉少帝和陈留王等人逃至北邙山,汉少帝和同父异母的弟弟陈留王这一段短暂的逃亡,可以看出汉少帝远不如弟弟陈留王。

汉少帝大约14岁,陈留王小5岁,只有10岁不到,但陈留王表现明显强过了汉少帝:一是很有主见。两人一直躲在河边乱草之中,又冷又饿,陈留王提出“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于是两人搀扶前行,终于得救。二是更有胆略。董卓从西凉进京奉旨保驾,正好遇到了众人簇拥逃难回京的汉少帝,百官失色、少帝大惊,倒是陈留王上前喝问董卓,你是来保驾还是来劫驾的?董卓回应说是来保驾的,陈留王继续责问,既是来保驾,为什么看到了天子在此还不下马?董卓赶紧下马拜见汉少帝,陈留王则以言语抚慰董卓,自初至终,并无失语。这份胆略、气势和才干,的确不简单,连枭雄董卓都暗暗称奇。由此可见,在危急关头,一个人是不是有真本事的确可以一目了然。

其三,在领导面前不要锋芒毕露。

不管你多么聪明能干,都不能在领导面前锋芒毕露,表现欲太强,越是这样抓住一切机会在领导面前炫耀和卖弄,越是在领导心里埋下祸根。所以,明智的就是学会适当藏拙,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情不做,更不该喧宾夺主,不顾场合抢了领导的风头。在领导面前不能当庸人,否则让领导看扁了,会永无出头之日;但更忌讳在领导面前锋芒毕露,让领导黯淡无光,甚至让领导感受到来自你的威胁,否则,就为自己埋下了不可估量的祸患了。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正是数次犯了这个大忌,比如有一次曹操考问曹植军国大事,杨修教曹植十多条回答要诀,所以只要曹操考问曹植,曹植皆能对答如流。曹操心中非常疑惑。后来曹丕暗地里买通了曹植府中下人,把实情向曹操告密。曹操知道了大怒说:”匹夫居然敢来欺骗我!”那时就有了杀杨修的心思。真正要命的是,杨修之才突出,但他是曹植的亲信,而曹操认为曹植不堪大任,下定决心要曹丕继承他的事业,所以,杨修才华越突出,曹操就越有杀他的必要,因为只有杀了杨修,才能巩固曹丕的统治。于是乎,最终曹操就借惑乱军心的罪名杀了他。杨修死时才四十四岁。

其四,经得起失败才能赢得成功。

以《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刘备为例,曹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失败和挫折,即便是惨败,也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立即从失败中走出来,谋求更大的发展。曹操赤壁之战,可谓惨败,但他能正确面对失败,千方百计保住性命逃出去,回到自己的根据地之后重整旗鼓,发布《求贤令》,采取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收罗到一大批需要的人才,为下一步发展做好了人才储备;接着平定关中、南征孙权,激化孙权与刘备的矛盾,协助孙权趁机擒杀关羽、夺取荆州,打破孙刘联盟。通过这些举措,曹操在朝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进公爵为为王”,成了比皇帝更像皇帝的最大实权派人物。

反观刘备,则经受不住失败的考验,硬生生把“失败是成功之母”变成了“失败是灭亡之母”。当刘备一听闻荆州失守、关羽被孙权擒杀就方寸大乱,把复兴汉室的宏伟目标抛诸脑后,就连向来视同鱼水关系的诸葛亮说话也听不进半句,只是一个念头要发兵征讨东吴为二弟关羽报仇,这架势十足的绿林好汉火并的派头,眼里只有兄弟情与复仇观念,哪有半点政治家的格局与胸怀?接下来一出出悲剧开始上演,蜀国由此开始急剧走下坡路,刘备身为蜀国之君尚且如此惶惶不可终日,急切东征孙权要拼个鱼死网破,带走蜀军精锐,却无良将,也无得力参谋跟随左右,一夕惨败,精锐尽失,自己也命丧黄泉,把诸葛亮费尽心血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乔鞅


《三国演义》教给我们的那些哲学道理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内容包罗万象,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从中汲取的道理也不同。

