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精神藥理學手冊》讀書筆記の3抗精神病藥

有證據顯示,對首發精神病越早治療,長期結局則越好。與抑鬱症一樣,精神病從發病起就存在灰質的丟失。灰質丟失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可見於扣帶回、眶額葉皮質和小腦皮質及其他腦區,並且隨時間不斷進展。精神分裂症患者經常在出現精神病症狀前就存在功能的下降,因此,希望早期干預可以改善長期結局,甚至可以防止有前驅期症狀的患者全面發展為精神分裂症。


PART01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多巴胺-5-羥色胺拮抗劑)SGA

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帕利哌酮、伊潘立酮、奧氮平、喹硫平、齊拉西酮、阿立哌唑、魯拉西酮、阿塞那平。

(一)奧氮平

適應症:

用於難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或不能耐受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的患者。它是迄今為止唯一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療效明顯優於老藥的抗精神病藥,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不引起假性帕金森病或肌張力障礙以及遲發性運動障礙的抗精神病藥。它對陰性症狀(如退縮、動機缺乏)有一定改善作用。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現促使FDA單獨批准氯氮平用於減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障礙的反覆性自殺行為。氯氮平對沖動性攻擊的療效優於其他SGA類,它的這種特性可以解釋其減少自我攻擊、自殘和自殺企圖等症狀的能力。氯氮平有效減少了精神分裂症、雙相障礙、甚至BPD患者的自殘行為。

氯氮平的仿製藥顯著降低了藥品花費。

氯氮平可用於治療以下幾種患者,即數種其他抗精神病藥治療無效但又需要抗精神病藥的患者,有遲發性運動障礙的患者,存在嚴重且不可控制的EPS尤其是有靜坐不能的患者。

副作用:

粒細胞缺乏症(罕見),在服藥的前六個月檢測患者白細胞數。氯氮平所致的粒細胞缺乏症被認為是自身免疫反應,不是對骨髓的直接毒性作用,與劑量不相關。服用氯氮平劑量在超過550毫克/天時常有發生癲癇,考慮加用抗癲癇藥苯妥英鈉或丙戊酸鈉。鎮靜是制約加量的主要一個副作用。心血管副作用,嚴重的體位性低血壓和明顯的心動過速均可在氯氮平治療的早期出現。治療早期還可能出現胃腸不適和流感樣症狀、藥源性發熱。夜間多涎導致枕套變溼,遺尿也時常發生。遲發性運動障礙在氯氮平治療的初始不會改變,但是隨時間症狀逐漸減少直至消失。

隨著氯氮平的長期使用,大多數患者會出現體重增加,而少數患者出現輕度的體重減輕。對於是否氯氮平可能引起糖尿病和酮症酸中毒仍有爭議。所有SGA類,尤其是氯氮平、奧氮平和喹硫平,已被認為與高血糖症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阿立哌唑和齊拉西酮風險較小。利培酮介於奧氮平和齊拉西酮之間,具有中等程度的風險。

(二)利培酮

適應症:

治療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礙、急性躁狂和混合狀態,獲批用作急性躁狂的單獨治療及輔助用藥,以及治療自閉症患者的易激惹和混合狀態。利培酮還表現出對單相抑鬱的增效治療有效。在情感性精神疾病患者中,利培酮對抑鬱狀態更有效,而且更容易引起躁狂,然而氯氮平對躁狂樣狀態更有效,對抑鬱狀態可能有效。將利培酮和氯氮平合用已獲得一些益處,尤其對於那些服用氯氮平療效不完全以及(或)過度鎮靜的患者。

副作用:

長期看來,如果合理使用,利培酮是理想的一線抗精神病藥,可以更好地治療陰性和陽性症狀,也較少引起遲發性運動障礙和NMS。與其他SGA類相比,利培酮引起更多EPS,尤其當劑量超過6毫克/天時。利培酮治療1年引起遲發性運動障礙的累積風險在年輕患者中為0.5-1%,老年患者中為2.6%。

服用利培酮出現的體重增加問題一般比氯氮平、奧氮平或喹硫平要少,與阿立哌唑和齊拉西酮更接近。

(三)9-羥利培酮 帕利哌酮(芮達)

適應症:

是利培酮的活性代謝產物。治療分裂情感性障礙的適應症,可作為單藥治療或用作心境穩定劑或抗抑鬱藥的輔助用藥,是第一個獲得分裂情感性障礙適應症的藥物。此藥的長效注射劑型可用於精神分裂症的維持治療,棕櫚酸帕利哌酮(善思達)1個月注射1次。

帕利哌酮緩釋片和注射劑型更為便利,口服利培酮每天2次給藥,帕利哌酮每天1次;棕櫚酸帕利哌酮1個月注射1次,利培酮1個月注射2次。

(四)伊潘立酮

不是一線用藥,比較貴,只有那些對其他SGA類不耐受或沒有反應的患者可能是伊潘立酮的候選人群。

(五)奧氮平(再普樂)

