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


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

【週末,跟著老梁逛許昌】

第135站:許田泰山廟(萬人碑)

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老家許昌

文·圖‖梁耀國

小時候,目不識丁的姥姥經常告誡我,萬一去哪兒迷路了,千萬別慌,記住咱鼻子底下長的有嘴,只要嘴勤,勤問勤打聽,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自開始騎行到現在的三十多年間,我時刻牢記姥姥的教誨,無論是去遙遠的山區,還是去附近的鄉村,我基本上走一路問一路。這樣的好處一是不會迷路,二是少走彎路。(想看看上一站老梁逛了哪兒?歡迎點擊以下鏈接欣賞:

這次去許田,外甥打燈籠——照舅(舊)如此。

費了一番周折,尋到許田村村東的泰山廟時,已是下午二時許。我推開虛掩的山門,連問多聲裡面有人沒有,始終不見回應,便擅作主張進去了。

下圖:許田泰山廟山門。

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

一進門,就看到甬道左側枯枝下面,埋著一通石碑。我扒開樹枝,擦去塵土,發現這通碑上鐫刻著《重修泰山廟碑記》,施錢姓氏開列於後,勒碑時間是大清宣統元年。因字小,且風化的厲害,碑記內容已經無法辨認。

面前的大雄寶殿是用彩鋼瓦搭的,裡面胡亂擺著幾尊泥胎和其他一些雜物。那一刻,我真有點生給我提供信息那位老鄉的氣,大老遠把我忽悠來,難道就是看這些粗製濫造的建築?

既來之,則安之。我一邊勸自己,一邊往裡走。出了大雄寶殿的後門,立馬看到西側菜地中央,立一四稜柱形的石碑,僅從外觀看應該是個古物,趨近一瞅,還真是。

石碑南側,刻有《萬人碑記》,內容抄錄如下:

泰山之神,聰且直,許人士豪呵護之,故生齒日益繁而轂摯肩摩,此萬人碑之所由起也。其碑身高一丈許,面闊二尺四寸許,三面皆如之。六十年來僅有其質,未結其局,若碑之帽,碑之座,前此皆未之有果,非常之。原黎民罹焉而不能,底於成耶!抑釐頭者不至,而人情且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也。忽有一小道人,一旦起而再造之,求石于山,以備前人之所未備。治石於工,以新前人之所未新。是當年之舉,而輒 。今且不廢而舉,累年之僕款立。今竟立而不僕,矧(shen,況且之意)適值聖節之 而填。樹巍然之象,煥乎可觀巔乎!獨山寺小,人道人與有榮施焉。然道人不自居其功,繁然亦唯。

泰山有翼,贊之靈也。故道人之所以成功也,道以為誰揚姓名,教君者予素亦記於此。仍撰萬人銘次於左,道人贊次於右,以與此碑共首。

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季春吉旦立

本州名儒學增廣生員 孫九成撰 南府雒(luo)陽縣山人 陳璋 書 本店壽官 孫象祚篆

下圖:碑文局部。

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

恰在這時,看廟的孫清現老人(今年81歲)悄然來到身邊。他問我看懂碑文沒有,我說似懂非懂。

他告訴我石碑的南面刻的是《萬人碑記》,東面刻的是《萬人銘》,西面刻的是《道人贊》,北面刻的是捐碑者的姓名。

我轉至石碑北面,果然看到“雲南道臺察御史鄢陵梁克順仝立”的字樣。據老人講,這通四方碑是鄢陵人梁克順和他弟弟梁克燦共同出資立的。

為了運回這通碑的石料,聽說哥倆費了可大勁。冬天正冷的時候,前面潑水,等上凍結成了厚厚的冰凌,再套上牲口拉著一點點往前滑。從山裡滑回來,整整花了三年時間。一般的石碑,都是一面刻字,而這通碑四面都刻有內容。另外,它的碑座、碑帽也有別於其他的。因此,光刻碑又花了三年時間。