今天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三国演义》教给我们哪些道理。



一 知行合一

我们生活中常说“知易行难”,认识理解事物容易,而能否通过行动去实践认知,却是一道分水岭,而再能否“知行合一”,统筹认识和实践来指导行动,更是难上加难。

正是认识到“知”和“行”互为表里的重要性,所以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而为一的“心学”理论。由王阳明心学时代,溯流而上一千二百年,来到那个合纵连横的三国混战之时,来看看“知行合一”理论的体现。

话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封赏了孙权后,袁绍一怒之下率七十万大军进攻官渡,欲打曹操。一怒就要带七十万小弟去围殴别人,毫无战略家思维,也没有事先的战术方针和战略部署,更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怎么看都是小孩子怄气的行径。

而帐下谋臣田丰却对此战的利弊分析透彻,建议不要主动挑起战端,结果被袁绍否决,人还被关在监狱,等候袁绍胜利归来后对其羞辱一番。这是一个多么孩子气的主帅。

大军出发了,来到阳武,谋臣沮授又建议“缓守”城池,以此来耗死缺粮的曹操军队,又被袁绍任性而非理智思考的否决了,还把沮授关起来了。这是关自己人关上瘾了吗?

来到官渡主战场后,又有不怕被关起来的谋臣许攸建议兵分两路,一路打官渡,一路去夜袭曹操老巢许昌,曹操被首尾夹击,又粮草殆尽,那么必然要败。结果袁绍怀疑许攸动机不纯,又给否决了,还把他赶出去了。



而与之相反的是,官渡之战前,曹操与谋臣荀攸仔细分析敌我优劣利弊,明确己方供给不足,必须速战,然后便立刻行动起来组织将士,发起攻击,虽然第一场小战失败,但决策的思想是对的。

在后来长达二个月的拉锯战中兵困粮乏,曹操因此动摇坚守信心时,谋臣荀彧分析形势后指出此战必须坚守要塞,不能撤退。曹操从而理解了此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立刻坚定信心,实施行动守卫官渡。

许攸心灰意冷地从袁绍处来投奔,曹操热烈欢迎,并听从他奇袭袁绍粮草大本营乌巢的建议,评估方案可行后,便立刻行动起来,组织人手,周密计划布置,最后成功烧毁了袁绍粮草基地,以致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

从以上二人的行为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袁绍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属于业余段位,情绪失控,没有计划,也无法做到正确的认知战争形势,无法正确把握战争发展态势,无法敏锐察觉胜败的关键点,同时也没有理智而清晰的决断能力,无法采纳正确的意见,更没有将正确的战略意图付诸于行动之中。没有正确认知,没有立刻行动,“知”与“行”分离。

反观曹操,善于听取意见,能分辨利弊,更重要的是能将正确的意见立刻付诸实施,用正确的行动,贯彻正确的战略决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所以,《三国演义》里这么一节官渡之战的故事,就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性,教会我们如何才能做好事,做对事,做成事。

二 祸福相依,物极必反

《易经》里讲道太极如初,动而分阴阳,阴阳一体而显化两性,阴极为阳,阳极成阴。

《道德经》讲道,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这都是告诉我们事物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同时事物又包含着两面性,矛盾统一于一体,因环境变化而转变为不同的性质。所以,对于事物发展,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奸是忠,是坏是好,是善是恶?前有孟德献刀,为除国贼董卓而甘冒奇险,这是义士善举。

然而,刺杀董卓失败后,逃亡途中却杀世交好友吕伯奢一家,又是大恶之人。



曹操文采斐然,诗句流传千古,建安文学兴盛,但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又是大逆不道。

曹操刺杀董卓而丢官,乃是祸事,却又因此而又割据一方,鼎立三国,却正是因祸事而发展至此。

曹操弱小时,理智谨慎,以弱胜强,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曹操强大时,骄狂自负,横船渡江,赤壁之战输给弱小的刘备孙权。

曹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志得意满,也有割须弃袍的狼狈不堪。

一部《三国演义》,道尽人事起伏兴衰,不同的角度可以读懂不同的道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西词上仙


《三国演义》教给了你哪些人生道理?