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症短期治療的療效至少與氟哌啶醇相當。在改善陰性症狀、伴隨的抑鬱和自殺情況以及認知方面,則可能優於氟哌啶醇。它是最常用的第二代藥物,即便比較貴。

除精神分裂症以外,奧氮平目前還被用於治療多種障礙。它是首個獲批治療急性躁狂的SGA,它可能起效更快,並且至少與鋰鹽或丙戊酸鈉療效相當。繼鋰鹽和拉莫三嗪之後,奧氮平成為第三個可以有效預防雙相I型患者的躁狂和抑鬱症狀的藥物。奧氮平與氟西汀合用,成為首個被批准用於治療雙相抑鬱的藥物。奧氮平肌注已獲批用於精神分裂症和雙相障礙患者的急性激越症狀的治療。它似乎還可以治療精神病性抑鬱,並且可作為單相抑鬱治療的增效劑。目前仍不確定的是奧氮平是否像氯氮平一樣可用於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奧氮平的肌注劑型在2.5-10毫克/天的劑量時可用於急性期處理。

副作用:

奧氮平更可能引起體重增加和鎮靜作用,更少引起EPS,大約超過20%的患者在劑量超過10毫克/天時會報告有帕金森類型症狀。出現遲發性運動障礙的比率似乎明顯少於第一代藥物。NMS不常見。可導致與劑量有關的體位性暈厥和頭暈的增加。奧氮平對許多患者來說鎮靜作用很強,如果可能應在睡時服用,早上服用100-2001毫克的莫達非尼有助於減輕嗜睡症狀。便秘。

(六)喹硫平(思瑞康)

適應症:

喹硫平獲批有效治療躁狂急性期的適應證。在治療雙相障礙時將喹硫平與一種心境穩定劑,如鋰鹽合用比單用鋰鹽更有效。有數據顯示喹硫平在劑量為300-600毫克/天時可有效治療雙相抑鬱的焦慮部分。似乎對雙相抑鬱也有良好的抗抑鬱特性。FDA批准喹硫平成為首個單藥治療雙相障礙的抑鬱相的藥物。它和Symbyax(氟西汀和奧氮平的合劑)一同作為唯一獲得批准治療雙相抑鬱的藥物。同時對雙相障礙的維持治療有效。

副作用:

氯氮平、奧氮平和喹硫平對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活性的作用均比黑質紋狀體通路更為明顯,因此它們較少引起EPS。

最常見的作用是嗜睡和頭暈。體重增加似乎比奧氮平和氯氮平少,但比齊拉西酮和利培酮更多。觸發性運動障礙的報告很罕見。

(七)齊拉西酮(Geodon)

適應症:

是一種好的抗抑鬱藥和抗焦慮藥,也是一種有效的抗精神病藥。齊拉西酮的藥理學特徵提示它應該對非精神病性患者也具有抗焦慮和抗抑鬱作用。齊拉西酮是一種有效的抗躁狂藥物,可能對雙相抑鬱有效。齊拉西酮的肌注劑型對治療精神病性患者的激越症狀起效迅速,包括雙相躁狂患者。

副作用:

齊拉西酮是第二代藥物中唯一不引起體重增加的藥物。EPS發生率低,常見副作用是睏倦、消化不良、頭暈、便秘和噁心。

(八)阿立哌唑(安律凡)

適應症

FDA最新批准的治療精神分裂症的第二代藥物,獲批用於治療青少年分裂症急性期和維持期治療的少數抗精神病藥之一。可明顯減輕與急性躁狂有關的激越、不穩定和攻擊性。可用於雙相I型障礙的維持治療,可以延遲雙相I型患者的躁狂發作。是僅有的少數幾個獲得FDA批准用於雙相障礙維持治療的藥物。阿立哌唑應該可以作為雙相抑鬱的輔助治療。

副作用:

阿立哌唑與齊拉西酮一樣,對體重的影響相當中性。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震顫、失眠、頭痛和激越。

(九)魯拉西酮

獲批用於精神分裂症以及雙相抑鬱的單藥治療和輔助治療,起效迅速。

副作用: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嗜睡、靜坐不能、EPS和胃腸道症狀。

建議患者避免喝葡萄柚汁。

(十)阿塞那平

適應症:

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和雙相I型障礙相關的躁狂和混合狀態,是用於雙相I型較弱的抗躁狂藥物之一。在抗精神病藥中,阿塞那平和齊拉西酮的療效明顯不如利培酮、奧氮平和氟哌啶醇。阿塞那平必須作為舌下含服的片劑,對許多年輕的急性躁狂患者並不理想,它更適合用作急性躁狂的二線用藥,最好給老年患者或不能吞服藥片的患者服用。

副作用: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嗜睡、靜坐不能和口腔感減退。


PART02

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藥

最常處方的是氟哌啶醇。顯著的優點是價格低。

適應症:

精神分裂症(陽性症狀);抽動穢語症(匹莫齊特);躁狂(僅氯丙嗪);精神病性抑鬱(與抗抑鬱藥合用);藥源性精神病;激越、噁心、呃逆。

副作用:

(1) 鎮靜作用:經常伴隨疲憊感。

(2) 自主神經作用: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3) 內分泌作用:增加血液泌乳素的水平。所有抗精神病藥均可出現體重增加,時常增長過度。嗎茚酮被認為不太可能引起體重增加,甚至可能引起適度的體重減輕。

(4) 皮膚和眼睛的併發症:可引起各種過敏性皮疹但氯丙嗪更加常見。長期高劑量服用氯丙嗪可引起暴露於光線下的區域發生色素沉著以及眼睛的色素沉著,主要在角膜的後部和晶狀體的前部。

(5) 其他罕見的併發症:氯丙嗪和硫利達嗪可引起粒細胞缺乏症,其他第一代抗精神病藥也可能出現;驚厥也可能發生;健康年輕人中,猝死與抗精神病藥使用有關。

(6) 神經系統作用:

a) 肌張力障礙:EPS的最早期形式之一,肌張力障礙,經常表現為舌頭、頜部和頸部的強直性肌肉痙攣,通常發生在服用抗精神病藥後的前數小時或數天;動眼危象,表現為強制性的眼球轉動,通常是向上轉動。

b) 假性帕金森病:肌肉僵硬、齒輪樣強直、彎腰體位、面具臉,甚至流涎都很常見。

c) 運動障礙:一種自發或自主運動的減少。

d) 靜坐不能:它的表現從令人不快的主觀肌肉不適感到一種激越的、嚴重的、伴有搓手和哭泣的明顯煩躁。不能長期靜坐,不得不起立併到處走動或不停地變換姿勢。腿部均勻、有節律地來回抖動。

e) 帕金森病藥物的使用:年齡低於45歲的開始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的急性精神病性患者,常規使用抗帕金森病藥物可避免神經系統副作用,除非抗膽鹼能副作用是禁忌證。

f) 遲發性運動障礙:一些患者出現異常、不自主、不規律的舞蹈症樣或受阻徐動型運動。唯一有大量證據證實對遲發性運動障礙療效的藥物是氯氮平,對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的一種有趣的選擇是加巴噴丁。大多數運動障礙案例的嚴重性不足以需要特殊的治療。

g) 神經阻滯劑惡性綜合症:是一種潛在危及生命的抗精神病藥使用的併發症。NMS均有高熱、嚴重EPS和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PART 03

長效注射抗精神病藥

  • 針劑的主要優勢是每月給藥1-2次。缺點是費用、疼痛和定期前來注射的不便利以及副作用的持續
  • 長效氟哌啶醇仍是普遍使用的LAI,它是長效奮乃靜的一種替代用藥,每4周注射一次就足夠了
  • 目前有若干SGA類可用作LAI類。一個利培酮的LAI形式(恆德)被批准用於精神分裂症的維持治療,相比口服模式還具有一些耐受性上的優勢。如注射劑型的EPS發生率包括遲發性運動障礙要低於口服形式
  • 帕利哌酮的LAI形式(善思達)用於精神分裂症的維持治療,每月注射1次,療效與恆德接近
  • 阿立哌唑每月注射1次

選擇哪種LAI用於精神分裂症或雙相障礙主要基於患者對口服制劑的療效。就副作用而言,尤其是EPS,SGA類的LAI形式的耐受性要比氟哌啶醇和氟奮乃靜好得多。


PART 04

陰性或缺陷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病態的明顯表現。情感淡漠、社交退縮、執行功能障礙、快感缺失以及言語和思維內容貧瘠等症狀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致殘性比陽性症狀大得多。有報告指出,左旋多巴、苯丙胺、金剛烷胺和溴隱亭均對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症狀有效。一項有趣的報告是米氮平可以減輕正在服用氟哌啶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陰性症狀,幾項研究指出,SSRI類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陰性症狀。

對精神分裂症的治療將越來越依賴針對精神分裂症特定的陽性和陰性症狀以及認知症狀而聯合用藥。


PART 05

ECT可逆轉精神病性興奮和緊張症性木僵,但在預防精神病的再次發作方面沒有真正的價值。鋰鹽可減輕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或抑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發作性暴力行為,但其本身難以成為一種充分的藥物治療。丙戊酸鈉在精神分裂症中作為聯合用藥的數據顯示其對減輕攻擊性症狀的作用最強,而不是治療陽性或陰性症狀。在有驚恐發作或其他明顯焦慮症狀的患者中,阿普唑侖可以用作神經阻滯劑治療的聯合用藥。

可能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和鋰鹽比第一代抗精神病藥更適合治療有大腦損傷、痴呆或神經發育遲滯的患者的紊亂行為。低劑量的丙戊酸鈉和SGA類可作為痴呆的有效輔助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