你看,它的碑帽為屋頂式樣,正脊兩端刻有龍首,四重脊刻有蛇首。屋面刻有六行筒瓦,簷下刻有麒麟、蓮蓬。兩山刻有神獸,雲紋。

聽罷老人的介紹,再看此碑,果然覺得其造型獨特,雕刻生動細膩,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隨後,老人又講到,此碑坐在一口井上。大概是七幾年,村裡派人在碑旁邊挖了個坑,挖了一人多深後,發現下面是口井,井水可難聞,隨即就封上了。

下圖:萬人碑。

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

如今教學樓的位置,過去是泰山廟的大殿,它和開封的一般大,都是方五丈,前面還有捲棚。

泰山爺叫黃飛虎,保的是周文王。姜子牙封神時,專門給自己留了個正位。臨近結束,他順嘴問了句,還有誰沒封到?這時,泰山爺從供桌底下一露頭,說我還沒被封呢。

姜子牙一看這情況,只好把正位讓給了泰山爺。泰山爺說我坐上了正位,你姜子牙坐哪兒?姜子牙一笑,說我逢門必進,以後好吃好喝招待好我就行了。

我問老人西邊矮碑上刻的是啥,他說那是塊水泥慶的碑,是修建教學樓時立的。

出於好奇心,我將上面的文字通讀了一遍。

許田小學重建碑記

許田小學,初謂許田國民小學,公元一九二九年借許田泰山廟創辦,爾後許田高壽中學、縣立第四完小,陳曹鄉農中繼之,乃許田人者為造福五梓、恩澤後代而建。

吾村志士,興學數代,為社會養木育秀,功垂來世。然而,因校舍歷經滄桑,兼風剝雨蝕,雖幾經復建,仍不堪使用,貽誤四化大業之須矣。為弘揚前人興學育才之風尚,承其尊師重教之美德,全村幹群及各界志士仁人,慷慨解囊,一舉集資十二萬六千元,於原址興建教學樓一幢,大門一座及附屬設施,功德無量,永垂青史。工程於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六日奠基,同年八月十日竣工,教樓巍峨壯觀,校舍嚴整秀麗,誠育人之搖籃也。為感各方之資助,銘鄉親之義舉,是故立石,以誌千秋。

還別說,此碑記敘述簡練,用語得當,寫得相當有水平。

下圖:許田小學重建碑記。

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

之後,老人把我領進後院,指著嵌於西配殿前牆上的青石板說,它可是個老東西,比前面的大碑還早一百多年呢。

一聽這話,我來了興致,連忙湊近看。上面內容如下:

許州之東北約有五十餘曰許田店,古有東嶽廟,御而四界,午而臺分,報如隨影,禱如應聲,殿廊俱備,惟缺寢宮舍。本店以常政弘治十六年十一月,內喜捨本資辰實。本店謝氏、劉奉等,地基剏立,寢宮塑繪神像,壁書而山,即今獨美而完,故立石碣斯為記。

神像堂堂,聖德巍巍,祐捨心家,春康益計。開中人孔本、劉政書。大明弘治十七年(1505年)歲次甲子四月畵,常節政同室朱氏。

下圖:砌在牆上的碑記。

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

等我抄罷,老人輕言細語,給我講述了此銘文的由來。說很久以前,有個姓朱的秀才進京趕考,落難於此,被廟裡收留。若干年後,已在京城做了大官的朱某,為感謝泰山廟的搭救之恩,捐建了東西配殿。石板上的字,就是記載這件事的。

下圖:孫清現老人。

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

居中的泰山廟面闊三間,為單簷硬山式建築。拾階而上,發現一層被土填實,二層樓板拆除,三層方格木窗尚在,而中間的門則用木板草草地釘上。西斜的陽光從窗欞射進來,打在後牆,再反射到泰山爺塑像上,越發顯得天庭飽滿,慈祥和藹了。

下圖:泰山廟。

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

轉眼間,我已經在廟裡呆了兩個多小時。臨近冬至節氣,白天天短,通常五點半天就黑了。為趕在天黑前安全到家,我與孫清現老人握手作別後,騎上車,順著原路急三火四外回趕,力爭不走夜路。

下圖:側拍泰山廟才顯其雄偉。(文首:萬人碑碑帽)

許昌萬人碑:運石三年刻三年,四稜柱形真罕見

【作者簡介】梁耀國,現就職於許昌市房產交易租賃管理處,河南省雜文學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