就个人而言,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教给我智慧,这个智慧是科学的是讲究逻辑的。尽管三国演义里孔明的智谋近似巫术,但我能科学客观地看待孔明的一些行为。

当然,这要看你是怎么读三国演义了。我是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也是没有啥书看了,就把一部上下册精装本三国演义一口气翻看烂了。

大概看了有多少遍三国演义,应该不低于十遍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啥事都可以从三国演义里汲取智慧,解决了。因此当1993年,传销第一次找到我,我就直接戳穿了传销的伎俩,因此成了一个反传销人士。

比如1990年代,社会上骗子很多,经常出门的我,遇到过不少,但都很快把对方的骗术拆穿,因此年过半百,从来没有被骗或者上过一次当。

但现在想想,人这一辈子没上过当受过篇,并不少好事,起码在咱们这个社会上可以这么说。因为遇到所有的事情,看的太明白,不但自己不上当受骗,还阻止身边的人上当受骗,尽管被阻止着不听结果被骗。

这自然就养成了不骗别人的人生哲学,而在咱们这个社会,如果永远不忽悠人,坚守善心那是不可能做成大事的,所有年过半百,仍然穷困潦倒。

我个人总结,怎么自己变成了这么一个人?不随波逐流,不骗人,有底线,别人也从来骗不了自己。这都是因为三国演义这部书看得多了。现实生活中遇到人和事,自己脑子里自然就有三国演义这部书的智慧来扫描这个人活着桌这件事,就秒懂了。明知是骗局怎么会朝里跳?

因为三国演义这部书读的次数多,过于明白了。而我们当今的社会是需要难得糊涂的人才能做成大事。

以上就是俺读三国演义的一些感悟,愿听各位老师的教诲。


太行读评


我是抽烟侃历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成功的经验往往夸夸其谈,失败的教训总是字字千金。我们来看下《三国演义》那些个失败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第一,关于喝酒

酒,不一定要能喝很多,但酒中的文化与智慧却是我们必须知道的。刘备因喝酒巧妙的化解了曹操煮酒论英雄的话题,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张飞却醉酒误事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

酒可成事亦能坏事。领导敬酒你不喝,上司约酒你不去,那你就是不懂事。朋友同事之间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一种酒桌交际文化。

我本人就因酒后乱性,被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孩纠缠了三年多,最后无奈把她介绍给一个同事,现在都觉得对不起两人。当然这是杜撰的,我是天生酒精过敏,一杯啤酒住院三天那种。朋友、同事间的聚会,我经常一个人坐在旁边喝饮料,久而久之,自己都感到很无趣,索性干脆就不再参加这类聚会了。刚开始,聚会的时候,还会打电话,之后就变成了发微信,最后就连微信也没有了,只能在朋友圈中看看大家聚会的小视频了。

因此我也错过了很多聚会的机会,结识更多新朋友的机会,甚至很多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也渐行渐远了。所以,作为社交之门的酒,不可不喝,不可喝醉,不可乱言,不可乱性,最重要不可酒驾。

第二,团队很重要,管理更重要

桃园三结义,土城收赵云,三顾茅庐请孔明。刘备集团的创业元老也就这么几位,但都是个顶个的高手。正是因为有了这几个高手,刘备在管理上省心了很多,政治、经济交给诸葛亮管理,荆州交给关羽管理,征讨平叛都交给张飞负责,刘备自己的警卫工作交给赵云负责。

如此,也注定刘备在管理上的失败。刘备的管理谈不上什么科学,只是在一味的效仿汉高祖刘邦,自比刘邦带兵四处征战,诸葛亮成了萧何留守成都提供后勤保障,法正、黄权成了陈平、张良出谋划策,张飞、赵云成了曹参、樊哙负责带兵打仗。可惜诸葛亮不是萧何,未能为刘备推荐什么有用的人才,只有一个庞统还英年早逝了;关中土地肥沃也不是汉中疲敝之地可以比拟的;法正、黄权也没有陈平、张良的奇谋决策,刘备也不如刘邦那般能仔细听取谋士的建议。

这样一来,刘备的蜀汉集团便成了汉军的阵容,楚军的战法,搞得不伦不类。核心人员的存在,让刘备疏远了后期前来归降、投奔的文臣、武将。能征善战的马超愣是给派往汉中驻守,与黄忠同期归降的魏延始终得不到重用,诸如此类都是刘备管理上的失败,或许是刘备管理能力的有限,或许刘备真的不是那般求贤若渴。

第三,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压制住内容的小火苗,多听听部下的忠言

汉中之战胜利后,刘备的内心开始膨胀了,原来曹操实力也很一般,自己可以轻松将其击败,不在需要东吴这个战略盟友了。于是在未与东吴达成任何共识的情况下,贸然让关羽北攻襄城。最终襄樊之战,东吴经不住曹魏的诱惑,偷袭了荆州,关羽兵败被擒杀。刘备不仅失去了大将关羽,还丢失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荆州。

就在刘备准备为弟关羽报仇,发兵东吴的时候,东吴的孙权派人前来言和了,赵云劝谏刘备“暂时放下对东吴的个人恩怨,联吴抗操。趁曹丕刚刚称帝,政权未稳之际,由汉中出兵奇袭关中,夺取雍、凉之地,后可徐图中原”。对于赵云建议我觉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此时虽然丢失了荆州,但蜀汉军事实力并未受到严重的损失,用攻东吴的军队掉头从汉中奇袭曹魏胜算还是蛮大的。

然而,刘备觉得诸葛亮的隆重对才是统一三国的上上策,荆州必须要拿回来,之后可以从汉中、荆州同时出兵,对曹魏形成包围之势,中原可图。况且此时汉中之战刚刚大败了曹操,东吴更是手到擒来了。可惜刘备就是刘备,他不是刘邦,统兵打仗还真的差那么点,于是乎夷陵之战东吴陆逊一把大火几乎烧掉了刘备大半个身家,蜀汉从此开始走向下坡路。

当然,在夷陵之战之前,除了赵云外还有诸葛亮、黄权等人都曾劝说过刘备,希望刘备能放弃攻击东吴,联吴抗操,其中以赵云的建议可行性最高。可惜刚刚汉中之战大胜的刘备哪里能听进不同的声音,于是负责警卫营的赵云也成了后军,刘备自己跑在前边去打东吴了。

第四, 如何正确、合理的放权

诸葛亮是整个三国时期最全能的人才了,文可治国安邦,武能统兵作战。隆中对中说的好,待到时机成熟,刘备从荆州进攻,在选一将领从汉中进攻。诸葛亮就差明说,你刘备去荆州带着关羽从南郡出发,我诸葛亮从汉中出发了。可惜刘备一直拿诸葛亮当萧何用了,直到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才有机会亲自统兵作战。

如果在汉中之战后,刘备不是让关羽进攻襄城,而是先与东吴搞下外交,然后自己与关羽出荆州,让诸葛亮出汉中,留守赵云守成都,如此统一三国也就是几年的事。可惜刘备独揽军权不放手,硬生生的把本可统一的天下变成了三国长期的割据。

第五, 好钢用在刀刃上,人才要用其长处,使其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如果刘备时期都没有统一三国,那诸葛亮就更没机会了。刘备时期,蜀汉文有蒋琬、董允、费祎,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吴懿等,谋士有黄权、法正等,还有一个全能型人才诸葛亮。刘备若能人尽其才,像汉高祖刘邦楚汉战争时期一样,放开手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才能,最多在统一天下后,多封几个异姓王而已,这样机会是相当大的。

刘邦时期在一点就做的非常好,反正天下还不是你刘邦的,放开手让大家一起打呗,韩信在侧翼战场,彭越在楚军后方,项羽的第一战将英布被策反封王。刘备就显得很小气了,别说封王了,就是封个侯大多都是战死时候追谥。关羽那个汉寿亭侯还是曹操帮忙弄的。

在将领统兵作战上,刘备就做的更差了。五虎上将那个不是独挡一面的将才,可惜大多被刘备圈养了,除了关羽其他人没有军事自主权,完全不能发挥个人的能力极限。如若能人尽其才,以攻为守蜀汉或许能创造奇迹。可惜自古有小天堂的割据势力最终都难有大的发展,可能害怕失去所得吧。

第六,一定要培养年轻骨干,以防企业人才断层

蜀汉文臣武将高手太多,这也导致年轻的将领、谋士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年轻将领因内部派系之争多被压制,谋士也被压制,诸葛亮好容易给马谡找个了展现自己的机会,可惜此时的蜀汉家底早已被关羽、刘备败光了,年轻的马谡最终只能做个稳定军心的替罪羊。如果多给马谡一万兵马,街亭之战马谡或许可以一战封神,可惜最终只能与赵括一样的命运,背着纸上谈兵的恶名。

其实,早在刘备时期,对青年将领的提拔就不太重视,这才导致蜀汉后期无人可用。诸葛亮六出祁山艰难异常,缺兵少将还没粮草。试想如果诸葛亮掌权之后,还能有几个如关、张、赵、马、黄这样的将领,又或是张苞、关平、关心这些也可以,那诸葛亮出祁山就可以多路同时出兵。如若兵将足,把六出祁山并入一次战役,祁山、散关、斜谷同时出兵,虚虚实实,未尝不能把刘邦平定三秦再次重演一遍。只要能占领关中,国力立马可以媲美曹魏,之后天下归属将未可知也。

爱抽烟、好读史,我是抽烟侃历史。点击关注,与您一起分享不同视角的五千年文明史。谢谢点赞。


历史话光年


道理是很多的,三国里的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值得我们去分析,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希望能抛砖引玉

刘备:一生都在仁义,时时刻刻都在仁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别要,充分的尊重其他人,真心真意的待人待事

关羽:义字为首,终身为义

张飞:自己的缺点不用惧怕,你自己可以加以利用

诸葛亮:是金子不管埋藏多久,终归发光。一人终身对一人,从不为自己谋福利

司马懿:人生重在“忍”,忍到对手没有办法,忍到上司权利更迭。放平心态,放宽心态,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

周瑜:不容易向他人学习,反而更容易嫉妒他人,要承认别人的优点,周瑜这点儿没法跟司马懿正好相反

曹操:一朝当权,切不可自大,人不能无情无义的狠,要有情有义的狠

孙权:充分发挥一个领导的作用,使一个团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鲁肃:以大局为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是很难得的,要学会现在别人立场上考虑问题,将心比心

贾诩:说出的话相当于没有说,而听的人听完他说话 就可以得到答案。充分的让领导发挥自己的内心想法,然后自己做出决定

……

道理很多,都不如自己去经历过,去准备过 来的实在!


古人事今来用


一曲空城计,何计身后评。

不怕濒临空城,只怕五心不定,冷静知已知彼,迎来柳暗花明。

空城计究竟是真是假?

是诸葛亮坐在城头看风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见司马父子率大军黑云圧城,孔明端坐城头演奏高山流水,琴声悠悠却无丝毫慌乱之音,貌似隐含杀机。司马懿则被孔明镇定的外表所迷惑,因为他深信无人能逃脱他那双锐利的鹰眼。而孔明则早已料定:司马懿料我平生谨慎从不弄险,料我定有埋伏,必不敢进军。果然司马懿见此情景,大呼快退。死诸葛尚且吓跑活仲达。何况是活的。这是罗贯中版。

但也许是这样的,司马昭见孔明在城楼唱卡拉ok,大喜曰:这是孔明在装神弄鬼,众军与我杀进城去。众军一涌而入。

或者司马昭见孔明坐在城头抚琴正兴,若无其事,心中暗道,我叫你装。令手下万箭齐发。

但喜欢孔明的读者对这种结局会很生气。空城计的成功,关键是两点:一是孔明对司马懿的情况摸得很清楚,而司马懿却对孔明的情况不明。二是孔明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心理上震慑了对方。这应是空城计巧妙合理之处。

或许有人说这是小说,空城计影响深远,其实毛主席才是用空城计的高手,1948年,傅作义调集十万精兵偷袭仅有千余武装的西柏坡,形势万分危急,据说周总理己作好了撤进大山的准备。毛主席在报纸上弹奏了一曲笑傲江湖,连敌人的路线和番号都说得很清楚。把蒋介石和傅作义吓得连忙撤退。过后知道错失良机,怕连肠子都悔青了。

历史没有如果,也有许多偶然。当人生走进低谷,需要的是超凡的胆略和应对复杂情况的冷静分析。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是多少热血男儿的梦想。

这真是:每临大事有静气,冒险一搏又何妨?

胜败三分天注定,峰回路转把名扬。

说不完的三国,学不完的人生。




寒江独钓z



其实这些道理都写在了作者的叙述中。

开首一句: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该书的立意宗旨。

看起来烽火弥漫波澜壮阔的三国争霸,各色人物粉墨登场,群雄逐鹿各逞豪强,无非就是为了人生轰轰烈烈一场───大丈夫生于世间,必定是赤条条的来,热辣辣的闹,蹦跳跳的赶,急切切的绕,投身锋刃间,高扬声与名。

留给后世渔樵几句禅语,几声叹息,几味笑料。

杨慎也好,苏轼也罢,俩个人都做过三国的描述,一个是开篇的《临江仙》,一个是怀古的《大江东去》。

其实这两个人已经把这一切说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或者更如苏子,一曲大江东去更是看尽古今英雄,千古风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龙吟148119260


从《三国演义》中悟出的人生道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行业,不同层次的人,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阅历,自有不同的感悟。

一、"同生共死。"对桃园三结义誓言的愚昧理解和遵守,把国家引向灭亡。关羽被杀,刘备愤而起兵报仇,不顾诸葛亮等人苦劝,结果被火烧连营,全军覆没。

二、"创业难,守业更难。"孙权的经历告诉世人:守业,未必比创业容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今天的我们,仍在重走着前人所走的路。能否走好,只有走着瞧了。

三、"骄兵必败。"过五关斩六将,割骨疗伤,单刀赴会,云长英名远扬。以为天下无敌,最终他败走麦城,身首异处。"谦受益,满招损"是千百年来不变的真理。

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诸葛亮神机妙算,智慧超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崇高品德令后人敬仰,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带兵六出祁山,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的教训告诉我们,在追求自己梦想过程中,一意孤行是注定失败的。

五、"一失足成千古恨"。马谡自诩"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矣?"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墨守成规,轻视对手,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不自知,痛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时,焉知其心中暗自忧愁?因为其预定计划已被全盘打乱。

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胸怀大志,腹隐机谋,爱贤若渴,"包藏宇宙之机,呑吐天地之志。""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曹操帐下,人才济济,曹操与手下文臣武将没有所谓的结义之情,只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曹魏集团的最大成功,是靠集体智慧。反观刘备的手下,除了与其结义之关羽、张飞,只有另外三员大将,一直无将为继,后来竟至"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前锋。"在核心利益上刘关张甚至把诸葛亮都排斥在外。因此蜀军很长时间内仅靠军师诸葛亮和"五虎将"冲锋陷阵,"兴复汉室"只是一场梦而已。


青山红豆心


1 不能小看任何人,哪怕他目前卑微。

刘备虽然是汉朝中山靖王之后,但早期只是靠编织草鞋为生,地位卑微,无所作为。就是这个人,后来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建立了蜀国。可见,任何人都不可小看,任何人都可能翻身,应尊重遇到的每个人,没准就是我们未来的贵人。

2 机会只留给有勇气的人。

东汉末年,张角率领的黄巾军起义造反,皇帝在全国下发招兵讨贼的榜文,让各地准备御敌。正是借助这个机会,刘备遇到了张飞、关羽,三人结为生死兄弟,共创大业。若当时三人不是有勇气抓住了难得的机会,也就没有后面的蜀国了。

3 有诚有义才能凝聚人心。

刘备身边的大将张飞、关羽是其结义兄弟,主要谋士诸葛亮是其三顾茅庐诚心感化请来的,这三个人在刘备创立蜀国大业上可谓相当关键。正是刘备这人有诚有义,才能将这些奇才吸引在身边,出生入死,鞠躬尽瘁,以致曹操、孙权想尽办法拉拢关羽都没能得逞。

4 没有永久的对手,有机会对手也能合作共赢。

魏蜀吴三国虽是对手,但出现共同利益时,对手也能合作共赢。东吴周瑜一心要火攻曹操,因为是冬天,一直没有东南风可用。诸葛亮适时现身,开坛做法,借来东南风,帮助东吴打赢了赤壁大战。曹操在赤壁大战中损失惨重,这是对蜀吴两国都有利的局面,两国在此战中达成了合作共赢。

5 不能用好优秀下属,就等于为对手输送关键人才。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时,对抗两个月后,粮草渐渐匮乏,于是急忙派人去许昌催粮。结果这人被袁绍抓住,袁绍的谋士许攸便建议趁曹军粮尽,夜袭许昌,但袁绍不听,还怀疑许攸与曹操勾结。于是许攸投奔了曹操,帮助曹军大败袁绍,使曹操由官渡之战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阀。

6 对自己人不能过于苛刻,否则很可能因小失大。

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决定亲征东吴,并与张飞约定一同发兵。张飞下令军中在三日内备齐白旗白甲挂孝出征,部将范疆和张达请求宽限几天,结果张飞大怒,将二人捆起来各鞭打五十,并警告若超期就杀头示众。范疆和张达怀恨在心,趁张飞醉倒割下他的首级,投奔了东吴。可惜一代名将,没战死沙场,却死在自己人手上,典型的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7 人在江湖,不进则败。

吕布在与曹操对战大败后退守下邳,自以为粮食充足,又有泗水作为屏障,整日不思进取。结果手下的将领见状心灰意冷,投靠曹操,并打开城门。曹军一涌而入,最后吕布被缢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想停就可以停下来的,吕布的教训可谓深刻。

8 大局当前,存个人恩怨者要慎用。

曹操败走华容道时,遭遇诸葛亮布下的重重埋伏,好不容易重重突围,又遇上了关羽。曹操知道难以突围,只好哀求关羽看在过去的情义上放他逃生。关羽想起曹操对自己的恩情,便放走了他。这是改变三国战争格局的极好机会,可惜关羽因个人恩怨错过了。诸葛亮作为用人者也该反醒,在大局当前,存个人恩怨者还是要慎用。

9 令人心服才能彻底降伏。

诸葛亮南下征讨南方部落造反首领孟获时,七次擒住孟获,由于孟获心不服,诸葛亮前六次都将其放回,最后一次孟获终于心服,跪拜请罪,发誓永不造反。诸葛亮很清楚欲降伏必先令其心服,这是收服人心的真正高招。

10 有个人情绪时,勿轻易决断。

刘备称帝后,不听诸葛亮等人苦劝,决定亲征东吴,为关羽报仇。为了在三日内备齐白旗白甲挂孝出征,张飞与属下结怨也被杀。刘备大哭,立即带大军杀奔东吴。东吴大都督陆逊趁晚上刮起东南风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刘备被救出后一病不起,见到诸葛亮悔恨不己,泪流满面,不久就死了。可见,人在个人情绪高涨时,多么容易冲动犯错,这种时候应尽可能不作决断,待冷静下来再说。

11 集中过大规模风险很大。

曹操在赤壁大战中惨败是因为将水军船只用铁环相互锁住,结果东吴用火攻时无法逃开,刹那间烧成一片火海。刘备亲征东吴惨败是因为将大军集中统一扎营,东吴火烧连营时,乱作一团,伤亡惨重。可见集中过大规模风险很大,一旦有事很可能满盘皆输,分兵作战,相互呼应更稳妥。

12 国与国之战,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战。

整部《三国演义》,看似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实质是三国背后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之战,也是三国大将及谋士之战。好用的人才在每场战役中都是成败的关键。那些响当当的战役和名字提示我们:没有好用的人才,是成事最大的风险。


学霸哥


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

第一百二十回: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

《三国演义》是本国家之间权力革命历史小说,我不是学政冶的,也就对于国家斗争闹不清楚,败之寇,胜之王。

小时课本书中有《曹冲称象》,《草船借箭》,从小懂得点人小城府深,爹智慧遗传,更感兴趣《借东风》中有椐大自然界哲理:夏至有阴,冬至有阳,天有不测风雲。

到大一点"偷"进巷壁小门,进江西京剧院观听《借,空,斩》折子戏,,真正了知到"三个臭皮匠,顶不过一个诸葛亮"哲学定理,活着要学乖一点,论何事都要动动脑筋,才为超人乎。

《桃园三结义》说服我从中学,特别是在大学里,至参加工作与同学,同事都为兄弟情节有缘之合,那知上世纪72年失去一中学同学,88年一同事去故,每与中学同学会聚,或与同事好友见谈,心中如同刀绞难过。大学同学30人走之5位,上月招待外省同学,坐聊一桌,真为天若有情天易老之,个个皮绉眼黄。

个人成长过程,如同一切都发生在咋天,三国演义也就前1800来年,也为历史一瞬间。

人生如梦,梦里回往,时事变幻,人生苦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